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晓军

作品数:36 被引量:1,017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生态系统
  • 7篇宝天曼
  • 6篇水土保持林
  • 6篇阔叶
  • 5篇油松
  • 5篇植物
  • 4篇低价林
  • 4篇土壤
  • 4篇落叶阔叶
  • 4篇落叶阔叶林
  • 4篇阔叶林
  • 3篇低产林
  • 3篇低效林
  • 3篇松林
  • 3篇退化生态
  • 3篇退化生态系统
  • 3篇温带
  • 3篇护林
  • 3篇防护林
  • 2篇样地

机构

  • 22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中国科学院植...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辽宁省干旱地...
  • 2篇绵阳师范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平顶山学院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辽宁省建平县...
  • 1篇建平县林业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6篇杜晓军
  • 17篇姜凤岐
  • 10篇沈慧
  • 7篇高贤明
  • 7篇曾德慧
  • 6篇焦志华
  • 6篇范志平
  • 3篇林鹤鸣
  • 3篇马克平
  • 2篇苏智先
  • 2篇张运春
  • 2篇郭浩
  • 2篇鹿天阁
  • 2篇张桥英
  • 2篇齐光
  • 2篇赵爱花
  • 1篇袁志良
  • 1篇刘龙昌
  • 1篇孟伟
  • 1篇招礼军

