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微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阴性
  • 4篇阴性乳腺癌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三阴
  • 4篇三阴性乳腺癌
  • 4篇腺癌
  • 2篇药物
  • 2篇移植瘤
  • 2篇移植瘤模型
  • 2篇增殖
  • 2篇治疗靶
  • 2篇线粒体
  • 2篇靶点
  • 2篇靶向
  • 2篇靶向药物
  • 2篇靶向治疗
  • 2篇GPER
  • 1篇靶向抑制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篇杜军
  • 4篇王红胜
  • 4篇韦微
  • 2篇陈卓佳
  • 2篇刘巧

传媒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GPER)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治疗靶标的研究
目的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指的是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一类乳腺癌亚型.其靶向治疗已成为当前乳腺癌...
韦微刘巧杜军王红胜
关键词:GPER增殖靶点
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GPER)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治疗靶标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指的是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一类乳腺癌亚型.其靶向治疗已成为当前乳腺癌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在于探讨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G protein 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作为TNBC潜在治疗靶标的可行性.利用Real-Time、Westernbot检测GPER在TNBC细胞中的表达,并利用流式细胞仪观察GPER活化后周期及凋亡发生情况,并结合划痕试验、Confocal、免疫荧光等手段探讨GPER活化后调控TNBC细胞侵袭转移的相关机制.结果表明GPER在TNBC细胞株中高表达.其特异性激动剂G-1可明显抑制MDA-MB-231和SkBr3细胞增殖,并造成细胞G2/M期阻滞,剂量依赖性下调cyclinB的表达.GPER活化后可上调p53的mRNA及蛋白表达,并促进其入核,降低其泛素化水平并增强其Ser15的磷酸化,从而抑制细胞增殖.进一步研究表明,G-1可持续性活化ERK1/2,并通过GPER/EGFR/ERK1/2下调cy-clinB的表达.且G-1可通过GPER/EGFR/ERK1/2上调p21并磷酸化p53,从而抑制细胞增殖.裸鼠移植瘤实验发现G-1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并提高其生存率,同时瘤内的cyclinB、Bcl-2表达明显下调.从而表明GPER活化可抑制TNBC的体内外生长.进一步研究表明,GPER的活化可以抑制TNBC细胞株MDA-MB-231及BT-549等体外侵袭转移,并阻止其发生上皮间质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机制研究发现GPER活化后可诱导PKA、PI3K/Akt、及PKC的活化,并通过磷酸化GSK-3β从而抑制NF-κB的磷酸化、核转位、及转录活性,从而下调纤连蛋白FN(Fibronectin)的表达.以上研究结果表明GPER活化可抑制TNBC细胞的体内外增殖及侵袭转移,从而提示其是TNBC潜在的重要治疗靶点.
韦微刘巧杜军王红胜
关键词:GPER增殖靶点
G-1在制备基于G蛋白偶联受体30的三阴性乳腺癌靶向药物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G-1在制备基于G蛋白偶联受体30的三阴性乳腺癌靶向药物方面的应用。本发明研究表明GPR30的活化可通过G2/M周期阻滞及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靶向抑制TNBC的增殖,其中p53、ERK1/2及其上调p21介导...
王红胜韦微杜军陈卓佳
G-1在制备基于G蛋白偶联受体30的三阴性乳腺癌靶向药物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G‑1在制备基于G蛋白偶联受体30的三阴性乳腺癌靶向药物方面的应用。本发明研究表明GPR30的活化可通过G2/M周期阻滞及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靶向抑制TNBC的增殖,其中p53、ERK1/2及其上调p21介导...
王红胜韦微杜军陈卓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