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青 作品数:97 被引量:387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 吴阶平医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经济管理 交通运输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立体定向精确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肝外转移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对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外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立体定向精确放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伴肝外转移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改良版RECIST评价短期疗效。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评估患者长期疗效。数字疼痛强度分级法评估患者疼痛强度。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评价急性放疗不良反应。结果:短期疗效评估结果显示γ-SBRT治疗总有效率为82.1%;长期疗效评估显示治疗后患者1年生存率为52.1%(25/48),2年生存率为27.1%(13/48),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疼痛评价显示γ-SBRT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缓解率为83.3%。不良反应评价结果显示γ-SBRT治疗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下降,未出现明显骨髓抑制,无严重放射性肺炎发生。结论:γ-SBRT治疗可提高肝癌伴肝外转移患者生存率,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未明显增加。γ-SBRT治疗是肝癌伴肝外转移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 尹小兰 许青关键词:肝外转移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伽玛刀 疗效 基于循环游离DNA的染色体不稳定检测与转移性胃癌患者化疗应答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通过对转移性胃癌患者进行低覆盖度全基因组测序,探索胃癌化疗耐药的发生发展和基因组学变化。方法收集2019年7—12月就诊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的9例转移性胃癌患者。在化疗前后收集外周血标本,提取血浆循环游离DNA(cfDNA)进行低覆盖率的全基因组测序,并通过超灵敏染色体不稳定性检测(UCAD)进行染色体不稳定分析。结果根据化疗后的疗效评估将患者分为化疗有效组和化疗无效组。化疗有效组治疗后染色体不稳定水平低于治疗前[(1.186±1.642)%∶(5.639±7.666)%,P=0.017],化疗无效组治疗后染色体不稳定水平似乎高于治疗前(0.11%∶0.08%)。UCAD检测提示频繁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化包括7p、8q、10q、11q、12q、17q增加,8p、17p缺失等。比较化疗前后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化,2例(22.2%)患者在化疗后出现额外的拷贝数增加,包括11q、5p拷贝数增多,进一步疗效分析表明化疗耐药。结论基于血浆cfDNA的染色体不稳定动态检测有望作为转移性胃癌疗效评估和化疗耐药性产生的生物标志物。 罗欣佩 朱心怡 郭献灵 朱忠政 钱红 王辉 茅伟 刘卫星 吴建国 Hendrik-Tobias Arkenau 袁敏 许青关键词:染色体不稳定 转移性胃癌 化疗 《爱思唯尔胃、胃食管结合部与食管癌临床诊疗路径2022中国版》更新与解读 2023年 恶性肿瘤的规范化治疗一直是各大医疗机构不断完善和改进的方向。近年来,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和食管癌的基础研究、预防、筛查和诊疗水平均有了很大提升,患者5年生存率也有较大提高,但不同地区间的诊疗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的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和食管癌在病因学、病理类型、发病部位等方面与欧美国家差异较大,因此,欧美国家的相关指南无法完全满足我国肿瘤规范化治疗的临床实践。2021年,爱思唯尔科研信息分析公司推出了胃、胃食管结合部和食管癌临床诊疗路径中国版,并于2022年完成第1次更新,旨在规范该类肿瘤的诊疗行为,促进肿瘤诊疗的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最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2022中国版临床路径参考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临床实践指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诊疗指南等国内外权威指南,结合循证医学证据与临床经验,遵循科学性、普适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指导原则,在临床实践中已得到推广应用,并依据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更新。 袁敏 刘传 朱美玲 王辰辰 李琦 郑磊贞 朱晓东 许青 朱正纲关键词:胃癌 食管癌 美国老年居家照护一瞥 被引量:1 2016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首府萨克拉门托市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据其官方资料显示,2010年60岁以上人口为232834人,而到2014年达266466人,估计到2020年可能会达到331700多人。二战之后的"战后婴儿潮,Baby Boomers"是原因之一,就全美国而言,85岁以上的超高龄人口(The Oldest Old)预计将从2015年的630万,增加到2050年的1790万。 许青关键词:美国政府 超高龄 老龄人口 老年群体 PICC对化疗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PICC前后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分析100例PICC置管后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置管前1周内及置管后4周内D-二聚体水平。PICC前后D-二聚体水平比较采用两相关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或多组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 PICC前糖尿病患者D-二聚体水平1.330(0.463,1.828)μg/ml较非糖尿病患者0.530(0.290,0.965)μg/ml高(P=0.021),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水平上,PICC置管后的D-二聚体水平1.010(0.593,1.568)μg/ml较置管前0.670(0.330,1.293)μg/ml上升(P<0.001)。PICC前后D-二聚体水平差值,肿瘤分期为Ⅳ期者0.400(0.055,0.750)μg/ml较Ⅱ/Ⅲ期者0.160(-0.170,0.360)μg/ml高(P=0.010);年龄≥60岁者为0.470(0.160,0.790)μg/ml较<60岁者0.110(-0.060,0.370)μg/ml高(P=0.001),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使化疗患者D-二聚体水平上升,其危险因素包括肿瘤分期为Ⅳ期及年龄≥60岁。 赵爽爽 赵瑜 李莉 许青关键词:化疗 PICC D-二聚体 音乐干预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疼痛和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9 2018年 PICC因操作简便、安全等优点被临床广泛认识和使用[1]。置管过程中产生的疼痛和不了解PICC置管相关知识而产生的紧张焦虑情绪成为影响患者顺利完成PICC置管的重要因素。音乐治疗作为一种医疗手段由来已久,是医学、心理学和音乐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产物。 李莉 许青 常沁怡 何平关键词:PICC置管术 疼痛 焦虑 肿瘤患者 原位癌是不是癌 2019年 购买商业性医疗保险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不少人在购买重疾险时,都会碰到“原位癌”这一医学名词,而且会发现原位癌并未列在重疾险保障范围内的重大疾病之中,这让许多人产生了疑惑。 袁敏 许青关键词:原位癌 医疗保险 医学名词 重大疾病 商业性 高强度聚焦超声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究高强度聚焦超声对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分析35例经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浓度变化。结果:经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35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岁及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经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所下降,高强度聚焦超声可明显降低临床Ⅳ期的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治疗前后的D-二聚体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可降低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 肖元元 赵华新 赵瑜 茅伟 刘竹青 崔然 许青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 恶性肿瘤 D-二聚体 组织芯片技术检测P53和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P53、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法对71例胃癌组织的P53、PCNA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胃癌组织中P53、PCNA表达的阳性率为39%和69%,PCNA与肿瘤的部位、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分化有变化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53与肿瘤的部位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细胞分化程度及分期无相关性。结论胃癌组织中P53、PCNA表达可能与胃癌的某些生物学行为有相关性。 钱红 刘爱英 张莉萍 李倩玉 王一 许青关键词:P53 PCNA 胃肿瘤 组织芯片 阑尾恶性肿瘤16例临床诊疗分析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分析阑尾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至2009年间16例罕见的阑尾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病人发病年龄23-86岁,中位年龄51岁,男:女为5:11。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阑尾类癌预后较好,黏液性腺癌预后次之,腺癌预后差。结论:原发性阑尾肿瘤发病率低,术前诊断困难。对于有浸润倾向的恶性肿瘤应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对于黏液性腺癌,应避免手术中黏液外漏。腹腔化疗和全身化疗可以改善晚期阑尾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 钱红 张莉萍 许青关键词:阑尾 黏液腺癌 腺癌 类癌 腹腔化疗 全身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