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荣伟
- 作品数:12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石化资源加工及过程强化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大学科研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更多>>
- 波状细通道热沉流动和传热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为了探究细通道热沉的结构对其层流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使用CFD软件对3种细通道热沉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比分析进出口压降、Nu数和性能强化评价因子η得到相关结论:锯齿形细通道热沉(SMS)和波状细通道热沉(WMS)的Nu数比常规直细通道热沉显著增加,而进出口压降增加不显著;WMS的性能强化评价因子η在进口流体Re数大于450时高于SMS。
- 朱礼林清宇石卫军夏树昂冯振飞刘鹏辉何荣伟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截面形状及涡发生器对螺旋通道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
- 反应釜是化工生产中较为典型的工业设备,物料在反应釜内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时,常常伴随着放热或吸热的情况,为了保证最佳的工艺条件,需要控制釜内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这就要求反应釜配备传热设备,一般在容器外部或内部设置传热元...
- 何荣伟
- 关键词:化工机械反应釜流动特性传热特性涡发生器
- 文献传递
- 周向平行细通道夹套的换热特性被引量:16
- 2015年
- 提出一种周向平行细通道的夹套结构,采用数值方法对细通道夹套的换热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流量、通道尺寸和数量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并与无细通道夹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研究范围内细通道夹套内筒壁面的平均温度和温度不平均系数分别比无细通道夹套平均低9.7 K和36.7%,且二者均随流量增大而减小;当通道高度一定时,通道宽度越小即通道数越多,内筒壁面平均温度越低,而温度不平均系数几乎不变;细通道夹套的通道数越多,同一横截面上流体温度分布越均匀,且流体温度不均匀系数随质量流量增大趋于定值;内细通道夹套的平均传热系数约为无细通道夹套的0.87~2.04倍;细通道夹套的通道数越多,传热系数越大;平均传热系数随质量流量增大而增大,当流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其增加趋势变缓,通道数越多,变缓的趋势越明显.由模拟数据拟合出细通道夹套平均努塞尔数的关联式为Nu_(ave)=3.71696Re^(0.30341)(D_h/R_c)^(0.28574).
- 冯振飞何荣伟朱礼林清宇覃杏珍覃宇奔黄祖强
- 关键词:换热夹套均匀性
- 不同截面螺旋通道的热阻及熵产特性对比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工程应用中螺旋夹套流道截面形状常为半圆形、矩形和三角形。为确定其中何种截面螺旋通道的传热性能和综合性能最佳,在等截面积、等加热面积及等进口流量条件下,采用数值方法对比分析3种螺旋通道的热阻及熵产特性。由结果可知:相同操作流量(或泵功)下,矩形螺旋通道的热阻最小,三角形次之,半圆形最大,表明矩形螺旋通道中的对流换热量最大,经济性能最好;研究范围内总熵产率可用于评价螺旋通道的综合性能,相同雷诺数下,矩形螺旋通道总熵产率最小,三角形次之,半圆形最大,表明矩形螺旋通道的热能利用程度最高,综合性能最优。
- 冯振飞朱礼何荣伟林清宇胡华宇黄爱民黄祖强
- 关键词:热阻熵产传热性能
- 涡发生器结构对螺旋通道传热和熵产的影响
- 2016年
