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
- 作品数:113 被引量:385H指数:9
- 供职机构: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军队杰出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 CD133与CD166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6年
- 目的研究脑膜瘤中CD133与CD166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40例脑膜瘤患者,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133和CD166标记物的情况。结果 CD133和CD166在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均有表达,表现为簇状或散在的聚集分布。CD133、CD166积分光密度(IOD)值在级别不同脑膜瘤患者中存在明显差异(Z=-4.080,P=0.000;Z=-4.657,P=0.000),2个指标均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而上升,表达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706,P=0.000)。结论组织病理级别与CD133和CD166表达密切相关,CD166可能是脑膜瘤干细胞的一个标记物。
- 李兵胡世颉王冰罗鹏吕超李亮曹宝萍费舟
- 关键词:CD133CD166脑膜瘤
- 正加速度重复暴露后大鼠心室肌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及分布的改变被引量:4
- 2008年
-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水平的一周重复多次正加速度(+Gz)暴露后大鼠心室肌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表达及分布的改变。3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Gz组和+10Gz组,每组12只。+Gz组大鼠分别暴露于+6Gz和+10Gz各3min,1次/d,共1周,分别于末次暴露后即刻、1d、3d、7d(各3只)取心室肌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分析,检测Cx43的表达和分布。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Gz重复暴露可引起大鼠心室肌Cx43分布方式明显紊乱,Cx43在心肌细胞侧-侧连接处的表达明显增加,在心肌细胞端-端连接处的表达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6Gz组与+10Gz组的Cx43蛋白表达量于末次暴露后即刻、1d、3d、7d与对照组相应时刻相比均明显减少(P<0.001),以暴露后即刻减少最为明显,且随着+Gz暴露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恢复,但在暴露后7d,两组的Cx43表达量仍未恢复至对照组水平。Cx43蛋白表达的上述改变在+10Gz组比+6Gz组更为显著。以上结果提示+Gz重复暴露可引起大鼠心室肌Cx43表达量的一过性减少,分布方式明显紊乱,这种改变很可能是+Gz致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 周瑛孙喜庆王冰耿捷王永春
- 关键词:连接蛋白43蛋白印迹法
- 《遨游太空》CAI课件的研制体会
- 2005年
- 文章通过总结《遨游太空》CAI课件制作的实践经验,探讨了适合医学科普多媒体CAI课件制作的方法。
- 王冰张舒孙喜庆
- 关键词: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太空
- 模拟失重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NOS表达的影响及其转录调控机制研究
- 目的:中长期载人航天的失重环境会对机体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立位耐力下降。航天医学研究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航天员在飞行后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立位耐力降低,严重影响航天员的健康及航天任务的完成。虽经几十年的大量研究...
- 王永春张舒杜挺媛王冰孙喜庆
- 关键词:模拟失重血管内皮细胞INOS转录调控
- 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附28例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采用单纯骨窗加压包扎,3例行局部穿刺后骨窗加压,2例行置管持续引流术,5例保守治疗(3例有效,另2例保守治疗后行积液腔-腹腔分流术)。结果治疗后28例积液均消失。出院后随访8~24个月,无复发病例。治疗后6个月GOS评分:恢复良好14例,中残7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结论硬膜下积液是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常见并发症,影响患者功能恢复,早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 李兵胡世颉高大宽胡学安王冰刘伟曹宝萍费舟
- 关键词: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硬膜下积液
- 芪丹通脉片对运动训练大鼠力竭时间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通过观察芪丹通脉片对参与运动训练大鼠力竭时间的影响,探讨活血化淤类药物对机体力竭时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0周龄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2组:单纯运动训练组及芪丹通脉片+运动训练组。芪丹通脉片+运动训练组灌服芪丹通脉片生理盐水溶液(3.24mg/kg),而单纯运动训练组给予灌服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实验期间两组大鼠先进行2周适应性游泳训练,然后进行4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并于第4周末进行力竭运动实验并计算力竭时间。结果:芪丹通脉片+运动训练组的力竭时间显著高于单纯运动训练组。结论:6周灌注芪丹通脉片后可以改善大鼠疲劳训练的机能状态,延长力竭运动中的力竭时间。
