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利红

作品数:22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服装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化学工程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聚氨酯
  • 6篇整理剂
  • 6篇二元醇
  • 4篇电纺
  • 4篇电纺丝
  • 4篇有机硅聚氨酯
  • 4篇石墨
  • 4篇石墨烯
  • 4篇水分散
  • 4篇染料
  • 4篇静电纺
  • 4篇静电纺丝
  • 4篇纺丝
  • 3篇织物
  • 3篇重氮
  • 3篇重氮化
  • 3篇纳米
  • 3篇纳米纤维
  • 3篇聚酯
  • 3篇聚酯二元醇

机构

  • 22篇北京服装学院
  • 1篇中国皮革制鞋...

作者

  • 22篇鲍利红
  • 5篇聂锦梅
  • 4篇史晨曦
  • 4篇关芳兰
  • 4篇李青
  • 2篇孙杨
  • 2篇田宇
  • 2篇马海腾
  • 1篇屠凡

传媒

  • 6篇北京服装学院...
  • 2篇精细化工
  • 1篇毛纺科技
  • 1篇中国皮革
  • 1篇印染
  • 1篇聚氨酯工业
  • 1篇染料与染色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海藻酸钠键合三聚氰胺复鞣剂的制备与应用性能
2022年
为解决传统三聚氰胺树脂复鞣剂(CMR)带来的游离甲醛释放、超标问题,本文以双醛型氧化海藻酸钠(OSA)为原料,在不同pH条件下与三聚氰胺反应合成制备了氧化海藻酸钠-三聚氰胺复鞣剂(BMR)。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测试表明,在不同pH条件下制得的BMR具有相似的结构性质,OSA与三聚氰胺成功地进行了反应,三聚氰胺接枝到了OSA的分子链上。BMR在非铬金属络合物鞣剂鞣制绵羊革坯复鞣中的应用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相较CMR复鞣的坯革,采用BMR复鞣的坯革在增厚率、断裂伸长率、规定负荷伸长率、柔软度、丰满性、纤维分散性等物理感官性能方面具有优势,仅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稍低。值得注意的是,采用BMR复鞣的坯革基本不含游离甲醛,而CMR复鞣坯革的游离甲醛含量高达242.78 mg/kg。由此可见,BMR具有良好的生态友好性,有望用于生态皮革的制造。
丁伟马宁郝文俊赵梓琰鲍利红庞晓燕
关键词:三聚氰胺复鞣剂物理性能甲醛
自愈性石墨烯基柔性传感器研究进展
2024年
自愈性柔性传感器具有良好的传感性、机械性能和自愈性,相较于传统柔性传感器,可以修复因形变造成的损伤,使用寿命长。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高导电性,在制备自愈性柔性传感器领域获得广泛关注。重点论述自愈性石墨烯基柔性传感器实现自愈的机理,即基于可逆共价键如Diels-Alde(D-A)反应、可逆二硫键、可逆硼酸酯键等的自愈,及基于可逆非共价键,如氢键、金属配位键和基于双动态键的自愈。总结了制备此种传感器的基质材料,主要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聚丙烯酸、聚乙烯醇基等,并对比了不同基质材料制备的自愈性石墨烯基传感器的各项性能。最后对自愈性石墨烯基柔性传感器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对其未来进行展望。
梁苗青李科宇聂锦梅关芳兰鲍利红
关键词:石墨烯柔性传感器
染料改性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毛/涤混纺织物抗静电整理中的应用
2023年
针对当前石墨烯类纺织功能整理剂同织物的结合牢度差的问题,文章首先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然后采用对氨基偶氮苯-4-磺酸(ASA)重氮盐对其进行共价接枝,得到染料改性石墨烯(S-rGO)。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拉曼成像光谱等手段对S-rGO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将S-rGO作为抗静电整理剂用于毛/涤混纺织物的抗静电整理。结果表明:ASA分子的接枝可提高rGO与织物的亲和力,经S-rGO整理后的织物静电半衰期值相对空白对照织物明显降低,且经20次水洗后,织物的静电半衰期值变化不大,体现出良好的耐水洗性能。
凌嘉雯梁苗青关芳兰聂锦梅鲍利红温玉鑫李科宇
关键词:重氮化抗静电
