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扬

作品数:50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教育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主题

  • 20篇基因
  • 9篇胁迫
  • 9篇耐盐
  • 8篇蛋白
  • 8篇耐盐性
  • 6篇基因表达
  • 5篇油茶
  • 5篇木薯
  • 4篇盐碱
  • 4篇盐碱地
  • 4篇盐碱地种植
  • 4篇盐量
  • 4篇盐渍
  • 4篇盐渍化
  • 4篇盐渍土
  • 4篇盐渍土壤
  • 4篇植物
  • 4篇生物基因
  • 4篇石斛
  • 4篇蔬菜

机构

  • 49篇海南大学
  • 3篇海南省农业科...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襄阳市农业科...
  • 1篇海南省农业科...
  • 1篇学研究院
  • 1篇海南大湖桥园...
  • 1篇海南省林业科...

作者

  • 49篇周扬
  • 18篇江行玉
  • 14篇王健
  • 8篇赖杭桂
  • 8篇宋希强
  • 6篇余文刚
  • 6篇夏幽泉
  • 5篇胡艳平
  • 5篇王鹏
  • 5篇赵莹
  • 4篇胡新文
  • 3篇王海
  • 3篇云天海
  • 3篇朱白婢
  • 3篇庞真真
  • 3篇丁琼
  • 3篇王敏
  • 3篇李雪青
  • 3篇张文
  • 2篇陈健妙

