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 作品数:21 被引量:122 H指数:7 供职机构: 池州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生物学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更多>>
我国两种特有濒危榆树的花粉形态及其地史意义 被引量:5 2010年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分布于安徽省琅琊山特殊生境条件下的2种特有濒危植物琅琊榆(Ulmus chenmoui Cheng)、醉翁榆(U.gaussenii Cheng)以及广布种白榆(U.pumila Linn.)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琅琊榆和醉翁榆花粉粒扁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上多为近圆形,或为规则和不规则的多边形,萌发孔主要是4—6孔,位于赤道或赤道附近。外壁纹饰主要是疣状纹饰。同时研究了采样点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年降水量、年积温及生境等,特别提供了3月份的气候因子,得出这些花粉分布区的主要生态因子,为利用地层中相应化石花粉研究琅琊山地区古植被、古环境及气候变迁提供了现代孢粉学资料和依据,也为两个特有种的现代地理分布提供了科学依据。 韩雪 智颖飙 周忠泽 孙主义 杨淑宝 陈巧女 李静敏关键词:琅琊榆 花粉形态 古植物 古气候 池州市贵池区古树名木资源分析与保护 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对池州市贵池区已登记的古树名木种类、分布、园林应用进行分析,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建议,从而能利用古树名木树种资源,体现地域植物特色,丰富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 韩雪关键词:古树名木 基于地球生态负债的区域生态承载力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3 2010年 应用环境支持系统指数、地球生命力指数(LPI)和人类发展指数(HDI)对地球的生态赤字背景下区域生态足迹、生物承载力与发展力进行比较与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生态负债背景下,我国中部省份之一的安徽省虽然1995-2005年区域发展力呈上升趋势,变动趋势从99.8上升到111.2,但持续发展力在16~19位徘徊;生存支持系统变动趋势上升为2005年的103.9;环境支持系统变动趋势上升为2005年的111.8;资源转化效率呈不稳定变动态势.区域抗逆水平指数趋势在100~105.5之间变动;土地资源指数生物转化效率指数呈现下降趋势,排放强度指数趋势在100.0左右徘徊;环境管理指数趋势在100~121.2之间变动。年生物转化效率指数下降为2005的94.4;农药和化肥使用强度呈现动态下降,但万元GDP使用量均高于我国中部、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这对长江、巢湖和芜湖等我国重要湿地的生态承载力改善构成极大威胁.安徽生态承载力的提高和环境支持系统的改善仍面临严峻挑战.该结果可以为其他区域生物承载力改善和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提供案例借鉴. 智颖飙 王再岚 邓先德 韩雪 张纪卯 李静敏 杨淑宝关键词:人类发展指数 生物承载力 西鄂尔多斯八种沙生植物的花粉形态与地史演化意义 被引量:2 2010年 西鄂尔多斯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特有植物和沙生植物集中分布区之一,该地区植物区系表现为古地中海旱生植物后裔的古老性。应用光学显微镜对西鄂尔多斯地区四科八个种的沙生植物柽柳(TamarixchinensisLour)、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Ledeb)、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Maxi m.)、沙竹[Psammochloa villosa(Trin.)Bor]、白刺(NitrariatangutorumBobr)、白山蓟[Olgaea leucophylla(Turcz.)Iljin]、顶羽菊[Acroptilon repens(L.)DC.]、砂蓝刺头(Echinops gmeliniTurcz.)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花粉形态差异较大,孔沟有单孔,三孔沟,三沟等不同类型。外壁纹饰主要是细网状纹饰和刺状纹饰。花粉形态相对于植物其它性状在演变过程中较为保守,与植物早期生长环境息息相关。这八种沙生植物对极其干旱的沙生环境都有很好的生态适应性和生境适宜性,是西鄂尔多斯地区古环境与其长期协同进化和长期适应的结果。这对重新认识西鄂尔多斯地区古气候环境的演化和荒漠地区地史变迁与沙地植被恢复和重建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智颖飙 李静敏 王再岚 韩雪 张荷亮 宿志安 余永和 贾秀婷 白志强关键词:沙生植物 花粉 地史 共同进化 西鄂尔多斯 内蒙古资源环境绩效与变动态势研究 被引量:12 2010年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改善区域生态承载力的核心和关键。利用生态环境评价指数和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地处我国西部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仍然为我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落后的地区之一。虽然综合绩效指数从2000年的53.9上升为2007年的112.3,但其在全国的25~29位徘徊。主要污染物SO2和COD排放的总体绩效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中部其他10省(自治区)平均水平。COD排放绩效指数变幅明显,SO2排放绩效指数却呈现"Ⅴ"型变动态势;内蒙古自然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下降态势不明显,环境绩效改善也不稳定。环境治理指数呈"N"型变动态势,区域生态脆弱性没有明显改观。提高内蒙古资源环境综合绩效任重而道远。 智颖飙 邱爱军 王再岚 李红丽 韩雪 李静敏关键词:生态赤字 生态承载力 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货币化评价 被引量:12 2009年 采用市场价值法,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的角度对我国第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的服务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估.