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亭亭

作品数:34 被引量:11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专利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建筑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3篇污染
  • 19篇污染土
  • 9篇土壤
  • 9篇浸出
  • 7篇浸出特性
  • 6篇
  • 5篇尾气
  • 5篇尾气处理
  • 5篇淋溶
  • 5篇
  • 4篇数据采集
  • 4篇稳定化
  • 4篇固化体
  • 3篇修复系统
  • 3篇药剂添加
  • 3篇余热
  • 3篇再利用
  • 3篇制浆
  • 3篇制浆系统
  • 3篇数据采集与控...

机构

  • 34篇中国科学院武...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江苏中宜生态...
  • 2篇沈阳工业大学
  • 2篇中冶南方都市...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作者

  • 34篇张亭亭
  • 25篇薛强
  • 23篇李江山
  • 21篇王平
  • 7篇李振泽
  • 5篇陈亿军
  • 5篇魏明俐
  • 4篇万勇
  • 4篇王士权
  • 4篇刘磊
  • 3篇赵颖
  • 3篇黄茜
  • 2篇胡学涛
  • 2篇梁冰
  • 2篇刘凯
  • 2篇马骏
  • 2篇肖凯
  • 1篇梁仕华

传媒

  • 7篇岩土力学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9篇2017
  • 14篇2016
  • 3篇2015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淤泥固化水分转化机制研究被引量:17
2019年
为了揭示淤泥固化体的微细观水分分布与工程特性的内在联系,针对水泥固化湖泊淤泥,基于柔性壁渗透、无侧限抗压及核磁共振(NMR)试验,探明淤泥固化过程中的水分转化和孔隙结构演化机制,并与固化体的渗透系数k、无侧限抗压强度q_u和变形模量E_(50)建立关联。试验结果表明:7d龄期内水化反应速率快,淤泥固化体内的大量孔隙水转化成水化物中的化合水,最可几孔径减小,形成孔隙结构骨架主体,导致k值降低、q_u和E_(50)增大;7d后,只有当孔隙水扩散穿透水化物膜层,水化反应才继续缓慢进行,但q_u和E_(50)仍大幅增长;化合水量M_(hw)与lgk存在线性关系,而M_(hw)-q_u和M_(hw)-E_(50)均呈指数关系。基于微观水分参数与工程特性的量化关系模型,可充分揭示水泥固化淤泥的宏微观演化机制。
王士权魏明俐魏明俐张亭亭张亭亭
关键词:孔隙结构
一种污染泥土热解析修复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染泥土热解析修复装置,包括:配料系统、药剂供给系统、土壤处理系统、气体供给系统、控制系统及尾气处理系统。该热解修复装置通过药剂供给系统供给污染泥土处理用的药剂,配料系统实现药剂和污染泥土的均匀混合,提高药...
张亭亭薛强李振泽李江山王平魏明俐
文献传递
土壤有机质对铅污染土固稳特性的影响规律及微观机理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研究有机质对水泥固稳铅污染土特性的影响规律及其作用机制,开展了不同有机质含量(0%,0.5%,1%,2%,5%)铅污染土的固稳试验.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渗透和溶出特性试验,探讨了有机质对水泥固稳铅污染土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固化土的渗透性和浸出液pH增大,而抗压强度和铅浸出质量浓度降低.通过扫描电镜试验和压汞试验分析了有机质对铅污染土固稳特性影响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有机质通过阻滞水泥水化反应而使固化土胶结程度减弱,固化土的孔隙增大,渗透性增大且抗压强度降低.重金属与有机质发生络合等化学作用,改变了重金属的赋存形态,降低了重金属的迁移性。
李江山张亭亭王平黄茜薛强
关键词:有机质
酸溶液淋溶作用下重金属污染土固化体浸出特性及机理
采用KH2PO4-水泥复合材料对铅污染土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为了研究酸雨淋溶对铅污染土固化体浸出特性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开展了不同KH2PO4添加量、浸出时间和淋溶液pH对Pb浸出形为的影响规律试验研究.探讨了铅污染土...
李江山王平张亭亭黄茜薛强
关键词:浸出机理
文献传递
一种污染土淋洗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染土淋洗处理设备,包括:履带式压路机、筛分破碎系统、制浆系统、土壤处理系统及药剂供给系统;筛分破碎系统能破碎污染土中的硬土块,筛分出污染土中的石块、塑料等杂质,制浆系统可进一步去除污染土中的大颗粒状物...
