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琰

作品数:50 被引量:37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天文地球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污染
  • 12篇生态
  • 9篇生态环境
  • 8篇生态环境工程
  • 6篇植被
  • 5篇城市
  • 5篇大气污染
  • 4篇湖滨带
  • 3篇遥感
  • 3篇植物修复
  • 3篇生态修复
  • 3篇湿地
  • 3篇数值模拟
  • 3篇酞酸
  • 3篇酞酸酯
  • 3篇污染物
  • 3篇可持续发展
  • 3篇臭氧
  • 2篇营养化
  • 2篇雨林

机构

  • 31篇南京大学
  • 30篇中华人民共和...
  • 8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南海气象防灾...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南通大学
  • 2篇盐城师范学院
  • 2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 1篇江苏省环境科...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密歇根州立大...
  • 1篇英属哥伦比亚...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9篇欧阳琰
  • 16篇安树青
  • 9篇沈渭寿
  • 9篇朱新胜
  • 8篇谢旻
  • 7篇徐德琳
  • 7篇林乃峰
  • 6篇张明
  • 6篇陈飞
  • 5篇刘福德
  • 4篇顾惠忠
  • 4篇王体健
  • 4篇徐贵明
  • 4篇姚懿函
  • 4篇姜昊
  • 4篇冯文
  • 3篇蒋维楣
  • 3篇李海东
  • 3篇邹长新
  • 3篇王玉

传媒

  • 4篇生态与农村环...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 3篇中国城市林业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南京大学学报...
  • 2篇环境与可持续...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环境保护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山地学报
  • 1篇草地学报

