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波
- 作品数:14 被引量:74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三水醋酸钠在相变单元的传热特性及过冷度改善
- 三水醋酸钠是一种具有较高的储热能力和导热系数的相变材料,但是其过冷度大,相分离现象严重。本文研究了改善其过冷度的几种措施——添加剂、振动法、搅拌法。以不锈钢单元体作为模拟蓄热器,在其中进行融化-凝固实验。将实验数据整理,...
- 崔文龙袁艳平孙亮亮曹晓玲向波
- 关键词:三水醋酸钠成核剂振动法搅拌法
- 基于光伏光热的地下空间太阳能烟囱效应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提出了将太阳能烟囱效应与太阳能光伏光热(PV/T)技术相结合来强化地下空间通风的技术措施。为研究该通风模式的影响因素,基于质量和热量平衡理论,建立了风井通风性能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换热器管排数、风井高度、热水水温和流速对通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风井内换热器存在最大有效管排,管间距为0.032、0.038、0.047 m时换热器的最大有效管排数分别为9、13、18,在有效管排数范围内,随着管排数的增加风井出口温度升高,通风量先增大后减小;空气质量流量随着风井高度增加、热水温度升高明显增大,随着热水流速增大而缓慢增大;风井出口空气温度随着风井高度增加而降低,随着热水温度升高、流速增大而升高。最后,通过拟合得到计算风井空气质量流量的经验公式。
- 向波余涛袁艳平孙亮亮曹晓玲
- 关键词:太阳能传热通风地下空间
- 太阳能热水相变炕在不同地区的适宜性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提出一种太阳能热水相变炕的新型供暖系统,系统无需设置水箱,仅使用炕板与相变材料作为蓄热装置,可有效提高供暖效率。通过在Fluent数值模拟平台中添加自定义程序,建立了相变炕的三维非稳态传热模型,研究了其在不同地区的适宜性。结果表明,在设定工况下哈尔滨、北京和银川的太阳热水相变炕的太阳能贡献率分别可达到49.9%、70.1%和76.5%。炕体基本保证了人体在进行睡眠活动时的夜晚炕面温度的舒适性。证明了太阳能热水相变炕在我国北方多地区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 李文玉孙亮亮袁艳平曹晓玲向波
- 关键词:太阳能适宜性数值模拟
- 建筑相变储能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被引量:36
- 2016年
- 作为一项重要的建筑节能技术,相变储能技术可解决建筑能源供求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不匹配的矛盾.综述了建筑储能相变材料的制备与导热性能增强、相变单元传热特性及传热强化、建筑相变储能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总结了材料研发、系统性能评估、系统应用技术开发等3个方面的不足,指出了未来研究重点,即开发性能稳定且蓄放热能力强的相变材料、有效预测多物理过程和多相态储能系统的动态性能和实现无人工干预条件下储能系统的自主有效运行等.
- 袁艳平向波曹晓玲张楠孙亮亮
- 关键词:建筑节能相变储能相变材料热特性
- 相变材料与热边界相对位置对环形单元熔化传热影响规律的数值分析
- 2021年
- 在保证相变材料质量与加热面尺寸一定的条件下,分别设计外环加热与内环加热2种环形相变单元,采用焓-多孔介质模型对相变传热过程进行模拟,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文数值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针对22种单元进行65、75、85℃这3种定壁温边界下的数值模拟,对其熔化速率和典型位置温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温度边界条件下,外环加热单元与内环加热单元熔化分数随时间变化曲线均存在交点,随温度的升高熔化分数交点分别为90%、88%及84%。在交点以下,内环加热设计方案中的相变材料融化更快,在交点以上则结果相反。边界温度升高对外环加热单元底部相变材料温升影响最大,其在相变材料完全熔化时间上优势更明显。
- 龙伟月袁艳平曹晓玲向波赵娟
- 关键词:相变材料数值模拟
- 太阳能热水相变炕体蓄放热性能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19年