- 牟翔袁华王冰江山刘卫王斌葛雪松瞿丽莉
- 关键词:芪丹通脉片力竭运动
- 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乌司他丁200 000U加入生理盐水20 mL静脉静推,2次/d,连续12 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吡拉西坦,4 g/次,2次/d,连续12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12 d的格拉斯哥(GCS)评分、简明精神状态检测(MMSE)评分及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对比2组患者记忆与智能障碍、神经功能缺失及治疗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丙氨酸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MMSE评分及GOS评分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BUN、CR、ALT及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在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神经保护、改善记忆与智能障碍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王冰李兵胡世颉胡学安邹西峰张磊曹宝萍费舟
- 关键词:颅脑损伤神经保护药乌司他丁肝功能试验肾功能试验损伤严重度评分
- 卵巢早衰骨质疏松患者PTH及25-OH-VD等指标的变化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研究卵巢功能早衰患者骨质疏松与机体甲状旁腺素(PTH)、25 -羟基维生素D(25-OH-VD)和骨钙素( BGP)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5月在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卵巢功能早衰合并骨质疏松患者100例,其中绝经年龄〈36岁者48例,绝经年龄36-39岁者52例,另选同期在进行健康体检的52例女性作为对照组. 对比各组PTH、25-OH-VD和BGP等指标水平,分析卵巢功能早衰患者PTH、25-OH-VD和BGP与腰椎( L2-4 )骨密度( BMD)的相关性.结果 绝经年龄〈36岁组与绝经年龄36-39 岁组的左髋部BMD、腰椎B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7.200、7.337、7.178、5.199,均P〈0.05),绝经年龄〈36岁组与绝经年龄36-39岁组间比较左髋部BMD、腰椎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00、1.326,均P〉0.05). 绝经年龄〈36岁组与绝经年龄36-39岁组的PT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283、2.165,均P〈0.05),25-OH-V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8.340、8.247,均P〈0.05),而各组的BGP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94,P〉0.05). 腰椎BMD与PTH呈显著负相关(R=-0.549,P〈0.05),而与25-OH-VD呈显著正相关(R=0.507,P〈0.05). 结论 卵巢功能早衰患者发生骨质疏松与机体PTH水平升高以及25-OH-VD水平降低密切相关.
- 王婷王婷王军阳王冰程晓军
- 关键词:卵巢功能早衰骨质疏松甲状旁腺素25-羟基维生素D
- 次声作用后大鼠视网膜组织中GFAP与VEGF的表达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研究 8Hz(110dB)次声作用对大鼠视网膜组织中GFAP和VEGF的蛋白表达变化情况。方法 把大鼠置于8Hz(110 dB)的次声压力舱中,每天暴露2 h,于0、1、7、14、21天后,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的GFAP、VEGF的蛋白表达。结果 次声作用7天后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GFAP和VEGF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14、21天后此2种蛋白的表达非常显著增强(P<0.01)。结论 8Hz(110 dB)次声作用条件下可造成视网膜组织的一定影响,引起视网膜组织中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程度与作用时间呈正相关。
- 王在忠张作明王冰郭群李莉
- 关键词:次声视网膜GFAPVEGF
- 腰椎蛛网膜下腔联合侧脑室持续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应用腰椎蛛网膜下腔联合侧脑室持续引流并注射药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颅内感染患者3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行间断腰穿鞘内药物注射,观察组行侧脑室联合腰椎蛛网膜下腔引流。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相比对照组显著缩短,意识、颅内压、体温、脑脊液细胞计数、脑脊液WBC计数的恢复时间均相比对照组显著缩短。观察组临床预后结果较对照组更佳。结论腰椎蛛网膜下腔联合侧脑室持续引流并注射药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能有效降低致死率与致残率,提高预后效果,同时缩短恢复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王冰胡世颉李兵胡学安邹西峰张磊曹宝萍费舟
- 关键词:颅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