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和平
- 作品数:29 被引量:185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艺术更多>>
- 多媒体学习中的线索效应:元分析视角
- 作为多媒体学习中一种重要的指导性教学设计形式,线索能否引导学习者的注意并促进学习效果,目前结论尚不一致。运用元分析技术,以学习成绩(保持测验、迁移测验)和眼动指标(注视时间、注视次数)作为结果变量,旨在探讨多媒体环境中的...
- 谢和平王福兴钱莹莹吴鹏刘华山
- 关键词:多媒体学习
- 威胁性刺激蛇蜿蜒形状的作用:来自眼动的证据
- 前人研究发现,成人和幼儿对威胁性刺激蛇有更快的觉察。知觉模板假说认为人类对于威胁性刺激的快速觉察是由于在进化过程中,人类的头脑中形成了包含威胁性刺激基本特征的知觉模板。根据该假说,蛇特殊的蜿蜒形状这一基本特征在人类的快速...
- 童钰王福兴李文静谢和平
- 关键词:眼动
- 触屏设备可以促进学龄前儿童的学习吗? 触屏学习效应的元分析
- 随着触屏设备的不断发展,市场上宣称是教育类的触屏APP不断涌现,以及学龄前儿童对触屏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因此关于触屏设备对学龄前儿童学习的影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根据具身认知理论观点,学习中的认知...
- 钦梦圆谢和平彭霁黄勖喆田菲周宗奎
- 关键词:触屏学龄前儿童
- 多媒体学习的图文整合:空间邻近效应的元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多媒体学习中的空间邻近效应认为,当书页或屏幕上的对应的图像和文本邻近呈现时,要比图文远离呈现更加有利于学习者的学习。本元分析针对Ginns(2006)的不足,增加了近10年最新的研究,以保持测验、迁移测验和主观认知负荷作为结果变量,考察多媒体学习中空间邻近效应的稳定性,以及学习材料特征、学习及测验环境和学习者教育水平等的调节作用。经文献搜索与筛选,有53项研究符合元分析要求,在保持测验、迁移测验、主观认知负荷上分别生成了45个(2000人)、43个(1935人)、11个(645人)独立效应量。主效应检验发现:空间邻近组在保持测验(d_(保持)=0.48)和迁移测验(d_(迁移)=0.39)成绩上均显著高于空间远离组,在主观认知负荷上显著低于空间远离组(d认知负荷=-0.24)。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在高交互性材料(d_(高交互)=0.42)、系统步调(d_(系统步调)=0.52)、短时学习(d_(短时)=0.55)等条件下,空间邻近效应对学习的深层理解(迁移测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中小学生学习者(d中小学=0.71),空间邻近效应促进学习识记(保持测验)的效果更好;相对于电子环境,纸质学习环境下(d_(保持)=0.66,d_(迁移)=0.52)的空间邻近效应对保持和迁移测验的促进都更加显著;在主观认知负荷上,学习材料特征、学习及测验环境以及学习者教育水平对空间邻近效应均不存在调节作用。
- 王玉鑫谢和平王福兴安婧郝艳斌
- 关键词:多媒体学习
- 指尖上的学习:触屏学习的作用
- 2020年
- 触屏学习是通过触屏软硬件设备呈现学习内容,并以手势触屏交互方式获取知识或技能的过程。目前触屏学习基础性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在有效性上,研究发现触屏学习本身可能是有效的,但在相对优势上结果具有较大异质性;在学习后效上,触屏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动机,但没有稳定地促进知识保持、知识理解以及二维到三维的学习迁移。针对触屏学习的促进或阻碍作用,以往研究分别从具身认知或认知负荷等理论视角给予解释。
- 谢和平周宗奎黄勖喆朱晓伟范翠英
- 关键词:知识理解软硬件设备触屏
- 越难读意味着学得越好?学习过程中的不流畅效应被引量:9
- 2016年
- 教育心理学领域的不流畅效应认为,学习难读材料要比学习易读材料的效果更好。已有研究主要通过操纵学习材料中的文本、画面或声音属性考察知觉流畅性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并发现不流畅材料可能有助于缓解过度自信现象,但不一定能提高学习效果,不流畅效应的稳健性受到质疑。合理难度理论与不流畅理论均认为,知觉不流畅所引发的额外认知负荷促进了学习;相反,认知负荷理论认为这种额外认知负荷会阻碍学习。对现有研究进行元分析,结果表明,知觉不流畅既降低了学习判断的自信心(d=-0.54),也不利于提高学习效果(d=-0.36),一定程度上支持认知负荷理论。未来研究需关注知觉流畅性本身的操纵、界限及系统性评定,并探讨不流畅效应的边界条件等。
