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宇
-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可吸收针微创截骨矫形术治疗足拇外翻的疗效观察
- 目的 近年来,足拇外翻的矫形治疗方法日新月异。以往我们采用拇外翻截骨矫形术后克氏针经足拇指远端内侧软组织穿入近端截断的髓腔内固定维持矫形的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该方法需留置克氏针4周,针尾置于皮外,易形成感染通道,...
- 刘智宇牒军
- 关键词:截骨矫形足拇外翻
- 川芎嗪对实验性大鼠脊髓损伤后后肢运动功能及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
-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实验性大鼠脊髓损伤后后肢运动功能改变及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川芎嗪治疗脊髓损伤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 SD大鼠96只,随即分为对照组(N组)、损伤组(S组)、川芎嗪治疗组(T组)三个组别...
- 刘智宇牒军
- 关键词:川芎嗪脊髓损伤后肢运动功能水通道蛋白-4
- 经关节镜跖趾关节清理术治疗足第一跖趾关节痛风性关节炎
- 目的 痛风性关节炎尤以第一跖趾关节多见。本研究期望通过关节镜下足第一跖趾关节清理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起到减轻局部炎症,尽快控制症状,降低发作频率及程度的目的。
- 刘智宇李展奇牒军
- 关键词:关节镜跖趾关节痛风性关节炎
- 经关节突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目的 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经皮显微内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已获得广泛应用。
- 刘智宇李展奇牒军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 山羊可动人工腰椎复合体研制及在体生物力学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制适用于山羊腰椎次全切除术后重建的可动人工腰椎复合体(mobile artificial lumbar complex,MALC),测试MALC的稳定性及术后腰椎节段运动功能。方法:选取18只1~2岁雄性波尔山羊(体重35~45 kg),将其分为对照组、融合组、非融合组,每组6只。根据术前腰椎X线片、CT及MRI检查,针对非融合组设计个体化山羊MALC,并进行3D打印制作。分别对3组进行手术,对照组仅显露椎体及椎间盘;融合组切除L4部分椎体及上下完整椎间盘组织,进行钛网植骨腰椎接骨板固定手术;非融合组同法切除椎体及椎间盘,植入MALC。术后6个月拍摄山羊腰椎正侧位X线片了解内植物有无脱位、移位及断裂,并在力学测试仪上对标本进行生物力学试验,测量L2,3、L3,4、L4,5椎间隙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和L2-5整体腰椎ROM。结果:设计MALC进行3D打印,制造其组件人工椎体及上下人工终板,半球体结构采用高交联聚乙烯材料应用精密车床加工而成,并完成假体组装。术后6个月腰椎正侧位X线片示腰椎融合内植物及MALC植入位置良好,未见移位脱位。腰椎标本体外生物力学测试:(1)针对L3,4、L4,5椎间隙屈伸、侧屈、旋转运动进行测试,非融合组与对照组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融合组ROM较其他两组明显降低(P<0.05)。针对L2,3椎间隙屈伸、侧屈、旋转运动进行测试,非融合组与对照组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融合组ROM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大(P<0.001)。(2)3组L2-5整体腰椎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MALC在恢复腰椎椎间高度的同时又可兼顾腰椎的稳定性,并且能重建腰椎间隙的运动功能。
- 张峰贺西京刘俭涛王瑞秦杰臧全金张廷刘智宇
- 关键词:非融合生物力学
- 川芎嗪对大鼠脊髓损伤后AQP-4表达的影响
-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大鼠脊髓损伤后水通道蛋白表达-4的影响,探讨其对脊髓损伤后AQP一4的调节作用,为川芎嗪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SD大鼠96只,随即分为对照组(N组)、损伤组(S组)、川芎嗪治疗组(T组)三个组...
- 牒军刘智宇
- 关键词:川芎嗪脊髓损伤AQP-4
- 微创治疗拇外翻两种固定方法的病例对比研究
- 目的:比较经皮穿针内固定和绷带胶布外固定微创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11年5月用两种固定方法治疗的320例拇外翻病例进行对照研究,所有病例经16~36月随访,平均26月,按放射学评...
- 牒军李展奇方峰助刘智宇曹彬张峰
- 关键词:拇外翻微创内固定外固定
- 文献传递
- 后外侧植骨与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远期疗效比较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比较后外侧植骨与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远期疗效。方法 11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2组。A组行椎弓根钉内固定复位横突间植骨融合术,B组行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椎间融合术。比较2组的滑脱复位率、复位丢失率、椎间隙高度丢失率、植骨融合率、手术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2组手术前后及随访时滑脱率、复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融合率显著高于A组(P<0.05)。2组手术前后及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与近心端第2椎间隙高度比值有显著差异(P<0.05)。2组JOA评分、RIS及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术前及随访时下腰痛和下肢痛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6%,显著高于B组的10.7%(P<0.05)。结论与后外侧植骨相比,椎间融合术能够维持滑脱的矫正,减少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出现,但两种术式的效果无显著差异。
- 张峰李展奇牒军刘智宇贺西京
- 关键词:腰椎滑脱腰椎融合远期疗效
- 大鼠胸段脊髓经椎间隙完全横断模型的建立及效果评价
- 目的:通过建立简易、典型的SD大鼠脊髓横断实验模型,观察其截瘫后后肢功能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以及相应时间点的脊髓的病理改变和相关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并进行评价,为脊髓损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结果横断组...
- 刘智宇李展奇姬海鹏牒军
- 关键词:脊髓损伤脊髓横断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