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鑫

作品数:77 被引量:133H指数:6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30篇专利
  • 5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一般工业技术
  • 18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文化科学
  • 6篇冶金工程
  • 5篇化学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不锈
  • 17篇不锈钢
  • 10篇合金
  • 9篇力学性能
  • 9篇高铝
  • 9篇力学性
  • 8篇铝热反应
  • 8篇纳米
  • 7篇反应物
  • 6篇树脂
  • 6篇氩气
  • 6篇教学
  • 6篇反应物料
  • 6篇复合材料
  • 6篇复合材
  • 5篇退火
  • 5篇高熵合金
  • 5篇粉体
  • 5篇钢组织
  • 5篇奥氏体

机构

  • 77篇兰州理工大学
  • 5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77篇郭鑫
  • 54篇卢学峰
  • 44篇喇培清
  • 37篇魏玉鹏
  • 18篇孟倩
  • 13篇南雪丽
  • 7篇王鸿鼎
  • 6篇欧玉静
  • 6篇任军强
  • 5篇张鹏
  • 5篇燕小斌
  • 5篇撒兴瑞
  • 4篇盛捷
  • 4篇马应霞
  • 4篇鞠倩
  • 4篇郭铁明
  • 4篇尹建波
  • 3篇李俊琛
  • 3篇马勤
  • 3篇韩少博

