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玉华

作品数:40 被引量:42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稻田
  • 14篇水稻
  • 14篇氨挥发
  • 12篇氮肥
  • 10篇利用率
  • 9篇氮肥利用
  • 9篇氮素
  • 8篇氮肥利用率
  • 6篇田间
  • 5篇挥发
  • 4篇稻麦
  • 4篇稻麦轮作
  • 4篇土壤
  • 4篇农田
  • 4篇追肥
  • 4篇轮作
  • 3篇施肥
  • 3篇水稻产量
  • 3篇尿素
  • 3篇作物

机构

  • 39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成都信息工程...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江苏华昌化工...
  • 2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郑州高富肥料...
  • 1篇史丹利化肥股...

作者

  • 39篇田玉华
  • 38篇尹斌
  • 14篇朱兆良
  • 7篇周伟
  • 5篇贺发云
  • 5篇曹彦圣
  • 4篇赵旭
  • 4篇朱文彬
  • 4篇张敏
  • 3篇李晓
  • 3篇葛仁山
  • 3篇赵淼
  • 2篇姚元林
  • 2篇王书伟
  • 2篇张维
  • 2篇敖玉琴
  • 1篇刘丽颖
  • 1篇刘仁君
  • 1篇彭玉净
  • 1篇张启明

传媒

  • 14篇土壤
  • 7篇植物营养与肥...
  • 6篇土壤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6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对麦秆还田稻田氨挥发的影响被引量:42
2012年
氨挥发是稻田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为探明脲酶抑制剂NBPT对小麦秸秆还田稻田中氨挥发的影响,采用密闭室通气法,在太湖地区乌珊土上,研究了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对小麦秸秆还田稻田中施肥后尿素水解和氨挥发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氨挥发损失主要集中在基肥和分蘖肥时期。添加NBPT可明显延缓尿素水解,推迟田面水NH4+-N峰值出现的时间,并降低NH4+-N峰值,降低了田面水氨挥发速率和挥发量。NBPT的效果在基肥和分蘖肥施用后尤为明显,不加NBPT时施入的尿素在2~3 d内基本水解彻底,NH4+-N和氨挥发速率在第2 d即达到峰值,两次施肥后NH4+-N峰值分别为132.3 mg·L-1和66.3mg·L-1,氨挥发峰值为15.6 kg·hm-2·d-1和10.4 kg·hm-2·d-1;而添加NBPT后,NH4+-N峰值推迟至施肥后第4 d出现,NH4+-N峰值降至70.7 mg·L-1和51.6 mg·L-1,氨挥发峰值降至4.7 kg·hm-2·d-1和2.6 kg·hm-2·d-1。添加NBPT使稻田氨挥发损失总量从73.3 kg(N)·hm-2(占施氮量的24.4%)降低至34.5 kg(N)·hm-2(占施氮量的11.5%),降低53%。在添加小麦秸秆稻田中添加NBPT通过延缓尿素水解而显著降低了氨挥发损失。
彭玉净田玉华尹斌
关键词:稻田小麦秸秆氨挥发田面水
太湖地区水稻追肥的氨挥发损失和氮素平衡被引量:26
2011年
采用密闭室通气法和15N微区试验,对太湖地区水稻不同生育期追施氮肥的氨挥发损失、水稻对氮肥的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残留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氨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施肥后1周内,峰值出现在施肥后1~2d,氨挥发速率变化与田面水NH4+-N浓度变化规律一致,分蘖肥和穗肥氨挥发损失率分别为16.7%和6.3%;水稻分蘖肥的作物氮素利用率低于穗肥,分别为36.7%和49.6%,主要原因是穗肥的氨挥发损失较少,并且更易于向籽粒转移;2次追施氮肥的表观损失率分别为52.8%和40.7%;在土壤中残留肥料氮为10.6%,大都集中在0~20cm土壤中,耕层以下较少。本结果表明,在水稻孕穗时期施氮肥有利于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氮肥损失,主要体现在穗肥拥有较低的氨挥发损失率和较高的籽粒利用率。
周伟田玉华尹斌
关键词:稻田氨挥发施氮量氮肥利用率
尿素施肥方式对水稻增产增效和土壤氮素损失的影响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探讨尿素施用量、基施比例和方法对水稻产量、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及肥料氮的去向,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施氮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水稻季田间试验于2019年和2020年在江苏太湖地区开展。供试脲酶抑制剂为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硝化抑制剂为对羟基苯丙酸甲酯(MHPP),二者用量均为施氮量的1%。