- 谢和平王福兴王玉鑫安婧
- 关键词:认知负荷理论
- 多媒体学习中线索效应的元分析被引量:35
- 2016年
- 作为多媒体学习中一种重要的指导性教学设计形式,线索能否引导学习者的注意并促进学习效果,目前结论尚不一致。研究运用元分析技术,分别以保持测验、迁移测验的成绩作为学习效果的结果变量,以线索区的注视时间、注视次数作为注意引导的结果变量,探讨多媒体环境中的线索对学习效果和注意引导的影响,并通过调节效应检验考察线索效应的边界条件。采用严格标准进行文献检索和筛选后,共获取43篇符合元分析的文献。在保持测验成绩和迁移测验成绩上,分别生成了44个(3910人)和41个(3906人)独立效应量;在对线索区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上,分别生成了14个(938人)和11个(816人)独立效应量。结果发现,线索的加入显著提高了保持测验成绩(g=0.53)和迁移测验成绩(g=0.36),同时也增加了学习者对线索区的注视时间(g=0.50)和注视次数(g=0.70)。调节效应分析发现:在保持测验成绩上,静态学习材料、陈述性知识、理工科条件下的线索效应分别高于动态学习材料、程序性知识和文科;在迁移测验成绩上,时空线索、静态学习材料、陈述性知识条件下的线索效应分别高于物理线索、动态学习材料和程序性知识;而在眼动指标上,线索对注意的引导主要受线索类型的调节,物理线索条件下学习者对线索区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均高于时空线索。结论认为,线索的加入确实促进了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识记和理解效果,同时也引导了学习者的注意分配;但线索效应一定程度上受线索类型、学习材料动态性、知识类型、学科属性等因素的调节。未来研究需进一步考察线索效应的其他边界条件。
- 谢和平王福兴周宗奎吴鹏
- 关键词:多媒体学习
- 多媒体学习中的情绪性设计促进还是阻碍学习?一项元分析研究
- 多媒体学习中的情绪性设计是指为了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学习者学习,而对学习者进行外部或内部情绪诱发。以往的实证研究对于不同情绪性设计如何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认知加工,未得出一致结论。
- 周丽陈佳雪谢和平王福兴
- 关键词:多媒体学习
- 积极的情绪能否促进多媒体学习?基于元分析的视角被引量:10
- 2019年
- 在多媒体学习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究通过教学设计诱发的积极情绪能否达到增进教学效果、促进学习的目的。但诱发的积极情绪究竟能否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主观感受,以往实证研究的结果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探讨多媒体学习背景下诱发的情绪对学习者学习效果和主观感受的影响。研究共纳入文献21篇,在积极情绪、保持成绩、迁移成绩上分别生成了24个(2454人)、28个(2658人)和27个(2447人)独立效应量。结果发现:相对中性情绪组,积极情绪组的确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情绪(d=0. 64),学习者的保持成绩(d=0. 25)、迁移成绩(d=0. 30)、心理努力(d=0. 21)和学习满意度(d=0. 42)也更高;诱发的情绪对多媒体学习的影响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积极情绪诱导方式、外诱材料类型、呈现步调、学习材料时长的调节。
- 周丽王福兴谢和平陈佳雪辛亮赵庆柏
- 关键词:多媒体学习情绪诱发积极情绪
- 威胁性刺激蛇蜿蜒形状的作用:来自眼动的证据
- 前人研究发现,成人和幼儿对威胁性刺激蛇有更快的觉察。知觉模板假说认为人类对于威胁性刺激的快速觉察是由于在进化过程中,人类的头脑中形成了包含威胁性刺激基本特征的知觉模板。根据该假说,蛇特殊的蜿蜒形状这一基本特征在人类的快速...
- 童钰王福兴李文静谢和平
- 关键词: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