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瑞雪

作品数:17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生漆涂料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经济管理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艺术
  • 3篇经济管理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生漆
  • 6篇髹漆
  • 4篇漆艺
  • 3篇漆树
  • 3篇文化
  • 2篇漆器
  • 2篇文化记忆
  • 2篇可见光
  • 2篇记忆
  • 2篇降解
  • 2篇古建
  • 2篇古建筑
  • 2篇光催化
  • 2篇催化
  • 1篇信息传递
  • 1篇学术
  • 1篇学术刊物
  • 1篇眼动
  • 1篇眼动实验
  • 1篇药用

机构

  • 16篇西安生漆涂料...
  • 2篇榆林学院
  • 2篇神木市东风金...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美术学院
  • 1篇宁夏中科碳基...

作者

  • 16篇宋瑞雪
  • 6篇张飞龙
  • 4篇赵瑞
  • 3篇贺娜
  • 3篇李艳
  • 3篇任红艳
  • 2篇王爱民
  • 2篇白妮
  • 2篇张娟妮
  • 1篇王武萍
  • 1篇左洪亮
  • 1篇白锦军
  • 1篇何振纪
  • 1篇姚永红
  • 1篇刘帅
  • 1篇张婷婷

传媒

  • 12篇中国生漆
  • 2篇化工科技
  • 1篇艺术生活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CdS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被引量:1
2024年
以硫化钠和乙酸镉为原料,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改性CdS催化剂。利用XRD、FTIR、FESEM(EDS)和UV-Vis DR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在可见光下对甲基橙(MO)进行降解实验。结果表明,经CTMAB改性处理后,CdS的晶体结构未发生破坏但结晶度有所提高,其形貌由原来片层状结构转变为颗粒状,表面也被有机化改性。改性CdS的禁带宽度稍有增大,但吸附和光催化性能有较大提升,0.3CdS表现出最好的光催化活性,对MO的降解速率约为CdS的14倍,光照100 min,降解率接近100%。自由基捕获和循环实验表明,h^(+)、·OH和·O^(-)_(2)均大量存在反应体系中,在经过4个循环的光催化反应后,0.3CdS的催化活性下降约43%。
缪绪建宋瑞雪毛爱荣时文澳蒋仲豪刘海燕王爱民白妮
关键词:CDS可见光催化降解甲基橙
波澜壮阔四十载国漆走向新征程被引量:1
2021年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题记日月不淹,春华秋实,2020年我们迎来建所40周年华诞。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沧桑者生命的轮回。韶华易逝,梦如朝阳,澎湃着进取的激情。当四季脚步无声碾过,当岁月印痕肆意留下,走远的,只是匆匆的时光,演绎的,却是平凡的精彩。四十年的信念坚守,四十年的创新求变,生漆所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一代代生漆人锐意进取.
宋瑞雪赵瑞王武萍
关键词:创新求变生漆
生漆文化的使者——《中国生漆》被引量:1
2019年
《中国生漆》作为生漆文明传播的使者,肩负着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打造文化产业的历史使命,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科技春天应运而生;20世纪90年代,处在经济与思想双重转型期,在举步维艰中仍坚守阵地并为生漆鼓与呼;21世纪在文化振兴的浪潮中,业界影响日益扩大。《中国生漆》经历了生漆行业的高潮与低谷,经受了历史文化和传统精神的洗礼,凝聚了生漆人的心血和情感,见证了中国生漆的发展历程。
宋瑞雪赵瑞张飞龙
关键词:生漆漆器漆艺文化
先秦古建筑髹饰艺术文化记忆管窥
2020年
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流。在建筑木结构上髹漆,源于木质材料防腐与装饰需要,历夏、商、周、秦、汉发展,已然成为古代建筑装饰的主要元素之一。在夏商时朝,建筑结构有各类居室出现,建筑装饰开始使用漆彩。在周朝,漆彩的使用有了仪式感和象征意义,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鲜明的漆彩沉淀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漆彩符号、身份标识和等级制度,奠定了中国古建筑装饰艺术延绵发展的根基。