传媒

  • 6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植物生态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3篇生物多样性
  • 2篇广西植物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人与生物圈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防护林科技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辽宁林业科技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Journa...
  • 1篇第十届全国生...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7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常绿阔叶林恢复生态学研究初报
我国的常绿阔叶林是全球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为典型的常绿阔叶林,其分布区多为农业区,与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密切相关;伴随着人们的生产活动,生境的岛屿化与破碎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常绿阔叶林的合理保育问题和生态恢复问题已成为大家关...
杜晓军
关键词:恢复生态学弃耕地退化生态系统实验生态学长期生态研究
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评价研究被引量:30
2000年
森林效益评价是目前林业研究的热点 ,也是难点问题。通过评价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 ,对效益评价的方法和思路进行了探索。指出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指标体系的总目标层为效益评价综合指数 ,准则层包括土壤肥力、抗蚀性能和抗冲性能 3个方面 ,指标层由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有机质含量、土壤酶活性、p H值、平均重量直径、团聚度、分散率、土壤硬度和渗透系数构成。在计算效益评价综合指数时 ,首先要对各项指标的实测数据进行处理 ,使之转化为无量纲的标度值 ;然后可根据层次单排序的权值分步进行计算 ,也可按照层次总排序的权值直接计算 ,获得效益评价综合指数。为消除立地因子的影响 ,要对效益评价综合指数进行校正 ,校正后的综合指数可以反映出不同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的好坏。
沈慧姜凤岐杜晓军
关键词:水土保持林
五种火棘属植物的叶面积回归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以采集于贵州、云南、广西、湖南等地的火棘、密花火棘、全缘火棘、细圆齿火棘和窄叶火棘共5种火棘属植物26 401个成熟叶样为材料,利用WinFOLIA软件测量叶的多项形态指标并与叶面积进行11种模拟方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五种火棘属植物的叶面积(LA)与叶长×叶宽(LW)相关性最高,幂函数方程、三次方程、二次方程和线性方程能较好拟合其关系,且均以幂函数方程的解释程度最高(R2均大于0.970),5个物种的幂函数方程分别为LA=0.743(LW)0.936、LA=0.748(LW)0.936、LA=0.742(LW)0.955、LA=0.732(LW)0.952、LA=0.766(LW)0.954。这说明基于叶长×叶宽的叶面积幂函数方程能很好地来模拟五种火棘属植物的叶面积。
王勇王勇杜晓军招礼军焦志华
关键词:火棘属叶面积叶形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自然稀疏规律被引量:55
2000年
林分在自然稀疏过程中 ,与密度相关的死亡是由林木大小的增加引起的。因此 ,很自然地要选择反映林木大小的指标 ,来表示林木株数与林木大小的关系。选取林分总断面积作为林木大小的指标 ,建立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自然稀疏过程中林分密度与总断面积的相关关系 ,旨在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合理经营提供依据。对自然稀疏 -3 / 2法则进行的评述 ,认为尽管没有充分证据表明斜率 -3 / 2存在的精确性 ,但它可以作为一个理想的常数 ,并且考虑到各种现实性 。
曾德慧姜凤岐范志平杜晓军
关键词:樟子松人工林自然稀疏沙地
低价林概念商榷被引量:13
2003年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已成为生态学及相关领域关注的焦点,人类渴望高效优质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了大量的不符合人们经营要求的低价林,它们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我国林业乃至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价林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目前在学术研究领域和生产实践中,关于低价林方面的称法或概念很多,很不规范、不统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前低价林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中较混乱的局面,也严重影响了相关方面的学术交流等活动。针对低价林领域概念比较混乱、不规范、不统一的现状,从森林经营目标的角度定义了低价林概念:把那些由于种种原因引起的没有达到主要经营目标的林分统称为低价林。参照我国林种的划分给出了低价林分类系统;低价林的命名应遵循“(优势)树种-低价-林种”方法。
杜晓军姜凤岐
关键词:低价林低效林低产林
克隆乔木黄牛奶树枝条的功能特征被引量:7
2005年
黄牛奶树(Symplocoslaurina)是一种乔木克隆植物,其枝担负着支撑叶进行光合作用和克隆苗繁殖两种功能。由于枝功能的特异性在形态上表现出独特的特征:上部的枝生长比较旺盛,主要进行光合作用负责整个植株的碳水化合物供应与积累;下部的枝在形态上有所变化,基部细长而端部较基部明显增粗,并下垂呈“V”状,在生长过程中增长明显而无明显增粗现象,主要进行克隆繁殖。黄牛奶树的枝在由营养功能转变为繁殖功能的过程中年萌发次数显著增加;枝分化成克隆苗后在截取光能方面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克隆苗作为一个新的生命体,主要通过增加叶量占据更大的水平空间来增大总叶面积以截取更多阳光,不同于营养枝通过增加单叶面积占据更大的垂直空间来增大总叶面积以截取更多阳光的方式,但在不同的生境下对照枝与压枝克隆苗达到的总叶面积却无显著差异;从各构件的生物量特征看,对照枝的生物量主要分配在叶和叶柄等光合构件上,而枝分化成克隆苗后生物量主要分配在茎上。即黄牛奶树的枝随着着地后功能的变化,在形态等各方面都有相应的变化,这可能是由于功能变化后内源激素发生变化的结果,但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张运春杜晓军张桥英高贤明苏智先
关键词:克隆繁殖生物量克隆植物乔木单叶面积
防护林防护成熟与干扰被引量:2
2002年
防护成熟是经营防护林的核心问题。作者在回顾防护林防护成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指出以往关于防护林防护成熟的研究 ,往往把森林看作一个纯自然物品 ,这是个非常理想的状态 ;提出了在干扰几乎无处不在的当今社会 ,对防护林防护成熟的认识上应重视干扰因子的作用 ;并给出了防护林防护效益变化模式图 。
杜晓军姜凤岐
关键词:防护林
宝天曼典型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被引量:2
2019年
森林类型和群落结构是影响森林植被碳库分配格局的重要因子。拟揭示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栓皮栎林(幼龄)、鹅耳枥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明确森林类型和群落结构对研究区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采用样地调查法结合木本树种的异速生长方程的方法获得植被碳库,进而划分植物器官碳库以及群落径级。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方法,分析林型和群落结构对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栓皮栎林、鹅耳枥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4种林型的总植被碳库分别为54.86、102.22、116.91和132.16t/hm^2。中龄林和幼龄林间的地上植被碳库、总植被碳库差异显著(P<0.05),但是地下植被碳库的差异并不显著。除栓皮栎林以外,各林型器官碳库大小排序均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栓皮栎林具有最大的根冠比。(2)栓皮栎林、鹅耳枥林和针叶林都以小树[胸径(DBH)<10cm]个体比例相对较高。对于地上、地下、总植被碳库,1~<20cm径级个体的碳库贡献率都呈现出栓皮栎林>鹅耳枥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的趋势,而大树(DBH为50~60cm)的贡献率则表现为针阔混交林大于其他林型。栓皮栎林中小树对总植被碳库的贡献率为地下大于地上,针阔混交林中大树对植被碳库的贡献率为地上大于地下。建议森林管理应针对不同林型和林龄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经营方案,以保持较高的植被碳库水平。
齐光杜晓军杜晓军高贤明刘永刚焦志华叶继旺
关键词:宝天曼碳密度
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研究:基于演替理论和生态系统退化程度被引量:23
2004年
在对辽宁西部地区植被演替分析的基础上 ,选用不同演替阶段的生境指标 ,应用聚类分析方法 ,定量确定了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 .在辽宁西部地区 ,南刘杖子林场的天然栎林、天然油松林、杨栎林、牛河梁和欺天林场坡地的人工油松林与天然松栎林的平均相异系数分别为 0 6 5 5、0 6 6 5、2 0 2 9、3 919,综合反映了其在生态系统演替 /退化中的相对位置 .研究表明 ,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区现有油松林 (阴坡 )立地大多已退化到灌木林和先锋乔木林之间的演替阶段 ,并且接近于先锋乔木林阶段 ;建议在现有人工林经营改造或营造混交林时 ,应适当增大灌木树种和先锋乔木树种的比重 .
杜晓军姜凤岐焦志华
关键词: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油松
Transformation and assessment of Chinese pine pure plantations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P. R. China被引量:1
2004年
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 is characterized by huge areas of lowly-efficient Chinese pine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pure plantations. How to transform these plantations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management problem.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summarized the approaches, which are based on close-to-nature silvicultural system, to transform the pure pine plantations. Native broadleaved trees were planted in three methods: 1) after strip clearcutting, 2) after patch clearcutting; 3) on the open forestland and the forest edge. The transformation targets and the selection of tree species were expatiated in this paper. The key techniqu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conditions for each method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contrastive analysis, the assessment was made to the stands transformed by strip metho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xed stands at 16 years after transformation had an obvious layered structure and the species richness of understorey vegetation increased by 23.5%–52.9%. Soil enzyme activities of urease, phosphatase and sucrase increased by 6%–142%, 46%–99% and 31%–200%, respetively. Moreover, the transformed stands coul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pine caterpillars in plantations. Consequently the transformations enhanced the func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Keywords Pinus tabulaeformis - Monoculture - Transformation - Principles and methods - Assessment CLC number S791.254 - S727.22 Document code A Foundation item: This research was supported by grants from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ZCX3-SW-418),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30100144), and National Key Technologies R & D Program of China (96-007-01-06).Biography: ZENG De-hui (1965-), male, Ph.D. professor in the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016, P. R. ChinaResponsible editor: Zhu Hong
曾德慧姜凤岐郭浩范志平杜晓军
关键词:MONOCULTURETRANSFORMATIONASSESSMENT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