张亭亭薛强李江山王平赵颖李振泽刘磊梁冰
文献传递
FeSO4稳定铬污染土的铬赋存形态及浸出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采用硫酸亚铁(FeSO4)对Cr(Ⅵ)污染土进行稳定化处理。研究了Fe(Ⅱ)/Cr(Ⅵ)摩尔比和养护龄期对污染土稳定过程中的铬赋存形态及浸出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Fe(Ⅱ)/Cr(Ⅵ)摩尔比和养护龄期的增加,Cr(Ⅵ)和总Cr的浸出浓度降低,稳定土中Cr(Ⅵ)的含量降低,当摩尔比为3时,Cr(Ⅵ)和总Cr的浸出浓度均低于我国《危险废弃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T50853―2007)的限值;当摩尔比为10时,稳定土中Cr(Ⅵ)的含量低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中工业和商业用地的限值(30 mg/kg);当摩尔比为20时,低于居住用地限值(5 mg/kg)。形态提取试验结果表明:FeSO4改变稳定土中铬的赋存形态,可促使铬从弱酸态向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转化,而对残渣态的铬影响不大。Cr(Ⅵ)的浸出浓度与稳定土中的Cr(Ⅵ)含量均存在指数函数关系,且浸出试验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铬污染土稳定效果。
张亭亭李江山李江山薛强王平梁仕华
关键词:稳定化浸出特性
一种土壤重金属迁移转化模拟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重金属迁移转化模拟装置,包括:淋溶柱、储液系统、多套收集检测单元及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通过储液系统控制淋溶柱内土壤水势的变化,从而实现重金属在土壤中迁移与转化。通过收集检测单元对淋溶柱中的淋溶液收集和检...
张亭亭李振泽薛强李江山王平赵颖黄茜
文献传递
酸溶液淋溶作用下重金属污染土固化体浸出特性及机理被引量:5
2017年
采用KH_2PO_4—水泥复合材料对铅污染土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为了研究酸雨淋溶对铅污染土固化体浸出特性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开展了不同KH_2PO_4添加量、浸出时间和淋溶液pH对Pb浸出行为的影响规律试验研究。探讨了铅污染土固化体浸出机理。结果表明,KH_2PO_4对铅污染土有良好的稳定作用。酸溶液淋溶作用下固化体中Pb的释放行为与pH直接相关,强酸作用下Pb的溶出量大。固化体中Pb的浸出也与浸出液pH相关,强碱性有利于Pb的迁移。浸出液pH与固化体中的碱性水化产物释放量有关。对于pH=2和5溶液,Pb的累积浸出率随时间呈线性变化,而对于pH=3溶液,Pb的累积浸出率随时间呈两阶段线性变化。固化体在pH=2溶液浸泡下,Pb的释放机理为溶解控制;对于pH=3溶液浸泡,机理则为先溶解控制再表面冲刷;而对于pH=5溶液浸泡,Pb的释放机理为扩散控制。
李江山王平张亭亭黄茜薛强
关键词:酸雨浸出机理
多硫化钙对铬污染土的稳定性能及铬赋存形态试验研究
采用多硫化钙(CaS5)对铬污染土进行稳定化处理.基于浸出试验、碱性消解试验和形态提取试验,研究了CaS5添加量和养护龄期对铬污染土的铬赋存形态及浸出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CaS5添加量和养护龄期的增加,Cr(V...
张亭亭魏明俐何星星李江山薛强
磷酸镁水泥固化铅污染土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及微观机制被引量:27
2016年
采用磷酸镁水泥(MPC)对铅污染土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基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渗透试验,研究了MPC添加量、水土比对固化污染土强度及渗透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固化土的强度随MPC添加量增加而增大,渗透系数减小;水土比对固化土的强度及渗透特性的影响均存在临界值,为0.45。低于临界值时,固化土的强度随着水土比的增加而增加,渗透系数随着水土比的增加而减小。压汞试验(MTP)结果表明,随MPC添加量的增大,固化土孔隙体积减小,水土比不超过临界值时,固化土孔隙体积随着水土比的增大而减小。扫描电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MPC添加量的增加,土颗粒团聚化越明显,胶结程度加强;水土比不超过临界值时,土颗粒团聚体增多。镁钾磷酸盐晶体(MKP)主要通过减少孔径大于1?m的孔隙体积来影响固化土的强度和渗透特性。
张亭亭李江山王平黄茜薛强
关键词:无侧限抗压强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