结果表明:(1)洪泽湖其鸟类、植物产品、旅游价值、科研文化价值等直接使用价值为52 503×104元,占总价值的10.07%;(2)间接使用价值(固定CO2及释放O2价值、涵养水源及调蓄洪水价值、控制水土流失和侵蚀价值、废物处理价值和生物避难所价值)为30 4307.7×104元,占总价值的58.38%.目前非使用类价值、有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和存在价值为164 467×104元,占总价值的31.55%;(3)洪泽湖湿地每年服务于人类的各种价值总和可达52×108元人民币.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可为其他湿地价值评价和生态恢复与保育提供借鉴.有关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与结构有待进一步研究. 智颖飙 韩雪 吴建军 王中生 邓自发 李红丽关键词:生态系统 湿地 货币化 洪泽湖 安徽资源环境绩效评估研究 被引量:11 2008年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和关键.利用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REPI)对安徽省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安徽已成为我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中等的地区之一.进一步实证分析表明,资源环境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而且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安徽省建设节约型社会不能超越现有发展阶段、基本国情和省情,但是通过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力度以及采用综合配套措施完全有可能缩短目前能源、资源密集型的发展阶段,迅速提升其地区综合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智颖飙 王再岚 韩雪 王中生 邓自发 李红丽关键词:区域竞争力 环境治理 基于ITS、atpB-rbcL序列的醉翁榆(Ulmus gaussenii)与相近榆属植物的亲缘关系 2011年 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已成为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廓清我国特有濒危植物醉翁榆(Ulmus gaussenii)与相近榆属植物的系统地位,用分子标记ITS和atpB-rbcL手段分析醉翁榆与其他榆属相关种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24种榆属植物atpB-rbcL扩增片段长度为735~834 bp,G+C的含量在29.3%~31.6%之间,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偏差;基于ITS(包括5.8 s)扩增片段,醉翁榆与黑榆系的毛果旱榆、栓枝春榆以及榆系中的大果榆、脱皮榆(U.lamellosa)相近;基于atpB-rbcL扩增片段,醉翁榆与榆系中的大果榆、脱皮榆以及明陵榆的关系比较近,两种标记都表现出醉翁榆与黑榆系中变种毛果旱榆、栓枝春榆的关系比较近;atpB-rbcL的NJ和Bayesian树完全支持榆属组下的分类以及榆属系统的演化关系. 韩雪 智颖飙 张保卫 周忠泽 何家庆 王再岚 李红丽 李静敏关键词:ATPB-RBCL ITS 系统树 陕西省资源环境绩效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2009年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生态恢复与重建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利用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陕西省的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近年来陕西综合绩效指数,从2000年的126.1下降为2006年的95.9,居全国倒数11-15位。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水平在全国的15-20位徘徊,而且排名有逐年落后的趋势。能源消耗总量呈线性增加,建设用地占用强度明显下降,COD和SO2排放强度缓慢下降,工业体废弃物产生强度在波动中略有下降;能源消耗强度有所上升,用水强度降幅明显,同时用水总量保持恒定。建设用地总量略有下降。SO2排放量明显上升但COD排放量保持恒定。虽然资源环境绩效水平排序比往年上升了1位,但仍未实现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的稳定下降,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程度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SO2排放绩效指数变动幅度较大,呈现降-升-降的"S"型曲线。COD总体绩效指数呈现缓慢下降态势。提高陕西资源环境综合绩效任重而道远。 王再岚 智颖飙 邓先德 韩雪 李红丽 李静敏关键词:区域竞争力 鄂尔多斯东胜地区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土壤侵蚀敏感性 被引量:16 2009年 利用ETM影像数据和GIS技术,对鄂尔多斯东胜地区进行生态功能分区。以水土流失通用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equation,USLE)理论为基础,并依据土壤侵蚀敏感性驱动力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分析了降水、土壤质地、地形和地表覆盖因子对该区域不同生态功能分区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敏感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典型草原丘陵区土壤侵蚀敏感性指数SSj为4.2,典型草原平原区为4.0,典型草原沙化区为4.6,荒漠草原区土壤侵蚀敏感性指数为5.0;4个生态功能区的土地沙漠化都属于土地沙漠化高度敏感区,其由高到低的排序为荒漠草原区>典型草原沙化区=典型草原平原区>典型草原丘陵区;就土壤侵蚀程度而言,典型草原平原区属于土壤侵蚀轻度敏感区,荒漠草原区、典型草原沙化区、典型草原丘陵区属于土壤侵蚀中度敏感区。将其土壤侵蚀化程度由高到低排序:荒漠草原区>典型草原沙化区>典型草原丘陵区>典型草原平原区;就土壤盐渍化而言,典型草原丘陵区属于土地盐渍化不敏感区,其它3个区属于土地盐渍化轻度敏感区。在综合评价其土壤侵蚀敏感性区域差异基础上,阐述了鄂尔多斯东胜地区水土流失敏感性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调整与优化取向。 王再岚 李政海 马中 智颖飙 张保卫 安树青 王中生 Komada Emmy 刘玉虹 韩雪关键词:土壤侵蚀 区域分异 区划 生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