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述务
- 作品数:57 被引量:73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大众文化视野中“身体美学”的反思与重构
- 身体在前现代哲学史上地位尴尬,是意识哲学压抑与全力提防的对象。在现代哲学当中,这一状况也基本得以延续。后现代哲学兴盛以来,身体逐渐成为一个话语中心,备受关注。但在消费社会,身体自身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成为主要的异化...
- 廖述务
- 关键词:身体美学消费主义形体美身体写作总体性
- 文学史观与文学史写作——对三部新型当代文学史的阅读与比较被引量:2
- 2005年
- 颜水生田文兵廖述务康艳琴
-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史》文学史写作文学史观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当代文学史研究
- 论《二十四诗品》中的人与自然之美
- 2020年
- 《二十四诗品》作为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专著,囊括了诸多诗歌艺术风格和美学意境,充盈着自然清雅的人格意境。它对自然之境与人格之境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文辩证关系的阐释都渗透着人与自然的美学气息。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美学之作,也是人学之作,其对自然之美与人文之境的探讨和追求对诗歌的创作、评论和鉴赏都有着重大的贡献和影响。
- 季雨欣廖述务
-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人格意境
- 重拾形式与重构细读——卡洛琳·列维尼的新形式主义社会细读被引量:2
- 2021年
- 社会细读是卡洛琳·列维尼在其著作中提出的新形式主义的一种文本研究方法。它将新批评以及新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结合在一起,促使研究者注意到文学文本中形式的可移植性、可重复性以及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并认识到文本世界之外的形式网络,这有助于研究者去追踪复杂的形式运行路径。
- 刘霖杰廖述务
- 关键词:新形式主义
- 共时性结构研究的普适度与有效性
- 2009年
- “重写文学史”已经成为众声喧哗的话语“运动”。它夸张的氛围,骇人的规模,以及经久不衰的活力均确凿、无奈地表明:当代文学史无论是学科框架、规范的确立,还是价值的甄别与判断,都尚处于进行时。无疑,任何变动不居、“朝秦暮楚”都意味着对知识、史学常规及真理意义的背离。难怪“最没有学问”这一“殊荣”只能由文学场域中的当代文学尴尬地去认领。多年来,与“重写文学史”口号相呼应、学科不规范相戏谑,当代文学史写作一直呈现出膨胀态势,一派虚假的繁荣。这当中,除个别异类(比如陈思和的文学史),
- 廖述务
- 关键词:有效性当代文学史文学史写作众声喧哗
- 抽打时代的思想皮鞭——韩少功散文意义维度简论
- 2011年
- 上世纪90年代,商海拼杀后留下的淡淡“硝烟”以及社会文化生态的整体性恶化,给予韩少功思想上重重夹击。他终于扬起了思想的皮鞭,要用它来抽打这个时代。于是,一批充满杀伤力的思想性随笔破土而出。它们涉及革命历史、后现代性、人的价值与人格、语言文化思潮等诸多问题。
- 廖述务
- 关键词:散文后现代人格
- 理论资源与文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深层危机
- 2015年
- 文学理论教材在文学理论体系建构中扮演关键角色。建国以来,文论教材处理理论资源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中西拼凑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型、西方后学型。这三种处理方式都有其合理性,但其缺陷亦十分明显。理论资源往往还成为理论体系价值属性的判断依据。这些均表征了当下文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深层次危机。文学理论自主性的真正获具是解决此危机的根本路径。
- 廖述务
- 关键词:文学理论教材文学理论体系理论资源自主性
- 从人格心理学看魏晋风度
- 2018年
- 魏晋时代堪比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衍生了中国知识分子推崇的"魏晋风度"。魏晋士族肩负着仕的使命,一方面想逃离政治世俗不为"五斗米"折腰,另一方面对谶纬经学治国深感失望,想打破儒学单一局面,融入道教玄学思想来引导社会政治。用人格心理学来探究魏晋风度,分析他们的共同特质、根源特质、表层特质,重新了解魏晋知识分子处于"士与仕的夹缝"中那种"无为而有为"的姿态。
- 廖述务李卉
- 关键词:魏晋风度人格心理学
- “探索者之夜”:本科生读《红岩》被引量:3
- 2002年
- 廖述务薛俊芳张艳宁王欢峰纪先宁
- 关键词:当代文学教学
- 《暗示》:承续与转折被引量:1
- 2015年
- 《暗示》中呈现的"象"并没有多少美感,大多是重重叠叠的恶象。这是对韩少功现实主义批判风格的承续。不过,在"言"与"象"的膨胀、失序及喧嚣中,韩少功仍然力图在"混乱"中寻求"真理"或"意义"。《暗示》表露了对都市"言""象"失调的不满,同时探测到了某种协调的可能。它在写作情理与时间的向度昭示了韩少功日后创作《月下两题》《山南水北》等作品的潜在可能性。因此,《暗示》是一个过渡性作品,是韩少功创作的转折。
- 廖述务
- 关键词:《暗示》承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