一种聚醚嵌段氨基硅油柔软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为一种聚醚嵌段氨基硅油柔软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整理剂是先由二异氰酸酯、聚醚二元醇和羟基硅油反应得到带有-OH端基的聚醚嵌段有机硅聚氨酯,再将所得的带有-OH端基的聚醚嵌段有机硅聚氨酯经由硅烷偶联剂进行扩...
李青鲍利红史晨曦孙杨
文献传递
双羟基七甲川菁染料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通过分子设计,分别以2,3,3-三甲基吲哚和1,1,2-三甲基-1H-苯并[e]吲哚为原料,首先合成两种季铵盐,再分别同2-氯-1-甲酰-3-羟基亚甲基环己烯缩合,利用Suzuki-Miyaura反应实现染料中位C-C偶联,以超过70%的收率制备了4种带有活性羟基的七甲川菁染料。利用核磁和高分辨率质谱对染料结构进行了表征。以乙醇为溶剂,用紫外-可见光谱仪考察了染料的光谱性能。采用电流为13.4 A的高压氙灯为光源,考察了染料的光稳定性。探究了pH对染料颜色的影响,并尝试推论变色机理。结果表明,4种七甲川菁染料均在近红外区产生较强吸收,在无水乙醇中均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不同pH下,染料的光谱性能研究发现,七甲川菁染料吸收光谱受pH影响较大,在pH=5~7时,染料在近红外区有最佳吸收。
刘占会鲍利红
关键词:光谱性能光稳定性
静电纺丝聚氨酯纳米纤维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论述了静电纺丝聚氨酯纳米纤维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这种纳米纤维在生物医学、过滤材料、功能服装等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涂林鲍利红
关键词:静电纺丝聚氨酯纳米纤维
光热转换聚氨酯基储能调温纤维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2
2021年
以自制可见光吸收蒽醌染料作为光捕集和光热转换组分,PEG 6000作为储能组分,商品热塑性聚氨酯(TPU)作为模板,配制染料/PEG 6000/TPU三元复合纺丝液,进行共混静电纺丝。探究了纺丝液中PEG 6000含量的不同对所得纤维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PEG 6000的最高掺入量为50%,所得纤维的最高熔融焓和结晶焓分别为75.03 J/g和58.69 J/g,共混纺丝纤维在599 nm和646 nm处对可见光有最大吸收;光热转换曲线存在较明显的降温平台,其力学性能随PEG 6000含量增加急剧下降。
涂林鲍利红修兴洪凌嘉雯
关键词:光热转换储能聚氨酯
一种多元共聚有机硅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多元共聚有机硅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有机硅整理剂具有如下结构:<Image file="DDA0000149631090000011.GIF" he="82" imgContent="undefined" i...
鲍利红李青史晨曦
文献传递
核壳结构聚氨酯光热转换储能调温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2025年
本文以商品聚氨酯添加染料作为外壳,PEG6000作为内核,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光热转换储能调温复合纤维,研究重点在于探讨不同PEG6000含量对制备纤维形貌和性能的影响。TEM、SEM、DSC及XRD等测试分析表明,复合纤维存在着明显的核壳结构;随着PEG6000含量增加,复合纤维的直径逐渐增大,相变焓值提高;当PEG6000含量为60%时,纤维熔融焓值和结晶焓值分别为87.5 J/g和72.13 J/g;复合纤维经光照后在降温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降温平台,且经过50次光照循环实验后,纤维熔融焓值和结晶焓值分别减少8.47%和5.79%,但仍具有较好的储能和调温能力。
行鹏羽涂林曹婧婧张嘉琪董琼云冯玉磊鲍利红
关键词:光热转换聚氨酯相变储能材料
一种聚氨酯防水透湿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防水透湿整理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制备:改性蓖麻油、聚乙二醇、低聚物聚醚或聚酯二元醇、二异氰酸酯、小分子二元醇;所述改性蓖麻油通过马来酸酐对蓖麻油进行酯化制备而成;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400~2...
鲍利红田宇马海腾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