试验共设6个处理:1)不施氮肥对照(CK);2)表施尿素N 300 kg/hm^(2)(当地常规施肥,CN);3)表施尿素N 225 kg/hm^(2)(RNB);4)尿素N 225 kg/hm^(2),50%表施,50%深施(RND);5)表施尿素N 225 kg/hm^(2)+NBPT+MHPP(RNB+DI);6)尿素N 225 kg/hm^(2)+NBPT+MHPP,50%表施,50%深施(RND+DI)。表施氮肥处理基肥∶分蘖肥∶孕穗肥为4∶3∶3;深施氮肥处理基肥∶孕穗肥为7∶3。2020年在处理小区内设置了^(15)N示踪微区试验。调查了水稻产量、吸氮量、氮肥利用率以及^(15)N肥料植株利用、土壤残留和总损失量。【结果】与CN相比,除RNB处理2020年的秸秆生物量外,其余三个处理的籽粒与秸秆生物量均无显著差异;两年4个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利用率均显著提高;15N示踪试验结果表明,4个处理均显著减少了^(15)N吸收量,RND、RNB+DI和RND+DI还显著降低了氮肥总损失量。与RNB相比,RND处理的水稻产量增加3.3%—4.0%,氮肥表观利用率显著增加20.4%—27.3%,^(15)N吸收量和利用率显著增加28.2%,总损失率显著降低34.6%;RNB+DI处理的水稻产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没有显著增加,15N吸收量和利用率显著增加11.6%,总损失率显著降低13.1%;RND+DI处理的水稻产量增加2.6%—4.3%,氮肥表观利用率显著增加23.4%,^(15)N吸收量和利用率显著增加36.9%,损失率显著降低45.0%。与RND相比,RND+DI处理的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15)N植株吸收量均无显著差异,但降低了总损失率。【结论】在太湖地区水稻生产中,将氮肥用量由N 300 kg/hm^(2)减至225
曾科朱文彬田玉华田玉华
关键词: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
田间研究水稻冠层吸收水面挥发氮对追肥氮肥利用率贡献的装置与方法
田间研究水稻冠层吸收水面挥发氮对追肥氮肥利用率贡献的装置与方法,包括两组水稻种植微区,所述微区设有两端开口管状结构,管状结构的一端插入表层土壤,水稻生长于管状结构内,一组微区A于追肥后在管状结构上连接两端开口的透明筒;另...
田玉华尹斌赵旭
绿萍对太湖地区稻田氮磷及水绵生长的影响
2010年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放养绿萍后对稻田水绵生长及田面水中N和P浓度变化的影响。在相同施肥水平下,绿萍处理的田面水中全N与NH4^+-N浓度均低于无绿萍的处理。在分蘖期绿萍可调节土水中P的吸收与释放,减少了P肥损失的风险。此外,研究还发现施肥后的一段时间内,绿萍处理的田面水中叶绿素浓度变化较小,在20~45mg/m^3之间,而不施绿萍处理的田面水中叶绿素浓度逐渐增加,3~5天后浓度就远远大于绿萍处理,达到了85mg/m^3,说明绿萍生长可有效抑制藻类的爆发。
蒋云芳田玉华尹斌
关键词:绿萍水绵叶绿素
田间原位测定农田氨挥发的装置及方法
田间原位测定农田氨挥发的装置及方法,包括通气管、空气交换室、洗气瓶、流量计和真空抽气控制装置,所述通气管与空气交换室的进口连接,空气交换室的出口与洗气瓶进口连接,洗气瓶出口与真空抽气控制装置通过流量计连接,洗气瓶内装有1...
田玉华周伟尹斌
文献传递
田间研究水稻冠层吸收水面挥发氮对追肥氮肥利用率贡献的装置与方法
田间研究水稻冠层吸收水面挥发氮对追肥氮肥利用率贡献的装置与方法,包括两组水稻种植微区,所述微区设有两端开口管状结构,管状结构的一端插入表层土壤,水稻生长于管状结构内,一组微区A于追肥后在管状结构上连接两端开口的透明筒;另...
田玉华尹斌赵旭
脲胺氮肥对太湖地区稻田氨挥发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29
2016年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普通尿素和氯化铵为对照,研究脲胺氮肥对太湖地区稻田氨挥发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入后,氨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施肥后5 - 7天内,氨挥发损失量与田面水 NH4+ -N浓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不同氮肥的氨挥发损失差异显著(P〈0.05),脲胺氮肥的氨挥发损失分别比普通尿素和氯化铵减少了2.71和6.41 kg/hm^2,并且该氮肥对水稻有增产的趋势,氮肥利用率分别比普通尿素和氯化铵显著提高了10.43% 和10.64%。此外,综合考虑经济和环境效益,该氮肥净收益高于尿素和氯化铵。因此,脲胺氮肥值得在太湖地区推广。
敖玉琴张维田玉华李晓葛仁山尹斌朱兆良
关键词:氨挥发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
田间原位研究作物冠层氨交换的装置及监测方法
田间原位研究作物冠层氨交换的装置及监测方法,包括不透气培养罩和稀酸载体,培养罩接近地表的侧壁上设有进气管,培养罩顶部设有排气孔,排气孔与真空泵连接,培养罩内接近地表端和接近排气孔端分别设有用于固定稀酸载体的支架。本发明中...
田玉华周伟尹斌
文献传递
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中农田氮素的界面迁移及环境效应
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太湖地区稻麦轮作体系下农田氮素径流的损失量、损失规律及影响因素,采用密闭室通气法连续两年四季研究了氮磷配合施用对农田土壤氨挥发损失的影响;采用多孔杯技术和15N示踪法综合研究了稻田氮素的淋洗...
田玉华
关键词:稻麦轮作系统氨挥发15N示踪环境效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