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学辉
- 作品数:28 被引量:265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 黄化型大麦的系列研究 Ⅵ 南黄大麦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发育被引量:2
- 1989年
- 本文报道了黄化型大麦不同生育期叶绿体的发育情况.三叶期时叶绿体的基质片层简单分散,类囊体垛叠极少;分蘖期时类囊体膜较复杂,并与叶绿体长轴平行,拨节期时类囊体垛叠增多;灌浆期时片层较复杂,但均不及正常的原品种早熟三号三叶期时的垛叠多.黄化型大麦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叶绿体的片层是逐渐发育而复杂化的.这个过程,反映了叶绿体的演化历史,说明了在光合作用中的重要作用,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价值.
- 汤泽生代庆阳苏学辉
- 关键词:大麦叶绿体超微结构
- 蜈蚣草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叶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 1990年
- 用电子显微镜对蜈蚣草茎尖幼嫩叶片和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叶细胞进行了比较观察,发现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幼龄叶细胞超微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具体表现在线粒体数量增多,液泡减少或消失,出现了较多的原质体,没有正常的叶绿体。
- 代庆阳苏学辉
- 关键词:蜈蚣草再生植株叶细胞亚显微结构凤尾蕨科
- 中华大蟾蜍冬眠前与出眠初期肝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被引量:8
- 2000年
- 冬眠前和出眠初期的中华大蟾蜍肝细胞的超微结构有如下特点 :(1)冬眠前肝细胞堆积有大量糖元颗粒 ,而出眠初期几乎无糖元颗粒 ;(2 )冬眠前肝细胞的粗面内质网非常发达 ,而出眠初期的粗面内质网不发达 ,常呈零散膨大 ;(3)线粒体的数量 ,细胞核和胆小管的形态结构在这两个时期无明显差异 ;(4)冬眠前肝细胞可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
- 米志平苏学辉代庆阳
- 关键词:中华大蟾蜍肝细胞超微结构冬眠
- 南黄大麦根细胞的超微结构简报
- 1997年
- 对南黄大麦突变系及其野生型早熟3号的根细胞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二者根细胞的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异.均有较大的细胞核和核仁,核仁内有核仁液泡,这是细胞代谢活动旺盛的表现.
- 赖纯高代庆阳苏学辉汤骅杜素琼
- 关键词:大麦根细胞超微结构
- 半夏水半夏叶片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的研究被引量:4
- 2000年
- 本文采用电子显微镜对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 .)Breit.和水半夏Typhoniumflagelliforme(Lodd .)Blume叶片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研究 ,发现它们有些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作为半夏与水半夏鉴别的依据。
- 白权赵淑芝孙琪华苏学辉代庆阳
- 关键词:半夏水半夏叶细胞叶绿体
- 金边吊兰叶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被引量:5
- 1996年
- 用透射电镜对金边吊兰叶细胞进行了观察,发现同一叶片绿色部分细胞的叶绿体结构正常,黄色部分的细胞没有正常的叶绿体,只有停止发育和退化解体的质体.并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
- 代庆阳苏学辉赖纯高杜素琼
- 关键词:叶绿体超微结构叶细胞吊兰百合科
- 杂种小麦与亲本三系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 1993年
- 本文报道小麦雄性不育三系及杂种一代叶绿体亚显微结构的比较研究.发现不育系83A和保持系83B的片层结构发育不良,排列紊乱,片层之间有肿胀现象;2721恢复系叶绿体的片层系统发育正常,具有典型的结构;杂种小麦(83A×2721)叶绿体的基质片层和基粒类囊体的垛叠更为发达,为杂种优势的发挥提供了亚显微结构的光生物学基础.
- 代庆阳汤泽生苏学辉
- 关键词:杂交小麦雄性不育超微结构
- 雁来红叶色转变与超微结构及色素含量的关系被引量:125
- 1995年
- 当秋季来临,日照变短时,雁来红同一叶片的颜色逐渐从基部向顶端由紫色变成鲜红色.紫叶部分的细胞中,叶绿体结构完整,有丰富的线粒体及其它细胞器;红色部分的细胞中,叶绿体肿胀,基粒消失、基质片层变得松散,叶绿体内积累一些油滴和结晶状内含体.紫色部分的叶绿素a:叶绿素b=2.77,叶绿素总含量为6.07mg/gF·W·;红色部分不含叶绿素.两部分的花色素含量相近.
- 何奕昆代庆阳苏学辉
- 关键词:叶绿素花色素超微结构雁来红色素
- 柑桔病叶片中叶绿体的超微结构被引量:7
- 1998年
- 柑桔感染炭疽病后叶片细胞叶绿体结构被破坏,片层系统解体、消失,只剩下嗜锇颗粒和淀粉粒.
- 赖纯高代庆阳苏学辉杜素琼
- 关键词:柑桔叶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叶片炭疽病
-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用土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6
- 2005年
- 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用土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用1800羽1日龄青脚麻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100只鸡进行90d试验.处理1为笼养(对照组),处理2为放养,处理3先笼养30d再放养60d,处理4先笼养45d再放养45d,处理5先笼养60d再放养30d,处理6先笼养75d再放养15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处理1)比,笼养时间长可提高生长速度、成活率,除处理2(全期放养)外,放养时间长可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以先笼养30d放养60d的(处理3)经济效益最好.(2)各处理的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笼养时间长可提高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腹脂率,放养时间长有利于腿肌率、胸肌率率的增加.
- 陈冬梅周材权苏学辉
- 关键词:饲养方式屠宰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