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强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涂层
  • 2篇合金
  • 2篇高温合金
  • 1篇等离子
  • 1篇等离子喷涂
  • 1篇等离子喷涂层
  • 1篇电沉积
  • 1篇镀层
  • 1篇镀镍
  • 1篇镀镍工艺
  • 1篇制备及性能
  • 1篇碳化钨
  • 1篇陶瓷
  • 1篇陶瓷涂层
  • 1篇镍基
  • 1篇镍基高温
  • 1篇镍基高温合金
  • 1篇喷涂
  • 1篇喷涂层
  • 1篇前处理

机构

  • 4篇中航工业沈阳...
  • 1篇中国科学院金...

作者

  • 4篇刘志强
  • 3篇李晗晔
  • 2篇杜景源
  • 1篇张春刚
  • 1篇窦立军
  • 1篇张鑫佳
  • 1篇梁莹
  • 1篇姚伟
  • 1篇刘明月

传媒

  • 4篇电镀与涂饰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化学法去除碳化钨–钴涂层的工艺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化学法分别去除GH4169合金及TC4合金基材表面的WC–Co等离子喷涂层。通过正交试验对去除液配方和处理温度进行优化。GH4169基WC–Co涂层的最优去除工艺条件为:HNO3 30 m L/L,H2O2 550 m L/L,处理温度35°C。TC4合金基WC–Co涂层的最优去除工艺条件为:HNO3 70 m L/L,H2O2 550 m L/L,处理温度30°C。采用上述工艺可有效去除GH4169和TC4表面的WC–Co涂层,对基体无明显的化学腐蚀,不会导致基体吸氢。1 L去除液可处理约10 dm2 0.3 mm厚的WC–Co涂层。
李晗晔冮冶刘志强
关键词:高温合金碳化钨等离子喷涂层
粉体粒度对镍/Ti_3SiC_2复合镀层耐磨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Ni/Ti3SiC2复合镀层。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为:NiSO4·6H2O 250 g/L,NiCl2·6H2O 45 g/L,H3BO340 g/L,Ti3SiC2粉体35 g/L,pH 4.0,温度(55±1)°C,搅拌速率400 r/min,电流密度0.65 A/dm2,时间30 min。研究了Ti3SiC2粉体粒度对Ni/Ti3SiC2复合镀层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Ti3SiC2粉体粒度减小,复合镀层的表面粗糙度减小,耐磨性提高。经磨损试验后,Ni/Ti3SiC2复合镀层未出现裂纹或剥落等严重的磨损现象,说明Ni/Ti3SiC2复合镀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梁莹刘志强冮冶张春刚刘明月
关键词:复合电沉积粒度耐磨性
镍基高温合金陶瓷涂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被引量:3
2013年
以Cr2O3粉、玻璃料及黏土为原料制成料浆,通过喷涂将其涂覆在镍基高温合金GH44的表面,采用热化学反应法于1050°C保温10min,熔烧制备出高温陶瓷涂层。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高温陶瓷涂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以及相组成,对涂覆陶瓷涂层的镍基合金的抗热震性能、抗氧化性能以及高温疲劳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陶瓷涂层结构致密,与基体结合牢固,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能。涂覆陶瓷涂层的镍基合金其高温抗氧化性相对于基体提高了6倍以上,其高温疲劳性能明显改善。
苑英志李晗晔冮冶刘志强杜景源
关键词:镍基高温合金陶瓷涂层抗热震性抗氧化性高温疲劳
耐热耐腐蚀氨基磺酸盐镀镍工艺的改进被引量:2
2012年
针对螺母零件局部镀镍的质量要求,通过强化镀前处理(如增加应力消除工序及采用腐蚀/预镀镍处理)、优化镀液组成(如降低主盐浓度,提高硼酸浓度,适量添加十二烷基硫酸钠)及工艺条件(如缩窄pH范围,严格控制电流密度,适当搅拌),提高了氨基磺酸盐镀镍层的附着强度,改善了镀层的致密性。对于厚度为15~20μm及20~40μm的镀层而言,538℃下保温2h后无起泡或剥离,再中性盐雾试验48h后无锈蚀。
冮冶杨树林李晗晔姚伟窦立军雒明林杜景源刘志强张鑫佳
关键词:前处理结合力孔隙率耐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