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刚

作品数:1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信仰
  • 2篇社会
  • 2篇向善
  • 2篇民间信仰
  • 2篇募捐
  • 2篇互联
  • 2篇互联网
  • 2篇互联网平台
  • 2篇公益
  • 2篇公益项目
  • 2篇慈善
  • 2篇慈善活动
  • 1篇学习型
  • 1篇有限政府
  • 1篇正义
  • 1篇正义视角
  • 1篇政府
  • 1篇知识共享
  • 1篇中国化发展
  • 1篇人民

机构

  • 11篇苏州大学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盐城工学院

作者

  • 11篇黄刚
  • 3篇张国富
  • 1篇贺帆

传媒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精神文明导刊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远程教育杂志
  • 1篇中国管理信息...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 1篇现代商业
  • 1篇安徽行政学院...
  • 1篇杭州
  • 1篇青年与社会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2篇2019
  • 4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形态、运行机理与价值拓展——基于浙江省小古城村“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24年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实践属性鲜明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形态的重要特征,但已有研究对其缺乏实证分析。杭州市余杭区小古城村“众人事情由众人商量”通过探索党建统领基层民主协商,采用“四议六步”协商工作法,持续推进村民增收致富、美丽乡村建设、乡风文明营造工作,完整地呈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结构要素和“以民主促民生”的运行机理。该实践将发展民主政治与改善民生目标统一起来,以民主的制度、程序、方法、手段和力量来解决民生难题,以民生问题的解决来巩固、完善和发展人民民主,为中国特色民主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现实案例和理论支持。
黄刚沈费伟
转型时期民间信仰的发展与保护
2015年
民间信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它根置于特定地域的文化,具有民俗性与宗教性的双重属性,根本是一种地方性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深刻变迁的当下,民间信仰有着对特色地域传统文化传承,也有着自我的调节与转型。本课题组探究转型时期民间信仰的发展状况及保护措施。
黄刚张国富程明贝
关键词:民间信仰
中国社区基金会的角色定位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伴随着社会治理重心的下移,社区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的角色日益凸显。作为社会治理创新方式,社区基金会在参与社区治理、调动社会资本、动员公众参与等方面潜藏着...
黄刚
关键词:角色定位资源依赖社会资本
空间正义视角下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困境与出路
2024年
在解决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滞后问题中,“空间正义”成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理论参考,不仅表现在对社会空间、社区空间、生产空间与文化空间的关注,也体现在对空间中非正义非均衡的考量。以H市为例,基于空间正义理论,提出: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需要空间设计者进行无障碍理念的普及与设施完善;需要空间介入者丰富社区空间活动、化解空间主体矛盾;需要重视主体性力量,稳固社区关系网络建设。
潘萍萍黄刚
关键词:残疾人
社区基金会中国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基于“差序格局”理论分析视角
2019年
作为社会治理创新方式,社区基金会在实现社区治理、调动社会资本、动员公众参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区基金会是新兴事物,在其进入中国后,面临着组织合法化、概念中国化以及运作在地化等困难。从社区基金会引入中国到其实现中国化过程究竟如何?文章基于"差序格局"理论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社区基金会要实现中国化需要跨越西方社会"团体格局"和中国社会"差序格局"的差异;在其中国化过程中,社区基金会首先是进入中国社会"序"的格局,经历了内涵的重构与文化的融合;其次,遵循传统文化"差"的机理,通过联合社会力量、动员社区资源、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来实现慈善资源的永续。
黄刚徐凡
凝聚向善力量 推动数字慈善高质量发展
2024年
数字慈善是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进行慈善活动的一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社交媒体、在线募捐平台、区块链技术等手段,实现资金的筹集、资源的分配和公益项目的推广,极大丰富了慈善内容,拓展了慈善渠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刘庆帅黄刚
关键词:慈善活动互联网平台公益项目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性开发研究——以苏州市平江街区为例被引量:3
2015年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座城市的"活化石",对其有效地保护与开发对城市的永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苏州市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例,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街区的现状问题,指出街区保护和更新的必然性,并结合苏州平江街区的实例,提出街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及更新的构思与方法措施,希望找到既有利于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造方式。
张国富程明贝黄刚
关键词:有限政府历史文化街区
基于AHP法对外卖网站的综合评价——以“饿了么”网站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区别于传统的电话定外卖形式,外卖网站是一个高效、安全、智能的营销平台——为消费者和加盟餐厅提供便捷友好的互动平台。本文主要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以"饿了么"网站为实例研究,着重探究其科学、有效的运营模式,总结并推广其成功经验,分析其不足,以期寻求新的发展契机。
程明贝黄刚张国富
关键词:AHP法综合评价
学习型乡村建设:内涵特征、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社会学习理论视角的考察
2025年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学习体系的构建,学习型乡村建设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面临理论研究滞后的问题。基于此现实背景,研究以社会学习理论为研究视角,尝试总结提炼学习型乡村建设的内涵特征、梳理现实困境,并探索切实可行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学习型乡村建设的本质内涵体现为学习主体维度的全民学习、学习空间维度的全域学习、学习方式维度的社会学习,具有坚持以人为本导向、激发自主学习动力、强化教育技术引领、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促进知识素养提升的优势特征。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学习型乡村建设也面临着学习理念定位滞后、学习内生动力不强、学习制度不够完善、学习资源供给不足和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的现实困境。未来,可以从树立社会学习理念、满足村民学习需求、完善学习教育制度、强化学习资源供给以及营造乡村学习环境等方面,促进学习型乡村高质量建设,进而助力乡村振兴宏伟目标的实现。
沈费伟吴乐珍袁梅黄刚
关键词:社会学习知识共享
凝聚向善力量 推动数字慈善高质量发展
2024年
数字慈善是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进行慈善活动的一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社交媒体、在线募捐平台、区块链技术等手段,实现资金的筹集、资源的分配和公益项目的推广,极大丰富了慈善内容,拓展了慈善渠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刘庆帅黄刚
关键词:慈善活动互联网平台公益项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