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俊

作品数:32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催产
  • 9篇催产素
  • 8篇加压素
  • 7篇针刺
  • 7篇针刺镇痛
  • 6篇电针
  • 5篇电针镇痛
  • 5篇脑室
  • 5篇内啡肽
  • 3篇室旁核
  • 3篇痛阈
  • 3篇离子透入
  • 3篇免疫
  • 3篇精氨酸
  • 3篇Β-内啡肽
  • 3篇氨酸
  • 2篇电针镇痛效应
  • 2篇血浆
  • 2篇神经损伤
  • 2篇施万细胞

机构

  • 15篇第二军医大学
  • 1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济宁医学院
  • 2篇江苏省苏北人...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上海教育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30篇杨俊
  • 12篇宋朝佑
  • 7篇王成海
  • 6篇林葆城
  • 6篇刘文彦
  • 5篇余斌
  • 3篇朱鹤年
  • 3篇黄祖汉
  • 2篇王大新
  • 2篇林葆诚
  • 1篇白波
  • 1篇邓光辉
  • 1篇毕建威
  • 1篇华积德
  • 1篇王静成
  • 1篇魏存
  • 1篇林庆荣
  • 1篇张萍
  • 1篇方国恩
  • 1篇高毅

传媒

  • 6篇针刺研究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针灸学报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4篇1993
  • 3篇1992
  • 3篇1991
  • 1篇1990
  • 5篇198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器学习模型预测乳腺导管内癌组织学分级:基于X线征象及临床信息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X线征象及临床信息构建机器学习模型预测乳腺导管内癌组织学分级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9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内癌患者的乳腺X线征象及临床信息,根据病理结果分为非高级别(n=109)及高级别(n=130)。把采集的10个临床信息及15个乳腺X线征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构建极端梯度提升、逻辑回归、多项式朴素贝叶斯3种机器学习模型,以ROC曲线下面积(AUC)为主要指标择出最优模型。结果极端梯度提升、逻辑回归、多项式朴素贝叶斯训练集的AUC值分别为0.790、0.794、0.802,测试集的AUC值分别为0.760、0.758、0.774,准确度分别为0.760、0.759、0.774,敏感度分别为0.725、0.825、0.800,特异度分别为0.625、0.434、0.625。结论基于机器学习构建的乳腺导管内癌组织学分级模型预测效能较好,多项式朴素贝叶斯的预测效能最优。
杨凌乔杨俊马梦伟陈卫国徐泽园
关键词:乳腺癌乳腺导管内癌组织学分级乳腺X线
反复冻融对标本生物活性肽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1993年
用RIA检测反复冻融的血浆,脑脊液,尿液和组织提取液中β-内啡肽,生长抑素,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含量。结果表明:标本生物活性肽含量每次冻融后均显著降低;含量降低速度由快到慢的标本为血浆、脑脊液、尿液和组织提取液,生物活性肽为β-内啡肽、生长抑素、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提示生物活性肽标本的保存不宜反复冻融,特别是检测血浆和脑脊液内长链的生物活性肽时更应注意。
杨俊黄祖汉
关键词:冻融生物活性肽放射免疫测定
一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手术撑开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手术撑开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分别左右对称的两个操作柄和两个撑开臂,撑开臂呈弧形,操作柄和撑开臂的连接处设有铰接点,形成钳状结构,两个操作柄之间设有用于固定撑开角度的自锁机构,撑开...
杨俊余斌张萍
东莨菪碱对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精氨酸升压素的影响
1997年
观察东莨菪碱(scopolamie,Scop)对大鼠下丘脑旁室核精氨酸升压素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Scop推挽灌流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nucleus,PVN)。结果挽出液中精氨酸升压素(arginine-vasopressin,AVP)含量随推挽时间延长而增多。结论Scop可促进PVN释放内源性AVP,这对了解Scop抗休克的机理有重大的意义。
