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中
- 作品数:22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急救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5G技术在院前急救系统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11
- 2022年
- 该文通过分析北京急救中心调度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利用5G网络高带宽、低延迟、大连接的技术特点,探讨其在院前急救中的创新作用,并详细阐述了以5G救护车平台为核心的院前急救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以期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和智慧急救体系,形成指挥灵敏、反应迅速、运行高效、衔接有序的卫生应急、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服务链,提高社会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医疗救治信息应用水平。
- 郑军张文中
- 关键词:救护车院前急救信息系统
- 应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现场急救54例病案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通过分析在社会环境下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ion AED)进行现场急救的54例危重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在国内公共场所应用AED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5年间国内公共场所使用AED现场急救54例临床病案从患者和AED使用者属性、AED临床性能三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现场应用AED分析后,54例患者未发生院外发生心博骤停患者9例;发生心博骤停患者45例,脑复苏出院40例(88.9%),死亡5例(11.1%),其中1例为现场恢复自主循环在院内死亡。AED对可除颤节律识别及除颤建议的正确率为100%。对室颤电击成功率为97.22%,无脉性室速成功率为100%。数据显示不同品牌的AED在工作核心指标上均表现出临床有效性。施救者的操作水平影响着AED的电击关键时间,这些关键时间与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P<0.05)。结论AED的电击决策和电击性能可靠、有效。加强人群培训,缩短电击关键时间,优化社会配置,加强运维管理可提高AED应用的整体效能。
- 陈志张元春何小军张文中曹昱张华王小刚韩鹏达刘扬王坤向珍君马岳峰
- 关键词:自动体外除颤器公共场所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北京120院前急救疾病谱特点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 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北京急救中心120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数据与既往同期的对比分析,探讨疫情对120院前急救疾病谱的影响.方法 对北京急救中心120指挥调度系统2020年1月1日0时至2月26日24时受理院前急救呼叫疾病谱进行统计,并与既往(2014~ 2019年)6年间同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相比往年同期,2020年1月1日0时至2月26日24时期间单病种数量增幅最大的前2位任务类别是发热和呼吸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高血压病患者数量升高不明显,而心脏急症、外伤、昏迷、脑血管病、中毒、车祸任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发热任务总计7427例,占呼叫时段总例数的10.10%,同期比增长为98.80%.其中明确新冠肺炎相关任务930例,其他发热任务共计6497例,占总数的8.83%,增长幅度高于既往6年的平均增长趋势.同期以呼吸系统疾病呼叫患者例数也有增长,同期比上升8.73%.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120院前急救疾病谱出现了特征性变化,其中发热任务明显增加.在120指挥调度数据库中建立院前急救症状监测系统,可能有助于早期发现传染病疫情并监测其发展状态.
- 陈志聂冬妮刘民张文中王勇雷燕妮王小刚
- 关键词:院前急救症状监测指挥调度发热
- 我国院前急救人才队伍建设探析被引量:10
- 2020年
- 院前急救系统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和城乡安全运行保障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生命健康和城乡安全,是社会公共管理、医疗水平、公共服务能力的综合体现。院前急救工作人员不仅是医疗卫生的“特种兵”,更是社会公共服务和保障城乡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面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院前急救事业发展迫切需要一支总量充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梯队。国家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要把院前急救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来抓.
- 陈志张文中
- 关键词:院前急救社会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
- 基于德尔菲法的院外急救成本绩效指标构建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研究构建一套科学的院外急救成本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方法运用文献分析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研究确定院外急救成本绩效考核体系的指标和权重。结果经过专题研究和两轮专家咨询后,成功构建了院外急救日常运行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15个三级指标的成本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权威性好,体系指标和权重合理,可为全国院外急救成本绩效考核提供借鉴和参考。
- 余淑英张文中
- 关键词:德尔菲法院外急救成本绩效
- 重要会议和大型活动院前急救医疗保障工作经验和思考被引量:3
- 2019年
-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召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会议日益增多,举办各类大型活动、会议、体育赛事、重要展会、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北京急救中心作为北京市院前急救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各类大型活动和重要会议的医疗保障任务。现通过北京急救中心2015年1月—2018年12月完成的3 132次大型活动院前急救保障任务总结和分析,分享工作中的经验,为今后院前急救在医疗保障中提供更好医疗服务打下基础。
- 王颐张文中刘红梅李肖琦于海玲李斗胡南向珍君
- 关键词:院前急救
- 北京市院前急救服务成本核算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研究测算北京院前急救服务成本构成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分析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成本构成情况,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4家院前急救机构服务运行和财务历史数据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核算院前急救服务成本。结果北京市院前急救服务次均成本为1409.9元,其中人员成本占87%,院前急救服务次均收费为218元。结论院前急救服务成本较大,应以政府补偿为主,加大对院前急救服务的补偿力度,以提高急救服务人员的积极性,确保院前急救事业的正常发展。
- 余淑英张文中
- 关键词:院前急救
- 北京12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院外防控转运系统医疗洗消方案探讨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通过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北京120院外医疗急救体系对污染车辆和人员洗消的工作内容、方式和效果,探讨院外传染病洗消体系的建立模式和运行特点。方法对2020年1月23日8:00-3月31日8:00期间北京120新冠肺炎救护洗消组工作任务进行分类统计,梳理工作体系,对运行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疫情期间在指定的隔离区域先后建立了北京急救中心、佑安医院、地坛医院、小汤山医院4个洗消点-,共完成洗消车辆1772车次,其中转运确诊病例153次,疑似病例135次,密接病例866次,发热病例581次;其他传染病任务9次;人员洗消3700余人次,其中医务人员3500余人次,其他人员200余人次。洗消系统运行期间未发生院内感染事件。结论建立专门的院外传染病洗消体系可有效控制院感风险。完善的制度、严格的执行和科学的方法是保障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要素。
- 孟繁斌陈志刘红梅张文中陈辉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院外转运专家共识被引量:1
- 2020年
- 危重症患者转运是院外急救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转运途中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较高。突发传染病疫情期间,涉及传染病危重症的转运,在人员防护、评估与准备、终末消毒等方面,需要合理、优化的方案及规范的转运流程,提高转运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点,总结前期经验,制定本共识。
- 无王小刚陈志张文中王勇刘红梅高丁
- 关键词:危重症
- 中国院前急救期刊成果分析及未来重点被引量:1
- 2017年
-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院前急救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各地急救中心在发展院前急救业务的同时,也注重学术的发展,在各类学术期刊涌现出众多学术文章和科研成果。中华系列期刊是国内医药卫生界数量最多、影响最大、权威性最强的医学期刊,也是被公认为中国医学界最有学术权威性的系列杂志。我国各地急救中心学术实力和科研成果到底如何,是当下国内120同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为此,本研究选择各地急救中心在中华系列期刊发表论文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了解我国院前急救学术的研究方向,预测未来院前急救研究重点,也为各地急救学术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 张文中范达张进军
- 关键词:院前急救事业急救中心学术权威发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