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科
- 作品数:67 被引量:54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从传统企业理论的局限性看生态企业理论的构建
- 2010年
- 大工业生产体系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企业理论在环境危机形成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传统的抑或现代的企业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何等重大理论问题,长期被人们所忽视。因此,重构企业理论,建立生态企业理论,既是建设生态文明实践的需要,也是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的要求。
- 王朝科邹淼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企业理论
- 贵州民族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动态研究被引量:2
- 1995年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在贵州民族地区经济中仍占有相当大的份额,而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极大地制约了全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农业及农村问题解决了,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生成转换、协调匹配等就比较容易解决。所以求文力图把民族地区的农村产业结构问题纳入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从动态上研究贵州民族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生成、演变的过程、特征、矛盾及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民族地区农村严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基本对策,以期望对研究和制订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尤其是农村发展政策有一定参考价值。
- 王朝科郭凤芝
- 关键词:贵州民族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种植业结构农村经济农业总产值农业劳动力
- 坚持·创新·超越——评《现代政治经济学创新》
- 2008年
- 王朝科
- 关键词:现代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经济学学科学部委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范畴·理论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前建立理论体系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项工作尚在探索过程之中,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并未对三个基本问题作出科学、准确的回答,或者说对这三个基本问题,学界尚未取得能够被大多数学者认可的学术共识: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体系(包括逻辑起点、逻辑路径和逻辑目标),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范畴体系,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结构和理论内涵。厘清这三个问题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键,也是深化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 王朝科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基于资源互补理论的山地经济发展初探被引量:3
- 2007年
- 山地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多维地貌特征、生态功能多样、结构比较脆弱,生态过程连续性差的地理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与山地地区逐渐被边缘化形成强烈反差和鲜明对比,因而山地经济发展问题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试图在对山地经济资源进行重新划分的基础上,引进柔性资源,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硬性资源和柔性资源两者的互补机制,进而探讨山地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 龚晓莺王朝科倪沪平
- 关键词:山地经济柔性资源
- 技术进步的生态逻辑被引量:1
- 2014年
- 生态危机是当今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技术进步具有二重性,即技术进步一方面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另一方面又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了不可逆的、无法克服的生态危机。主流的或者说非生态的技术进步观将重点聚焦在技术效率上而将环境变量、生态变量排除在外,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技术进步同时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在累积和放大机制的作用下最终造成生态危机。技术进步的生态逻辑就是在技术进步函数中嵌入一个生态函数或环境函数,也就是将技术进步生态目标内生化,从而建立一种通过技术进步解决生态危机的逻辑。
- 王朝科赵方
- 关键词:技术进步生态危机
- 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首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暨第六届全国现代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 2012年
- 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科学创新工程规划,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和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组织召开了首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此次论坛由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理部、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联合承办,于2012年9月22~23日在上海财经大学隆重召开。
- 王朝科朱奎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科学创新现代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
- 环境可持续力:定义和度量问题被引量:3
- 2003年
- 环境可持续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变量之一。但是,什么是环境可持续力?如何度量环境可持续力?用什么方法来度量环境可持续力?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真正从概念到行动的关键。从环境可持续力的基本政策要素和环境可持续力的约束条件出发,构建环境可持续力的度量方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新的尝试。
- 王朝科
-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高等教育当前的形势和今后的选择被引量:2
- 2000年
-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 ,世界各国已广泛接受可持续发展思想并将其导入各国 (地区 )的发展战略。国际社会对传统高等教育在教育思想、方法、手段、内容 (特别是教育思想 )等方面的局限性以及高等教育对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作用已经取得普遍的共识 ,高等教育应当主动适应社会、经济、道德、伦理等的变革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本文回顾和总结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教育的背景、国内外开展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教育的情况 ,对在高等教育中进行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教育的目的。
- 王朝科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高等教育教育改革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 2025年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思想资源,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赓续和创新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演进、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大调整、全人类面临诸如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危机等众多难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文化、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等多领域、多系统协作共建的过程,因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是构建新型国际政治关系的基本原理,也是构建新型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原理,是一种崭新的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世界体系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更高的共同体结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更合理的国际分工、更和谐的国际生产关系以及各国之间更公平地分享国际剩余价值。基本目标是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各国人民协同应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挑战,实现国家不分大小的共同繁荣。
- 王朝科张舒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