李太志李太志顾雪英
关键词:室旁核精氨酸升压素休克
一种手术用趾间隔离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用趾间隔离器,涉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在手术时,对患者脚部足趾手术不便的问题;通过在固定杆上设置间隔器,间隔器由五组趾环组成,能够将患者足趾分别固定限位,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也便于医生...
杨俊覃汉俊余斌
脑室注射催产素及抗催产素血清对大鼠游泳持续时间的影响被引量:1
1991年
为探讨催产素(OT)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采用侧脑室注射OT及抗OT血清,观察了50只大鼠游泳持续时间的变化。生理盐水组及正常兔血清组对大鼠无明显影响。脑室注射0.625、1.25、2.5及5.0ngOT,游泳持续时间缩短,且与给药剂量之间呈负相关(r=-0.950,P<0.05)。在注射抗OT血清2、4及8 μl后1~4d大鼠游冰持续时间均延长(P<0.01)。上述结果表明中枢内OT含量增多对游泳活动不利。
徐明娟宋朝佑杨俊
关键词:催产素脑室注射
TA-siRNA纳米凝胶靶向抑制PNI施万细胞Gzmb基因表达促进神经修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构建TA-siRNA纳米凝胶靶向抑制施万细胞死亡。方法 研究使用GEO数据库GSE244328的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焦亡相关基因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记分析评估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使用来自美国ATCC的小鼠施万细胞,采用LPS模拟炎症刺激。制备自组装TA-siRNA纳米凝胶,采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骨架染色、划痕实验评估TA-siRNA纳米凝胶细胞功能。使用GraphPad Prism 8、ImageJ和R 4.2.1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结果 Gzmb基因在施万细胞的焦亡过程中显著高表达(P <0.05)。TA-siRNA纳米凝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其大小为(68.65±7.35) nm,电位为-36.48 mV,可被施万细胞有效内化,且不会导致施万细胞的伸长和变形(P> 0.05)。TA-siRNA纳米凝胶能有效抑制施万细胞的Gzmb基因从而抑制施万细胞焦亡并提高施万细胞的存活率与活性(P <0.05)。结论 鉴于施万细胞焦亡在PNI中的作用,TA-siRNA纳米凝胶抑制施万细胞焦亡可能是未来PNI的一种潜在治疗策略。
杨俊杨俊谢思远覃汉俊朱煜华吴珺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施万细胞纳米凝胶
一种医用无菌皮瓣动脉穿支血管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医用无菌皮瓣动脉穿支血管定位器,包括环形的空心圆柱筒,空心处可以将mark笔在其中进行记号标记,所述空心圆柱筒的内环的内壁上并排设有两卷缠绕方向相反的软尺,所述空心圆柱筒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用于软尺端部...
杨俊覃汉俊余斌
针刺对大鼠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1992年
采用核团微穿刺和放免技术,检测针刺对大鼠β-内啡肽(B-Ep)含量。结果表明,针刺可致下丘脑室旁核(PVN)、视上核(SON)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β-Ep含量显著降低,垂体后叶和脊髓腰段内含量升高,外侧视前区、垂体前叶和血浆内含量无明显变化。提示β-Ep参与针刺镇痛可能通过PVN、SON、PA G和脊髓等神经结构实现的。
杨俊黄祖汉
关键词:Β-内啡肽针灸效应针刺镇痛
大鼠创伤后血浆β-内啡肽的动态变化及意义被引量:6
1993年
10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轻度创伤组(伤Ⅰ组)和重度创伤组(伤Ⅱ组)。动态观察和比较不同程度创伤对大鼠血浆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ir-β-Ep)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创伤后0.5小时大鼠血浆ir-ir-β-Ep浓度明显高于轻伤大鼠;轻伤和重伤大鼠血浆ir-β-Ep下降到正常的时间分别为3天和7天。上述结果提示:创伤后血浆内ir-β-Ep的升高及恢复正常的时间与创伤的严重程度有关,因此测定血浆ir-β-Ep的浓度变化有助于伤情的判断。
高毅华积德毕建威方国恩王成海杨俊
关键词:内啡肽创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