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西明

作品数:69 被引量:938H指数:18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经济管理
  • 10篇文化科学
  • 6篇社会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企业
  • 11篇整合式
  • 10篇自立
  • 10篇自立自强
  • 10篇自强
  • 9篇生产力
  • 9篇产力
  • 8篇数字经济
  • 8篇创新型
  • 7篇新体
  • 7篇国家创新体系
  • 7篇创新型国家
  • 5篇中国式现代化
  • 5篇逻辑
  • 4篇调研数据
  • 4篇新型城镇化
  • 4篇知识图
  • 4篇知识图谱
  • 4篇生态
  • 4篇贫困

机构

  • 66篇清华大学
  • 32篇北京理工大学
  • 5篇赣南师范大学
  • 5篇教育部
  • 5篇浙江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科...
  • 3篇内蒙古工业大...
  • 2篇康奈尔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重庆邮电大学
  • 2篇中国工程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杭州电子科技...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66篇尹西明
  • 50篇陈劲
  • 5篇陈红花
  • 5篇赵闯
  • 4篇刘昶
  • 3篇李纪珍
  • 2篇许庆瑞
  • 2篇袁野
  • 2篇王毅
  • 1篇朱学彦
  • 1篇李楠
  • 1篇海本禄
  • 1篇李飞
  • 1篇梅亮
  • 1篇周青
  • 1篇王冠
  • 1篇贾宝余
  • 1篇郭斌
  • 1篇黄天蔚
  • 1篇王黎萤

传媒

  • 8篇科学学与科学...
  • 5篇创新科技
  • 5篇清华管理评论
  • 4篇科技进步与对...
  • 4篇科学学研究
  • 4篇技术经济
  • 4篇企业家信息
  • 4篇科技中国
  • 3篇企业管理
  • 2篇中国科技论坛
  • 2篇天津社会科学
  • 2篇中国软科学
  • 2篇科学与管理
  • 2篇创新与创业管...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当代经济科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年份

