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磊

作品数:8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针灸
  • 5篇神经元
  • 5篇海马
  • 5篇阿尔茨海默病
  • 4篇海马神经
  • 4篇海马神经元
  • 3篇线粒体
  • 2篇蛋白
  • 2篇针灸疗法
  • 2篇模型大鼠
  • 2篇灸疗
  • 2篇灸疗法
  • 2篇阿尔茨海默病...
  • 2篇AD模型
  • 2篇AD模型大鼠
  • 2篇大鼠海马
  • 1篇代谢
  • 1篇学法
  • 1篇氧化酶
  • 1篇针灸法

机构

  • 6篇湖北中医药大...
  • 3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作者

  • 8篇罗磊
  • 6篇杜艳军
  • 6篇孙国杰
  • 2篇罗磊
  • 1篇于冬冬
  • 1篇孔立红
  • 1篇于杰
  • 1篇王媛媛
  • 1篇何勋
  • 1篇罗琴琴

传媒

  • 2篇针刺研究
  • 2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针灸对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保护机制研究被引量:27
2014年
目的:观察针灸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1)的影响,探讨其在保护线粒体过程中的可能有效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灸治疗组,每组20只。运用大鼠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多肽(Aβ1-42)的模型复制方法对后两组复制AD模型,针灸治疗组采用针刺加灸"百会"和"肾俞"穴(益肾调督针灸法),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其余各组相应处理后均常规饲养,不做任何处理。运用透射电镜、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技术分别检测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及SIR1的水平。结果:针灸治疗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能够有效地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模型组海马中SIR1的平均光密度值(0.21±0.10)及灰度值(136.82±47.4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0.47±0.09,281.44±57.98,均P<0.01),而针灸治疗组(0.32±0.11,199.52±58.12)可明显上调SIR1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调督"针灸治疗AD可能通过改善线粒体超微结构,上调SIR1水平,从而达到改善线粒体损伤、保护线粒体功能的目的。
孙国杰罗磊杜艳军孔立红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针灸疗法超微结构
“益肾调督”针灸法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3
2015年
目的:观察"益肾调督"针灸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即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 1)和线粒体融合蛋白1(OPA 1)的影响,探讨其在保护线粒体过程中的可能有效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灸治疗组,每组20只。运用海马注射Aβ1-42的方法复制模型。针灸治疗组采用针刺加灸"百会"和"肾俞"穴的方法治疗,每日1次,每次15min,7d为1个疗程,共计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d。运用蛋白印迹技术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海马Fis 1和OPA 1的水平。结果:模型组海马神经元OPA 1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Fis 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而"益肾调督"针灸法能够有效上调OPA 1的水平,下调Fis 1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肾调督"针灸法可能通过调节线粒体分裂与融合蛋白的失衡,改善线粒体动力学异常,从而达到改善线粒体损伤,保护线粒体功能的目的。
罗磊孙国杰杜艳军
关键词:针灸阿尔茨海默病
针灸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中亲环蛋白D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运用定量RT-PCR法观察针灸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中亲环蛋白D(CypD)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针灸防治AD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运用大鼠海马注射A 1-42的模型复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灸组,采用针刺加灸百会和肾俞穴的治疗方法,通过定量RT-PCR法检测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中CypD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大鼠行为学观察可见针灸组大鼠进食饮水量正常,对外界刺激反应尚可,较模型组有所改善,同时通过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中CypD基因表达的扩增倍数统计学分析发现,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中CypD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而针灸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提示针灸能够有效抑制海马神经元线粒体中CypD的过度表达,从而改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膜内外渗透失衡,减轻线粒体损伤。结论针灸防治AD可能与其抑制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中CypD的过度表达,阻滞mPTP形成并改善线粒体的损伤有关。
罗磊杜艳军孙国杰
关键词:针灸疗法阿尔茨海默病