- 为考察恒热流密度时不同形状涡发生器对螺旋通道内流体湍流状态下传热特性的影响,采用RNGκ-ε湍流模型,对内壁光滑以及内置体积相同的半球形、圆柱形和圆锥形涡发生器的螺旋通道进行数值模拟。在工质为常温水,热流密度为50 000 W/m^2,入口温度为298 K,入口速度范围为0.5~1.0 m/s的条件下,研究了湍流状态下4种螺旋通道的努赛尔数、泊肃叶数和综合性能评价因子(η),并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进行熵产计算。结果表明:在湍流状态下,3种涡发生器对努塞尔数的影响不大,泊肃叶数有所增加,η均小于且接近1,总熵产提高,并随雷诺数的增加而减小。综上可知,涡发生器结构的改变对螺旋通道的传热效果影响较小,对熵产提升显著。
- 刘鹏辉林清宇夏树昂何荣伟石卫军朱礼冯振飞
- 关键词:涡发生器传热性能熵产
- 截面形状对螺旋通道湍流流动及场协同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6年
- 为探明截面形状对螺旋通道湍流流动的影响,采用有限体积法和RNG k-ε湍流模型数值研究了圆形、半圆形、矩形、正方形、梯形和三角形共6种截面面积相等而形状不同的螺旋通道内流体湍流流动特性。在螺旋半径、螺距、螺旋线长度相同的条件下,以常温水为工质,研究截面形状和进口速度对螺旋通道的流动阻力、速度场及涡量的影响,并根据多场协同原理分析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协同关系。结果表明:圆形截面螺旋通道流动阻力损失最小,而三角形截面螺旋通道流动阻力损失最大;流体在螺旋通道内湍流流动会产生垂直于主流方向的二次流,矩形截面螺旋通道发现四涡结构的二次流,其余截面螺旋通道为二涡结构的二次流;三角形截面螺旋通道涡量值最大,协同角θ也最大,而圆形截面螺旋通道涡量值最小,协同角θ也最小。
- 冯振飞刘鹏辉何荣伟林清宇朱礼黄祖强胡华宇杨梅
- 关键词:压降涡量场协同
- 带次流道的周向平行弯曲细通道夹套熵产研究
- 2016年
- 为探究次流道对周向平行弯曲细通道夹套性能的影响,对有无次流道的周向平行弯曲细通道夹套内流体的层流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得到如下结果:次流道增加了夹套的平均Nu数;在低Re数时,有次流道夹套的流阻系数f小于无次流道夹套,而当Re数大于1 050时,有次流道夹套的f高于无次流道夹套;有次流道夹套的传热不可逆的熵产率小于无次流道夹套,而2种夹套的流动不可逆的熵产率在低进口Re数时相差不大。次流道强化了夹套的传热性能,且在低Re数时降低了夹套的流动阻力。
- 朱礼林清宇冯振飞何荣伟刘鹏辉
- 关键词:熵产率数值模拟
- 带次流道的波状细通道热沉熵产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究次流道对细通道热沉换热性能的影响。【方法】使用CFD软件对常规直细通道热沉(CMS)、波状细通道热沉(WMS)、带次流道的波状细通道热沉(WMS-S)3种细通道热沉进行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结果】WMS和WMS-S的传热系数k比CMS显著增加,低Re数时,WMS-S比WMS的传热性能略有增加,且WMS-S的传热不可逆损失较小。【结论】在低Re数时,次流道能有效增强波状细通道热沉传热系数k,且能够减小传热不可逆造成的能量损失。
- 林清宇朱礼孙瑞娟冯振飞刘鹏辉何荣伟
- 关键词:熵产率
- 并联细通道夹套内流量分配、流场及阻力特性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为探究并联弯曲细通道夹套内流体的流量分配、流场分布和阻力特性,用CFD软件对3种型号夹套内流体层流流动特性进行数值研究,分析不同细通道结构尺寸和流体进口流速对夹套内流体的流量分配、流场分布和流动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细通道截面宽度越小(通道数越多),流量分配不均匀系数越小,流量分配越均匀;细通道内存在稳定的二次流,形式为旋向相反的二涡结构,且弯曲细通道内的流体会偏移靠近通道外壁;进出口压降随着通道截面宽度的减少(通道数增加)而增大。通道截面尺寸为1 mm×3 mm的夹套内流体流量分配均匀性最好,但其进出口压降最大。
- 朱礼冯振飞何荣伟林清宇覃杏珍覃宇奔黄祖强
- 关键词:夹套流动特性数值模拟
- 带次流道的波状细通道热沉流动特性研究
- 2016年
- 为探究次流道对细通道热沉流动性能的影响,使用CFD软件对有无次流道的细通道热沉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表明,通过三种不同结构形状的细通道热沉流动特性的研究,说明结构变化后细通道热沉的流动性能减弱,在通道内流体的流动的情况下必然损耗泵的功能。细通道同弯曲部分的流体会产生速度偏移,次流能影响相邻细通道内流体的流动特性。
- 林清宇朱礼孙瑞娟冯振飞刘鹏辉何荣伟
- 关键词: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