  • 2篇2025
  • 9篇2024
  • 9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17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4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据要素×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4年
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有利于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而科技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能深入挖掘数据价值,推动数据要素的深度开发和应用。数据要素能与科技创新结合发挥乘数效应,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赋能新质发展力涌现。然而,数据要素市场化体系与科技创新全链路全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卡点堵点,二者的乘数效应亟待释放。文章基于场景驱动创新理论,批判性梳理数据要素与科技创新结合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指出其生态形成的关键在于场景驱动、企业主导、数字赋能、六链融合,并论述大数据与大模型助力未来场景与技术趋势前瞻识别、前沿科学探索与颠覆性技术突破、加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逻辑,进一步结合典型实践凝练数据要素×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多维实践路径。文章为释放数据要素在科技创新场景中的乘数效应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决策参考,助力以新要素和新技术培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尹西明尹西明周宇晴吴善超
孕育新质生产力的三重逻辑——杭州“六小龙”创新崛起的密码与启示
2025年
当前,浙江杭州“六小龙”深度求索、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群核科技、游戏科学等6家企业,在全球科技圈掀起飓风,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强劲实力和巨大潜力,覆盖了AI、机器人、脑机接口、云设计软件系统、游戏开发等领域。“六小龙”的崛起,充分体现了杭州在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方面的先发优势。在当前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和解读如何将杭州的创新基因复制到全国更多城市意义重大。为此,本刊诚挚邀请学术界和产业界权威专家学者,结合“六小龙”创新实践与相关议题,从培育科技先锋企业、打造全要素支撑的开源创新产业生态、构建宽松有序的营商环境、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内生动力、推进新兴领域业态培育、促进未来产业由点成势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和思想碰撞,以期为“十五五”时期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以创新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尹西明尹西明陈劲周青周青郭斌王黎萤文佳伍蓓伍蓓董李璐朱学彦朱学彦
加强企业主导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逻辑与路径被引量:8
2023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对科技创新事业的全面领导、科学完整地战略部署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下,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科技强国建设开启了历史新阶段。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我国进入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以及第十四次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对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以及企业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使命新要求。
尹西明尹西明陈劲陈劲
关键词:科技强国国家创新体系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性成就
因地制宜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化典型模式与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北省9县市的调研数据
<正>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了目前的53.76%,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截至2013年末,中国大陆城镇常住人口73111万人,占大陆总人口(136072万人)比重达到53.76%...
尹西明刘昶胡人允玉琪宁许君茹林博楠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因变量新型城镇化
新中国70年技术创新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与展望被引量:18
2019年
借助可视化技术,首次系统和定量地讨论新中国70年来技术创新研究演进和发展趋势。基于CNKI数据库中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定的30种管理学重要期刊上该主题的年度发文量和高频关键词演变特征,将该领域研究划分为四阶段:实践探索阶段(1980-1998)、快速发展阶段(1999-2005)、理论原创阶段(2006-2011)和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2012-2018)。通过关键词突现分析、共现分析、聚类分析等定量地呈现了技术创新研究的年度演进、期刊分布、主要学者及其合作网络特征,以及各个阶段的研究重点。最后基于关键词战略矩阵图讨论了新时代技术创新研究态势和未来的研究重点。
尹西明李楠陈万思陈劲
关键词:技术创新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创新型国家
脱贫长效机制建设的路径模型及优化——基于井冈山市的案例研究被引量:15
2020年
构建长效脱贫机制、提高贫困人口和地区的内生发展能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从反贫困创新的理论视角切入,以在全国率先脱贫的井冈山市为案例,深入分析三十年来该市扶贫管理机制及脱贫路径,发现井冈山市成功脱贫得益于贫困户精准管理、挂点帮扶队伍管理和帮扶资金项目管理三大长效机制的成功实施,以及生活性扶贫、生产性脱贫和自我发展性帮扶三大路径的融合推进。在"井冈山经验"基础上,提炼出贫困地区长效脱贫管理机制及脱贫路径优化模型,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加快反贫困创新与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启示和实践借鉴。
陈红花尹西明尹西明
关键词:脱贫攻坚
场景驱动科技成果转化:理论逻辑与过程机理被引量:8
2024年
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但现有相关研究与实践尚未实质性突破传统线性范式,难以有效破解制约转化的突出瓶颈。本文批判性回顾科技成果转化从线性范式到平台范式和场景范式的跃迁过程,基于新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场景驱动创新理论,构建场景驱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框架,解析典型场景与转化逻辑;进一步揭示场景驱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机理,提出场景驱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飞轮模型。本文拓展了成果转化的理论研究视角,为把握范式跃迁机遇,突破瓶颈,提升成果转化体系效能,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理论和实践启示。
尹西明尹西明武沛琦陈劲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国家创新体系
民营企业非正式制度资源、股权制衡与风险投资被引量:3
2023年
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科技金融是创新的血液,深入研究非正式制度资源对企业获得风险投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打造“科技—金融—产业”良性循环、加快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以创业板2014—2019年期间上市的389家民营企业为样本,实证探究非正式制度资源对民营企业风险资本融资的影响以及企业股权制衡度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由于民营企业非正式制度资源潜在的“资源诅咒”效应对企业长期发展的潜在影响,以高风险高收益为核心商业模式的风险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不具有非正式制度资源的企业。进一步探究非正式制度资源的作用机理,发现拥有非正式制度资源的企业偏好低股权制衡度的资本结构,而这一“集权”动机与风险投资机构的“寻权”动机相冲突,进而影响风险投资介入意愿。稳健性检验支持了上述发现。
王朝晖尹西明尹西明
关键词:民营企业风险投资股权制衡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科技创新战略
2021年
第一,基于“底线开放思维+全面自主创新”的创新引领战略新转向。底线思维意味着“防微虑远,趋利避害,一定要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的科学认知,也是一种“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底线开放思维主要体现在对外开放的安全底线方面,面向双循环发展格局的科技战略导向便是基于“安全畅通”的全新战略理念,健全内循环体系下的科研攻关等方面技术评估、重大科技专项的联合攻关指挥与保障体系,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在全球竞争中化解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乃至产品链的安全性与畅通性。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要将全面自主创新战略摆在各类创新战略全局中的核心位置。
陈劲阳镇尹西明
关键词:系统性风险供应链价值链
跨国并购视角下,吉利整合式创新“逆袭”之路被引量:5
2019年
作为半路杀进汽车行业的民营企业,“汽车狂人”李书福领航的吉利控股集团是如何成功“逆袭”,并跻身世界汽车品牌行列的?本文应用整合式创新理论,深度解构吉利国际化成功之路,为提升中国企业整合式创新能力和国际竞合能力,培育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提供借鉴。
陈劲尹西明蒋石梅
关键词:跨国并购汽车行业创新型企业民营企业汽车品牌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