传媒

  • 16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北方园艺
  • 3篇园艺学报
  • 1篇中国蔬菜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热带林业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热带生物学报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13篇2022
  • 1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诱导木薯花芽形成两性花的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导木薯花芽形成两性花的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诱导木薯花芽形成两性花的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在木薯花芽期,将5PPM氯吡脲和10PPM赤霉素混合溶液喷施在木薯花芽上,连续三天;接着对花芽进行包棉花后,将0.3...
赖杭桂 邓雅洁 邱越 张诗慧胡新文周扬 宋家明陈健妙庞真真胡艳平
文献传递
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YL94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YL94及其应用。该菌株已于2020年12月08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355。本发明分离筛选获得一株能有效控制文心兰炭疽病的贝莱斯芽孢杆菌YL94...
宋希强汪玉玲郭梨锦丁琼钟云芳凌鹏王洪星周扬张翠利
文献传递
一种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方法是将细胞膜Na<Sup>+</Sup>/H<Sup>+</Sup>逆转运蛋白基因SpSOS1和H<Sup>+</Sup>‑ATPase基因SpAHA1...
周扬夏幽泉江行玉范亚飞
文献传递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海南实生油茶不育性现象的解析
2025年
海南油茶实生树群体中普遍存在开花不育现象,严重影响海南油茶树的生产力,其分子机制仍需进一步解析。本研究以海南油茶正常株与不育株花芽发育各阶段的花器官为试验材料,基于转录组测序挖掘影响海南油茶败育的关键调控基因,旨在比较海南油茶正常株和不育株基因差异,分析差异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以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索海南油茶不育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总共获取的175200个单基因中有34.46%的单基因功能信息尚不明确,表明关于海南油茶基因功能的研究还不透彻;对比发现6462个基因为海南油茶正常株与不育株花器官发育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对挑选的DEGs进行GO注释、KEGG富集等,结果显示海南油茶不育现象以受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和代谢通路调控为主。最后,对所挑选的10个重要DEGs采用RT-qPCR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10个基因表达量的差异倍数与转录组所呈现的结果基本相同,表明DEGs是可信的。本研究进一步解析了海南实生油茶不育性的分子机理,对海南油茶研究有一定意义。
沈建才张诗慧贾泽冲高洁罗升马晓帆吴文嫱胡海燕刘进平周扬黄东益赖杭桂
关键词:不育株转录组测序分子机制
木薯铵转运蛋白基因MeAMT2.6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本研究通过木薯基因组数据库中BLAST筛选得到铵转运蛋白基因MeAMT2.6,采用PCR技术克隆该基因,测序显示该基因CDS全长1 473 bp,编码490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52.72 kD,分子式为C_(2451)H_(3727)N_(599)O_(650)S_(23),原子总数7 450,理论等电点为6.54,不稳定指数为35.77,属于稳定蛋白。该蛋白含有11个跨膜区,其二级结构共有四种构象,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进化树分析得知MeAMT2.6与巴西橡胶树HbAMT2.6亲缘关系最近。表达模式分析发现,低铵可以诱导木薯根和茎中MeAMT2.6基因的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MeAMT2.6的功能提供理论基础,为研究木薯氮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夏金泽刘银弟王太行朱云峰江行玉周扬
关键词:基因克隆
一种在盐碱地种植冰菜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盐碱地种植冰菜的方法。本发明首先将冰菜种子育苗,然后移栽到含盐量为0.6‑2.5%的盐渍化农田中,生长1个半月左右即可采摘食用,盛产期在3个月以上,每月采摘3次,生育期内亩产可达5000多公斤。本发明首...
江行玉夏幽泉周扬尹晓畅
文献传递
铁皮石斛热激蛋白HSP70家族基因鉴定及温度胁迫下的表达分析被引量:10
2021年
为研究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tenatum Lindl.)应对温度胁迫的响应机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热激蛋白HSP70家族基因进行鉴定。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它们的组织表达特性,以及在高温(42℃)和低温(4℃)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从其基因组中鉴定出10个家族成员,其编码的氨基酸数在628~702之间,分子量在69.65~75.15 kD,理论等电点在5.12~6.18之间。进化树分析可将这10个蛋白分为4个亚族,且每个亚族蛋白的保守基元相似。基因结构分析表明,HSP70的内含子数量为1~7不等。HSP70在铁皮石斛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合蕊柱中最高。低温处理铁皮石斛组培苗后,DcHSP70-1和DcHSP70-7呈上调表达,推测其响应低温胁迫;高温胁迫下,DcHSP70-2、DcHSP70-3、DcHSP70-5和DcHSP70-7的表达量上调比较明显,推测它们在响应高温胁迫中起主要作用。
赵溪张婷婷邢文婷王健宋希强周扬
关键词:铁皮石斛温度胁迫
一种睡莲胎生块茎诱导无菌芽的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睡莲胎生块茎诱导无菌芽的培养基:1/2MS+NAA 0.1~1 mg/L+6‑BA 0.3~3 mg/L+PVP 50~200 mg/L+活性炭0~0.2%+蔗糖2~3%,PH5.8~6.5。使用该培养基...
王健郑华盛玉辉李雪青崔峥赵莹周扬
文献传递
海马齿根系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和耐盐菌株筛选
2025年
为明确海马齿根系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耐盐性,本研究以海南省海口市海口湾生长的海马齿根系为试材,采用组织块分离培养法对根系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内生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到32株内生真菌培养物,对扩增序列进行BLAST分析,依据序列的一致性划分为14个分类操作单元(OTU)。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真菌占分离内生真菌的96.9%;其次是毛霉菌门(Mucoromycota)真菌,占3.1%。在属水平的分类中,镰孢属(Fusarium)为优势菌属,占比40.6%。对分离到的内生真菌分别在含有0、0.25、0.50和0.75 mol/L NaCl的培养基上进行耐盐性筛选,发现内生真菌HK28(Fusarium equiseti)、HK27(Fusarium proliferatum)、HK22(Monosporascus sp.)、HK10(Monosporascus sp.)、HK12(Aspergillus aculeatus)和HK19(Diaporthe sp.)具有潜在的耐盐性。本研究为明确耐盐内生真菌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鹏张婷婷李雨欣康宇乾刘雯周扬
关键词:海马齿内生真菌盐胁迫
一种可提高植物耐旱性和耐盐性的基因DcCIPK24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提高植物耐旱性和耐盐性的基因DcCIPK24,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本发明还公开了基因DcCIPK24编码的蛋白激酶,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本发...
周扬张婷婷江行玉余文刚王健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