张飞龙贺娜宋瑞雪李艳任红艳
关键词:古建筑髹漆生漆漆艺先秦
《中国生漆》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中国生漆》喜迎百期被引量:1
2016年
100期的文化传播,100期的信息传递,100期的时序发展,《中国生漆》杂志自1982年创刊以来,走过了一年又一年,见证了生漆技术发展的研究成果,见证了生漆文明演进的科学成就,也流下了一代代生漆人辛勤耕耘的汗水。良工匠心,得其研深,百阅百期,得其英华。
赵瑞宋瑞雪刘帅莲子
关键词:中国生漆学术刊物文化传播信息传递
Fe掺杂g-C_(3)N_(4)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芬顿降解罗丹明B
2025年
通过尿素溶液高温热缩聚法合成石墨相氮化碳,将其与硫酸铁混合高温焙烧制备Fe掺杂氮化碳(CN)催化剂(xFe/CN)。利用XRD、FTIR、SEM和UV-Vis DRS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在可见光下对罗丹明B(RhB)分别进行光催化和光催化-芬顿降解实验。结果表明,Fe掺杂破坏CN的晶体结构和电子能带结构,较小地提高CN的禁带宽度,降低了其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但使CN的表面变得疏松多孔。在光催化反应中,光照180 min,1%Fe/CN对RhB降解率由原CN的26.4%提高至63.1%,速率常数约为CN的4.5倍。较小H_(2)O_(2)浓度也能使1%Fe/CN有较好的光催化-芬顿反应性能,c(H_(2)O_(2))=0.02 mol/L,光照180 min,RhB降解率为98.4%。在上述2个反应体系中,h^(+)起主要作用,·O_(2)^(-)次之,最后为·OH。1%Fe/CN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经过3次光催化-芬顿循环实验,反应活性下降约14.9%。
毛爱荣宋瑞雪贺彬艳蒋仲豪刘海燕白妮王爱民白锦军
关键词:FE掺杂可见光降解
基于可拓语义融合眼动实验的狸猫纹设计研究
2024年
针对狸猫纹在创新设计流程中文化语义特征权重比例难以规范描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拓学理论,融合眼动实验的设计因子提取及评估方法。在整理狸猫纹图案表征与隐性文化设计因子后,运用可拓学相关理论和眼动实验数据对其设计元素及设计价值进行筛选。进而将优选设计元素应用到相关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之中,并对其实物进行可拓优度评估。这能够有效增强狸猫纹显隐性设计因子提取的客观性,可以为同类属性纹样提供详细和有效的设计应用参考。
索浩楠左洪亮宋瑞雪
关键词:眼动实验产品设计
秦汉宫殿建筑的髹饰文化记忆
2021年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发展的成长时期。在秦汉500年间,由于帝国一统,国力富强,髹漆艺术迎来黄金发展时期,在宫室建筑装饰上得到普遍运用。漆因美而髹,木因髹而美,秦汉时期的建筑因漆生姿,雕梁画栋,穷极奢华,至少集成运用了素髹、朱髹、青髹、金髹、黑髹、彩绘、雕绘、玉饰、嵌贝、夹纻等多种髹饰技法,与当时髹漆工艺的发展相适应,代表了当时建筑装饰艺术的最高成就。透过《史记》《汉书》《后汉书》《文选》等典籍记载留下的珍贵史料,结合考古发现,从阿房宫、未央宫、灵光殿、建章宫、昭阳殿等建筑装饰的描述中,可以窥见秦汉宫室建筑的装饰形制以及髹饰艺术踪影。
张飞龙贺娜李艳宋瑞雪任红艳张娟妮
关键词:古建筑装饰髹漆漆艺秦汉
漆树的药用保健价值被引量:5
2021年
漆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其开发和使用历史悠久。其炮制品干漆在中国古代就有治疗各种疾病的先例。现代研究发现漆树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癌、抗炎、抗菌、抗氧化的主要药理作用,在医药保健领域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张娟妮任红艳李艳吕虎强张婷婷宋瑞雪张飞龙
关键词:漆树生漆漆酚黄酮药用价值
东海贝雕中的“清廉螺钿”
2021年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缀珠陷钿贴云母,五金七宝相玲珑",说的是螺钿的华美,螺钿也是贝雕的学名。位于温州市洞头区九亩丘海创园的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是浙江省唯一一家体现贝雕文化的博物馆,里面收藏有1200多件唐朝以来的贝雕文物。其中,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洞头贝雕,不仅是海岛民间的艺术珍藏,更是承载海洋历史文化的载体。近年来,党和政府不断强化廉政建设,东海贝雕与时俱进,结合髹漆艺术.
陈灿渊宋瑞雪张飞龙
关键词:艺术博物馆贝雕髹漆廉政建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