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强
- 作品数:38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安全带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带装置,包括:卷收器、传导机构、蓄力机构以及切换机构;所述传导机构与所述卷收器的转轴连接,用于在第一状态下将用户拉安全带所作用在所述转轴上的力传导至所述蓄力机构使其转化为势能储存,以及在第二状态下将所述...
- 王成浩苗强刘奇郭飒飒丁海建苏醒
- 基于行人保护的引擎罩内板概念设计
- 对比了GTR(Global Technical Regulation)行人法规和EuroNCAP(European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行人保护评价体系下,头部碰撞实验的不同要求,分析了...
- 张轶川朱西产苗强王大志刘军勇
- 关键词:概念设计
- 行人头部碰撞子模型适用域的研究
- 在行人碰撞头部保护的开发研究中,白车身的有限元模型被广泛地应用。为了充分节省时间以及方便进行研究,有必要发展更为简洁的专用子模型。本文专门讨论了用于头部碰撞的子模型,通过对比子模型与原模型,研究了估计子模型适用范围的方法...
- Zhang Yichuan张轶川Miao Qiang苗强Zhu Xichan朱西产Wang Dazhi王大志Liu Junyong刘军勇
- 关键词:汽车碰撞试验行人头部应力波有限元模型
- 风挡玻璃下横梁结构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挡玻璃下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板,该上连接板与所述风挡玻璃平行设置;以及下连接板,该下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上连接板采用焊点连接、另一端在车辆的导水板和防火墙的接触处与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风挡...
- 刘奇丁海建刘军勇苗强王大志汤晓东
- 可逆式发动机罩抬升装置的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
- 随着行人保护法规及NCAP要求的不断提高,仅依靠被动安全保护措施已经越来越难满足车身的行人保护要求,迫切需要采用更为有效的措施来保护行人。本文提出了基于一体化安全的行人头部保护方案。对比分析现有发动机罩抬升技术的优缺点,...
- 苗强朱西产王大志马志雄吴斌刘倩博
- 关键词:行人保护可逆式试验验证
- 有利于行人保护的可逆抬升式发动机罩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建立了所研究车型前端车身的有限元模型,按照欧洲行人保护法规2003/102/EC的要求,对其行人头部保护性能进行了仿真评估,并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对该车型的Euro-NCAP行人头部保护性能进行仿真评估,确认其风挡玻璃下边缘和A柱下端是对头部造成伤害的主要区域。设计了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中央控制单元可以在人-车碰撞发生前约0.4s触发抬升机构,向后上方抬升发动机罩增加其吸能空间,同时可覆盖风挡玻璃下边缘和A柱下端区域。仿真结果表明,该装置能有效改善行人头部保护效果。
- 苗强高卫民朱西产张轶川刘军勇
- 关键词:发动机罩行人保护
- 有利于行人保护的可逆抬升式发动机罩研究
- 发动机罩抬升技术是改善汽车的行人头部保护性能的有效措施。但是目前的发动机罩抬升技术多为不可逆式,维修成本较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可逆式发动机罩抬升技术。首先建立了研究车型前端车身的有限元模型,按照欧洲行人保护法规20...
- 苗强朱西产王大志刘军勇张轶川
- 关键词:可逆式行人保护汽车安全
- 分层吸能式保险杠优化设计被引量:5
- 2006年
- 介绍了一种能装于简易型保险杠横梁内部的分层吸能式保险杠,该保险杠具有较高的吸能能力,吸能曲线宽而平坦,是一种较理想的吸能结构。通过仿真分析和正交优化设计可知该保险杠各构件的壁厚是影响其吸能能力的主要因素。
- 葛如海王群山杨建苗强
- 关键词:保险杠吸能仿真
- 针对行人保护头部碰撞的发动机罩设计方法被引量:7
- 2009年
- 分析了在新的行人保护头部碰撞法规及评价体系下,发动机罩盖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使用Hypermesh和MADYMO建立了行人头部碰撞分析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采用内板结构重新设计、改进材料特性、控制质量等方法,有效克服了遇到的问题。结果表明,通过采取被动安全措施,依然可以有效提高行人头部保护性能。
- 张轶川朱西产苗强王大志刘军勇
- 关键词:碰撞发动机罩
- 车内儿童乘员保护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2008年
- 众所周知,汽车座椅、安全气囊、安全带等乘员约束装置都是专门为成人设计的,这使得儿童乘员在乘车时,位置过低,视野不宽,安全带过于宽松,很不安全也不舒适。而且儿童的身体结构相对于成年人来说要脆弱得多,在遇到车祸时造成的伤害也更大。所以仅采用这些专为成年人设计的安全设施来保护儿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使用额外的安全措施来保障儿童的乘车安全,
- 朱赟朱西产苗强马志雄
- 关键词:儿童乘员乘员保护车内安全气囊乘车安全汽车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