隔姜灸联合揿针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观察隔姜灸联合揿针防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退出和脱落4例)和观察组(35例,退出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昂丹司琼片8 mg口服,每日3次,共治疗3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取足三里、内关、天枢、中脘、关元行隔姜灸联合揿针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3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第1、2、3天后消化道反应程度,治疗前后的卡氏(KP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相关安全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第2、3天的消化道反应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止吐方案的基础上,采用隔姜灸联合揿针疗法治疗CINV舒适安全,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恶心呕吐,减轻消化系统症状。
庄语于冬冬马田田王永欣王媛媛罗磊罗磊
关键词:隔姜灸恶性肿瘤揿针恶心呕吐
基于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教学特点探讨PBL联合SP教学法在针灸临床学的应用被引量:5
2024年
随着我国中医学的迅速发展,对高等医学的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各大高校也逐步认识到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必要性,我国的医学教育已经逐步将重点放到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之上。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学生学情分析有别于其他全日制本科生,生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过程应有别于其他专业学生。针对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学生开设针灸临床学这门综合性和临床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用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法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结合相关的学情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应用能力,以期培养真正的实用型人才;同时联合标准化病人(SP)教学法模拟问题,培养学生实际临证思辨能力,进而加强学生理论与临床的衔接能力,增强学生的针灸综合临证思辨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等。
罗磊
关键词:专升本PBL教学法
益肾调督法针灸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融合蛋白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针灸"百会"、"肾俞"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Mfn2的影响。方法采用海马注射Aβ1-42的模型制备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针灸治疗组,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针灸对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Mfn2的影响。选取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模型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中Mfn1、Mfn2明显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F=19.075、16.180、12.141、6.287、1.082、9.610、1.502、2.289,P均<0.05),提示在AD发病过程中出现线粒体融合水平下降,线粒体动力学异常;而通过"益肾调督"法针灸治疗以后,可以明显上调Mfn1和Mfn2的水平,改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动力学的异常,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468、19.464、17.459、8.890,P<0.05或<0.01)。结论针灸可通过调节Mfn1、Mfn2的水平达到防止AD的目的。
何勋于杰孙国杰杜艳军罗磊罗琴琴
Aβ1~40、Aβ1~42与Aβ25~35在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复制中的评价被引量:14
2014年
阿尔茨海默病( AD )患者大脑皮质弥散性萎缩,神经元丢失,突触减少,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 Aβ)沉积形成老年斑( SP)和细胞内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导致神经原纤维缠结( NFT)形成是其特征性病理变化。因此,建立能够较好模拟AD患者行为学及组织病理学方面改变的动物模型是AD研究的重点之一,将有助于推动对AD 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药物的筛选。目前,在AD的模型复制中,大多集中在模拟AD主要病理特点之一,即 SP 的形成为主,多采用海马注射 Aβ1~42、Aβ1~40与Aβ25~35淀粉样蛋白进行模型复制。在动物实验中,模型是评价实验结果的决定性依据,因此,能够建立合适的AD模型是实验研究的基础。本文对比Aβ1~42、Aβ1~40与Aβ25~35的来源、结构及与AD的特异性关系,分析三种模型各自的特点及其在模型复制中可能存在的差异性。
罗磊杜艳军孙国杰
关键词:AΒ25~35阿尔茨海默病
针灸对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针灸防治A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Wistar大鼠,SPF级、雄性80只,体质量(200±20)g,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灸治疗组,每组20只。运用大鼠海马注射Aβ1-42的模型复制方法复制模型。除针灸治疗组外其余各组相应处理后均常规饲养,针灸治疗组针灸"百会"和"肾俞"穴,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日。运用免疫组化和定量RT-PCR技术分别检测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中Aβ-结合性乙醇脱氢酶蛋白(ABAD)和细胞色素氧化酶Ⅳ(COXⅣ)的水平。结果:针灸能有效下调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中ABAD的水平,提高COXⅣ的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灸能有效抑制ABAD的过度表达、提高COXⅣ的活性,减少活性氧自由基(ROS)的漏出,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从而达到防治AD的目的。结论:针灸防治AD可能与其抑制海马神经元线粒体中ABAD的过度表达、提高COXⅣ的活性从而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有关。
罗磊孙国杰杜艳军
关键词:针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