- 提出一种太阳能热水相变蓄热炕的新型供暖系统,系统无须设置水箱,仅使用炕板与相变材料作为蓄热装置,可有效提高供暖效率。基于Fluent数值模拟平台,建立相变炕的二维非稳态传热模型,研究相变炕的蓄放热性能,并与混凝土炕的热性能进行对比;还分析了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和潜热对相变炕蓄放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工况下,与混凝土炕相比,上炕面的日间与夜间稳定温度分别提高2℃和4℃,上炕面最大温差由3.7℃降至0.8℃,全天得热量提高了66.36%。因此,相变炕具有上炕面温度较高、温度分布均匀、得热量大以及保温性能好等优点;提高相变温度,炕体得热量会有所减少,但对提升上炕面温度作用显著;增大相变潜热,可以显著提高炕体得热量,但对提升上炕面温度作用不明显。
- 李文玉孙亮亮袁艳平曹晓玲向波
- 关键词:太阳能相变温度相变潜热
- 综合管廊地埋管换热器的全年运行特性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建立综合管廊地埋管换热器的二维非稳态传热数理模型,并以寒冷地区的城市西安为例,通过模拟计算得到管廊内地埋管埋设的管长和管间距的最优组合,即管间距为0.75m,管长为67m。采用最优间距和管长的组合对地埋管换热器进行了全年周期的模拟计算,得出结论如下:供冷期内,地埋管的单位管长换热量变化范围为170~210W/m,采暖期内,地埋管的单位管长换热量变化范围125~170W/m;管廊混凝土结构的顶板、侧壁及底板的温度变化趋势不一致,距离地面越近则受到地表气温的影响越大;全年运行过程中,有地埋管运行时管廊内空气的出口温度与无地埋管运行时的差值最大为1.3℃,可见地埋管在管廊壁面内长期运行时对管廊内空气温度造成的影响很小,且不会对管廊内的通风系统造成影响。
- 李思茹袁艳平曹晓玲孙亮亮向波
- 关键词:地热能地源热泵综合管廊数值模拟
- 内径尺寸对环形相变蓄热单元熔化特性影响规律的数值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为掌握外壁面等温加热、内壁面绝热的环形单元内径尺寸对单元内相变材料熔化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焓-多孔介质模型对外径尺寸固定不变条件下的5种不同内径尺寸的水平环形单元熔化传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外径与内径之比N在2.0≤N≤2.5内时,各单元内传热机制发展相近,内径对平均储热速率的影响较小;1.5≤N〈2.0时,N值越小(即内径越大),单元内传热机制由导热转变为自然对流的进程越早,其平均储热速率越大,且边界温度越高;1.5≤N〈2.0时,内径对单元平均储热速率的影响更加明显。当边界温度为85℃,N从2.5减至1.5,平均储热速率提升达15%。此外,通过多项式拟合得到单元熔化分数f关于Ste、Fo、Ra的准则式为:f=0.1193+0.9057X+6.2058X^2-8.7922X^3,式中X=Ste·Fo·Ra^0.05。
- 龙伟月曹晓玲袁艳平向波余南阳
- 关键词:储能相变材料熔化传热
-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二维方腔相变传热影响因素的数值分析
- 2017年
- 以单元内相变材料熔化完成时间为试验指标,换热温差、高宽比、倾角为影响因素,运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二维方腔数值模拟试验,并通过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单元平均熔化传热速率的影响程度,且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与优化方腔相变单元时(换热温差20~40℃,高宽比1~4,倾角0°~60°),应着重考虑换热温差与倾角两个关键参数以及高宽比与倾角的交互作用,适当考虑高宽比的影响,可不考虑换热温差与高宽比以及换热温差与倾角的交互作用。
- 龙伟月袁艳平曹晓玲向波孙亮亮
- 关键词:相变传热传热特性方腔正交试验法数值模拟
- 基于碳夹点分析的四川省可再生能源利用被引量:4
- 2016年
- 分析了四川省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近年来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基于碳夹点分析,对2015年四川省二氧化碳排放约束下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问题进行研究。构建数学模型,采用图解法计算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限制下的可再生能源最小利用量,并将四川省分为四个能源消耗部门,确定各部门可再生能源和常规能源分配方案。结果表明:要满足二氧化碳排放量限制和能源需求量,四川省最小可再生能源需求量为4493.26万吨标准煤,占总能耗的比重为22.01%,分配到各能源消耗部门为:第一产业67.17万吨标准煤、第二产业4207.33万吨标准煤、第三产业80.36万吨标准煤、居民消费138.4万吨标准煤。
- 向波袁艳平杨晓娇曹晓玲余南阳
-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