年份

  • 4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3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道生态修复的前沿领域被引量:10
2008年
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河道生态修复与功能重建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生态河道的特征与前沿领域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河道生态修复的努力方向。
徐德琳邓自发欧阳琰马东跃顾惠忠王玉姚懿函安树青
关键词:生态河道生态修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热带山地雨林不同结构与功能幼树的叶片特征比较被引量:1
2017年
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决定了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模式和物种的丰度。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海南热带山地雨林3个层次的6个优势种与10个伴生种的光合作用参数,并测定了相应叶片的比叶面积。结果表明:16个树种的比叶面积为71.16~139.90 cm2·g^(-1)、单位面积最大光合速率(A-area)为2.95~13.27μmol·m^(-2)·s^(-1)、单位干质量最大光合速率(A-mass)为22.7~126.5μmol·kg^(-1)·s^(-1),单位面积暗呼吸速率(Rd-area)为0.02~1.15μmol·m^(-2)·s^(-1)、单位干质量暗呼吸速率(Rd-mass)为0.19~12.61μmol·kg^(-1)·s^(-1),光补偿点(LCP)为2.5~32.2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Ф)为0.006 6~0.042 8μmol·μmol^(-1)。幼树的比叶面积随物种成树所在层次降低而减少(上层种>中层种>下层种),与单位干质量最大光合速率的次序一致,而与光补偿点的次序相反,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中层种的幼树具有较高的暗呼吸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优势种的单位面积最大光合速率显著大于伴生种(P<0.05);优势种的单位质量最大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Rd)和表观量子效率也大于伴生种,但差异不显著(P>0.05);优势种的比叶面积和光补偿点低于伴生种,但差异不显著(P>0.05)。优势种的暗呼吸速率和比叶面积显著正相关(P<0.05);伴生种的暗呼吸速率和比叶面积不相关(P>0.05)。不同类型幼树的叶片结构与功能的生态位分化,从功能性状的角度,为热带雨林维持高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持物种长期共存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
张明刘福德安树青欧阳琰
关键词:呼吸速率优势种伴生种比叶面积
城市湿地健康评价与恢复策略
2008年
文章回顾了城市湿地管理和研究的概况,提出了城市湿地的健康评价标准和修复策略。
姜昊顾惠忠欧阳琰马东跃安树青
关键词:城市湿地城市化进程湿地管理建筑发展
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原湿地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利用地面高光谱与地上生物量的对应测定,建立草原与湿地地面光谱的生物量模型,从而进行草原湿地生态承载力界定。结果表明,2000-2010年辉河草原湿地保护区的年产草量变化在2.002×10~8~6.650×10~8kg,平均为4.603×10~8 kg,最高年份出现在2002年,最低年份出现在2007年,最高年份是最低年份的3.3倍。饲草利用率对草原湿地保护区生态承载力有直接的影响,不同饲草利用率水平下的产草量变化特点同样也是以2002年最高,2007年最低。对生态承载力的驱动分析表明,春季4-5月的适当高温和生长旺季(6-7月)的相对低温,加之6-7月的较高降水量,对草原湿地的生态承载力有极大的影响。从空间格局来看,生产力水平高值区明显分布在辉河河漫滩及周边地区与距离辉河较远的保护区东部。在生态承载力较高的年份,基于初级生产力水平分级的空间异质性较高,其表现形式就是斑块密度高、占优势的级别斑块大;在干旱的年份,基于初级生产力水平分级的空间异质性降低,表现为斑块数量少、占优势级别的斑块小,呈集中连片的分布。草原湿地生态承载力受到草地面积大小、饲草利用率和气候因素的影响。要从根本上提高草原湿地生态承载力,必须针对草地面积、饲草利用率2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以促进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张明徐德琳游广永曹学章欧阳琰
关键词: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生物量模型
城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对PM_(2.5)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33
2007年
发展了南京大学城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系统(NJU-CAQPS),在模式系统中引入了气溶胶模块.运用该系统对南京地区冬夏两季PM2.5浓度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与实际观测资料对比,检验发展后的模式系统对于细颗粒物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南京市城近郊内冬夏两季PM2.5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一般在半夜和清晨会出现较高浓度,午后至傍晚浓度较低.冬季浓度高于夏季,冬夏两季算例的浓度日均值之比为1.51.空间分布受到排放源位置、地面流场等因素影响.二次气溶胶在PM2.5中占相当的份额,冬夏两季算例中二次气溶胶在PM2.5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2%和15%,夏季二次气溶胶对PM2.5浓度贡献较冬季大.与实际观测资料的对比验证表明,经过发展的该模式系统对于城市PM2.5等颗粒物的模拟性能良好.
欧阳琰蒋维楣刘红年
关键词:PM2.5数值模拟
一种食叶类农业虫害风险评估方法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研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叶类农业虫害风险评估方法,通过风险评估模型对选定待评估风险区域内的食叶类农业虫害风险进行评估,可以帮助相关植保部门了解和预测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有利于虫害防治的决策制定。在虫害...
欧阳琰刘冬沈渭寿邹长新徐梦佳
文献传递
矸石山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矿山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被认为是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一大重要因素,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落实受到巨大威胁。本文结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成效评估,在分析我国煤矸...
李海东雷伟香欧阳琰高媛赟
关键词:煤矸石大气污染矿山环境治理京津冀
长江三角洲地区臭氧污染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78
2016年
利用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环境监测站点的臭氧小时浓度数据,分析长三角地区臭氧污染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臭氧浓度呈现夏季高、冬季低的季节变化特征。近海城市臭氧年均浓度较高,均高于60μg·m-3,内陆城市浓度较低,均低于50μg·m-3,而NO2分布与之相反,呈现夏季低、冬季高的季节变化特征。长三角地区四季臭氧日变化皆为典型的单峰型,夏季日最小值出现在06:00,其他季节推迟约1 h,日最大值均出现在15:00前后。夏季臭氧日变化的峰值浓度最大,为168μg·m-3,冬季臭氧日变化的峰值浓度最小,为85μg·m-3。
刘芷君谢小训谢旻王体健朱新胜欧阳琰冯文朱宽广束蕾
关键词:臭氧污染
一种大气污染物干沉积速率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22
2003年
介绍了一种计算大气污染物干沉积速率的方法。这种方法详细地考虑了植物生理特征和冠层内湍流结构对干沉积的影响 ,考虑了 3层覆盖物对表面阻抗的影响 ,通过计算 7个不同的阻抗因子获得干沉积速率。利用该方法计算了农田下垫面上 7种不同大气污染物沉积的表面阻抗和江西 (鹰潭 )红壤典型地区农田下垫面上的二氧化硫 (SO2 )和硫酸盐 (SO42 -)的干沉积速率 ,估算了大气硫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干沉积通量 ,并与其他方法作了定量比较。结果表明 :农田下垫面上 SO2 与 SO42 -的干沉积速率平均值分别为 0 .31cm/s,0 .2 0 cm/s;干沉积速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 ,一般白天大于夜间 ,中午时分出现最大值 ;月际变化也较明显 ,在冬季有大值 ;大气硫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全年干沉积通量为 7.35 g/m2 。
欧阳琰王体健张艳胡正义徐成凯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冠层下垫面湍流结构
江西千烟洲区域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观测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利用位于江西省泰和县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生态站的CO_2自动分析仪对CO_2浓度进行观测,分析CO_2监测数据和同步的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千烟洲所代表的华东地区背景CO_2浓度水平以及变化特征,厘清了影响该区域气团的轨迹。结果表明,CO_2平均体积分数为409.2×10-6;CO_2浓度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最高值出现在07:00左右,最低值出现在15:00左右;季节变化特征也较明显,冬季浓度最高,而夏季最低。除了人类活动之外,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边界层高度也是影响CO_2浓度的主要因子。后向轨迹与影响概率场分析结果显示,千烟洲CO_2的主要来源为东北侧的长江三角洲和北方的城市地区。
谭鑫朱新胜谢旻欧阳琰欧阳琰陈飞刘芷君朱之豪
关键词:温室气体自动监测后向轨迹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