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泽辉

作品数:36 被引量:183H指数:8
供职机构:漳州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中医
  • 5篇胃炎
  • 5篇隆起糜烂性胃...
  • 5篇糜烂
  • 5篇糜烂性胃炎
  • 5篇病理
  • 5篇病理分类
  • 4篇证候
  • 4篇溃疡
  • 4篇加味
  • 4篇辨证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疑难病
  • 3篇幽门螺
  • 3篇证论治
  • 3篇中医治疗
  • 3篇腺炎
  • 3篇螺杆菌
  • 3篇慢性

机构

  • 18篇广东医学院附...
  • 10篇漳州市中医院
  • 5篇福建省第二人...
  • 4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福建省中医药...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漳州市医院
  • 1篇三明市中西医...

作者

  • 35篇黄泽辉
  • 7篇周文博
  • 6篇柯晓
  • 4篇黄恒青
  • 4篇王文荣
  • 4篇陈熹
  • 3篇黄汝英
  • 3篇王伯章
  • 3篇张毅娜
  • 2篇蔡喆
  • 2篇诸蕊玉
  • 2篇傅肖岩
  • 2篇刘强
  • 2篇施宗明
  • 2篇苏玲玲
  • 2篇任彦
  • 1篇张东升
  • 1篇罗磊玲
  • 1篇蔡恒
  • 1篇付肖岩

传媒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福建中医药
  • 2篇光明中医
  • 2篇广东医学院学...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智慧健康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医药学刊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世界睡眠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9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5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用经方治疗疑难病临床体会
经方即指伤寒、金匮方,其疗效经后世广泛验证,对现代中医临床具有指导作用。临床疑难病证颇多,相信不少同行常感到无证可辨、无方可用,此时必首推用经方,而且可以灵活化裁,不拘泥于原方,屡获良效。
黄泽辉
关键词:经方治疗胸闷痛温通心阳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陈夏六君子汤疑难病
隆起糜烂性胃炎病理分类和中医临床证候学的研究
目的:研究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的病理分类情况,并对本病的发病概况、临床表现及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指导今后本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黄泽辉
关键词:隆起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慢性胃炎
隆起糜烂性胃炎病理分类和中医临床证候学的研究
背景与目的:研究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的病理分类情况,并对本病的发病概况、临床表现及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指导今后本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柯晓王文荣傅肖岩黄恒青黄泽辉
关键词:证候
带状疱疹病人的治疗及辨证施护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索辨证施护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带状疱疹病人进行应用中医中药、抗病毒和营养神经等治疗及辨证施护,观察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及神经痛缓解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治疗1周后,全部皮疹消退及疼痛消失92例,基本消退和消失8例,皮疹消退及疼痛消失占总数的92%。[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配合辨证施护对带状疱疹病人的临床疗效显著。
黄汝英诸蕊玉黄泽辉蔡恒
关键词:带状疱疹辨证施护中西医结合
加味导赤散治疗顽固性失眠62例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观察加味导赤散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给予加味导赤散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舒乐安定、谷维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睡眠改善情况。结果:睡眠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65%,对照组为68.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导赤散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睡眠。
黄泽辉
关键词:失眠加味导赤散顽固性失眠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被引量:8
2008年
黄泽辉柯晓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前病变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3
2014年
目的观察及评价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阴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胃镜及组织病理学确诊的胃溃疡患者64例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22例予康复新液10 mL 3次/d,雷贝拉唑肠溶片20 mg 1次/d口服治疗;B组21例予瑞巴派特100 mg 3次/d,雷贝拉唑肠溶片20 mg 1次/d口服治疗;C组21例予雷贝拉唑肠溶片20 mg 1次/d口服治疗。3组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A组胃溃疡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64%,91%,7%;B组分别为67%,95%,7%;C组分别为24%,52%,60%。A组与B组胃溃疡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1或0.05),复发率均显著低于C组(P均<0.05)。A组与B组胃溃疡痊愈率、总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康复新液与瑞巴派特均能有效提高胃溃疡愈合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黄泽辉周文博林震群蔡喆
关键词:康复新液雷贝拉唑瑞巴派特胃溃疡愈合质量
早期两路补液联合大黄芒硝散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及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早期两路补液联合大黄芒硝散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研究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收集60例病例,并根据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住院后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两路补液,一路为常规西药输液治疗,另一路为生理盐水补液治疗,补液总量按3 mL/(kg·h)计算,24 h后保留一路常规西药输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大黄芒硝散外敷腹部1周。2组给予相应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测定血清CRP、IL-6水平。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早期液体复苏达标率分别为96.67%、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RP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IL-6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两路补液联合大黄芒硝散外敷腹部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CRP、IL-6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黄泽辉林震群周文博施宗明张毅娜张婷婷苏玲玲王珊娜黄国榕陈熹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腹痛
从主证和次证的角度探索中医精细化辨证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也是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中医辨证如果只采用传统的辨证方法而只抓住病者当前的主要矛盾(主证),会使证候名称(部分)不能充分反映证候实际情况(整体),增加了证候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也影响...
刘强罗磊玲叶秋丽钟志国刁志光黄泽辉
关键词:中医诊断辨证论治证候分类
加味茯苓甘草汤防治慢性常压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加味茯苓甘草汤(茯苓、甘草、桂枝、桃仁、苇茎等组成)对慢性肺动脉高压(HPH)的防治作用。[方法]常压缺氧法建立HPH大鼠模型,以生理盐水为对照药,设对照组、缺氧组和中药治疗组,灌胃3周,检测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观察右心室与左心空加室间隔重量之比[mR/(mL+mS)]、血浆及肺匀浆中磷脂酶与A2(PLA2)、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①缺氧组大鼠mPAP、mR/(mL+mS)、PLA2、TXB2、MDA含量增加,6-keto-PGF1α、SOD含量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加味茯苓甘草汤能降低mPAP、mR/(mL+mS),与缺氧组相比,前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加味茯苓甘草汤能使肺组织中PLA2、6-keto-PGF1α、TXB2、MDA含量降至正常水平,与缺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④加味茯苓甘草汤能使血浆中PLA2、6-keto-PGF1α、SOD含量下降,与缺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1),TXB2、MDA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长期使用加味茯?
王伯章洪杰斐黄泽辉陈莉延彭勃宋泽庆
关键词:茯苓甘草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