传媒

  • 5篇兰州理工大学...
  • 5篇教育教学论坛
  • 3篇粉末冶金技术
  • 2篇应用化工
  • 2篇新技术新工艺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特种铸造及有...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锻压技术
  • 1篇铸造技术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当代化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矿产保护与利...
  • 1篇钢铁钒钛
  • 1篇广州化工
  • 1篇矿产综合利用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推进以学生主讲的方式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实践被引量:3
2019年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主讲的多元互动模式教学方式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墨守成规,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和积极主动性,促进了教学相长,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多元化人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卢学峰李玲霞郭鑫南雪丽燕小斌
关键词:教学方式
情绪驱动下的信息传播建模与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流行。目前病例远远超过了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的感染数,并且病例数到目前为止仍在不断攀升。这种病毒具有死亡率高、潜伏期长、防范控制难度大、传染性强等特点。特...
郭鑫
关键词:社交网络传染病模型网络谣言信息传播
AlCrNiFeTi高熵合金涂层的电火花沉积制备与摩擦磨损性能被引量:2
2024年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直径为7 mm AlCrNiFeTi高熵合金(high-entropy alloy,HEA)作为电极,使用电火花沉积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成功制备了AlCrNiFeTi高熵合金涂层。通过XRD、OM、EDS、SEM、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lCrNiFeTi电极与涂层均以BCC1和BCC2简单固溶体为主,电极微观组织结构呈典型的树枝晶。涂层由沉积点堆叠铺展形成,表面均匀致密呈橘皮状、凸凹不平,为喷溅花样展开,涂层截面结构无宏观缺陷,厚度约为59.67μm。AlCrNiFeTi涂层最大显微硬度为587.3HV0.2,比基材的硬度提高了约2.45倍。随着载荷的增大,涂层的磨损机制由氧化磨损和轻微磨粒磨损转变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当摩擦载荷为5 N时,磨损率为1.213×10^(-3)mm^(3)/(N·m),摩擦因数仅为0.446,涂层的磨损率较基材的磨损率减小了约28.3%。
张建斌南志远朱程郭鑫
关键词:电火花沉积高熵合金
底材厚度和稀释剂对纳米晶Fe-Al-Ni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铝热法分别在不同底材厚度和稀释剂条件下制备了含10%(质量分数)N i的纳米晶Fe3Al材料,对制得的材料进行了金相组织观察,XRD和TEM分析,并测试了应力应变曲线和屈服强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沉积底材厚度的增加,材料的晶体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主要由无序bcc结构的Fe3A l相组成;但材料的平均晶粒尺寸和屈服强度都增大,同时材料在断裂前的最大变形量也呈增大趋势,塑性提高。随着稀释剂的增加,材料的平均晶粒尺寸和屈服强度都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在未添加稀释剂的时候其值分别达到最大值;当添加稀释剂为20%(质量分数)的时候,材料中出现了有序B2结构的(200)峰,材料结构趋于有序,同时塑性有所降低,稀释剂为40%(质量分数)时,材料的最大变形量最大,塑性变形能力最强。
喇培清李翠玲白亚平魏玉鹏卢学峰郭鑫
关键词:纳米晶FE3AL稀释剂力学性能
一种超细WC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超细WC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1)反应物粉体按质量百分比Mg:13.24~13.85、WO<Sub>3</Sub>:50.53~52.82、C:5.38~7.85、NaCl:25.50~26.66、Na<Sub>2<...
喇培清卢学峰韩少博欧玉静郭鑫魏玉鹏
文献传递
金属间化合物基叠层复合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07年
金属间化合物基叠层复合材料是受自然界中贝壳结构的启发而设计的一种新型高温结构材料。概述了几种不同体系的金属间化合物基叠层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大多数的金属间化合物基叠层复合材料是以金属间化合物作为基体,以金属作为夹层来改善金属间化合物的脆性问题的。此外还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并对这类新型叠层复合材料的许多不足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初步的想法。
郭鑫马勤季根顺刘龙江
关键词:金属间化合物脆性仿生结构叠层复合材料
纳米铜孪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
2020年
介绍了纳米铜中孪晶及其作用机理,综述了孪晶界对变形机制和变形行为的影响,描述了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在纳米铜研究中的应用,概述了纳米铜孪晶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郭鑫杨攀峰罗建华卢学峰
关键词:纳米铜孪晶分子动力学
NaCl含量对盐助燃烧合成超细硼化钨粉体相组成和粒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18年
在W-B_2O_3-Mg体系中引入不同含量的稀释剂NaCl,盐助燃烧合成了超细硼化钨粉体,利用XRD、SEM和EDS对合成粉体的相组成及粒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未加入NaCl时,燃烧合成产物浸出前主要是W_2B_5和MgO的混合团聚物,颗粒形貌接近于椭球形;加入NaCl后,除了W_2B_5和MgO外,还出现了新相WB,颗粒形貌不规则且有微弱团聚现象;浸出后产物主要由大量的小尺寸硼化钨颗粒组成,粉体组成由W_2B_5转变为W_2B_5+WB+B的复合物。浸出产物W与B元素的总含量均达到了98%以上,当NaCl含量k=5时达到了最大值98.51%;其平均粒度随NaCl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当k=20时达到粒度的最小值0.85μm。
韩燚君董鹏喇培清魏玉鹏郭鑫盛捷兰伟
关键词:粉体粒度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异质结构及构建方法与性能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异质结构及构建方法与性能预测方法,属于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通过Ge或Sn取代Nb原子得到Nb<SUB>1‑</SUB><SUB>x</SUB>A<SUB>x</SUB>CO<SUB>2</S...
卢学峰任军强郭鑫薛红涛李俊琛汤富领
不同电解液对304L不锈钢棒电化学塑化的影响
2025年
通过拉拔力、显微硬度、电子背散射衍射等方法研究了电化学冷拉拔(ECD)过程中不同种类电解液对304L不锈钢棒材电化学塑化(EP)的影响,并与传统冷拉拔(TCD)作对比。结果表明:304L不锈钢在NaCl溶液和HCl溶液中为点蚀,在棒材表面蚀坑分散且不均匀,显著影响了电化学塑化效果;在H_(2)O(自来水)和NaOH溶液中虽然是均匀腐蚀,但是腐蚀速率太慢,导致塑化效果不明显;在稀H_(2)SO_(4)溶液中电化学腐蚀速率最快而且均匀,塑化效果最佳,拉拔后棒材表面变形层中的位错密度最低,变形层最薄,变形层中晶粒的变形程度最小,从而造成棒材表层的加工硬化程度最小,使得拉拔更容易进行。与TCD相比,在H_(2)SO_(4)溶液中ECD单道次拉拔力下降率最大可达34.8%,表面硬度最大下降37.1%。ECD与TCD相比可以获得表面质量更加优异的产品。
郭鑫陈体军
关键词:电解液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