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忻 作品数:14 被引量:38 H指数:4 供职机构: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生物学 更多>>
青霉素高产菌株的理性筛选 2007年 以青霉素生产菌种87117#为出发菌种,采用紫外线诱变复合前体动态后处理的方法,结合限氧条件下的摇瓶筛选,从177支前体抗性株中筛出XY-137#高产突变株。该菌株摇瓶效价平均提高了8.8%,且遗传特性稳定,单位菌丝产物合成能力强。XY-137#菌株在百吨罐中经过近百批的生产验证,其放罐效价、发酵指数、罐批产量平均提高了3.83%、5.66%和2.69%。 娄忻 张莉 刘靓 张玉莲 陈丽华 刘静 贺建功关键词:紫外诱变 棘白霉素B脱酰基酶产生菌转化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为提高棘白霉素B脱酰基酶产生菌的转化率,通过紫外诱变复合Cu2+抗性处理筛选转化高产菌种,利用均匀设计方法优化菌种的转化工艺。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突变株132#的棘白霉素B转化率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2.6%,优化后的转化条件为:底物浓度2 400μg·mL-1,转化时间56h,转化温度30℃,发酵培养基pH值6.0。132#菌株在优化转化条件下的转化率较出发菌株在原始转化条件下提高了57.3%。优化的转化条件更有利于高产菌株的转化,转化率得到大幅提高,也为其工业化应用打下基础。 关亚鹏 娄忻 张莉 刘靓 佟杰关键词:诱变 均匀设计法 达托霉素发酵液中癸酸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1 2015年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监控达托霉素发酵过程中的癸酸含量。采用FFAP毛细管色谱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以三氯甲烷为萃取溶剂,以正辛酸为内标。癸酸在0.001~2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2.6%。 耿文飞 仲伟谭 段向东 娄忻关键词:达托霉素 癸酸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卡泊芬净合成前体Pneumocandin B_0的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011年 以Pneumocandin B0 PB5-31为出发菌株,从筛选高产菌株和提高产物中有效组分的比例两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提高Pneumocandin B0的发酵水平。结果表明,紫外线诱变复合氯化锂后处理筛选出高产菌株,其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了72%;发酵培养基中添加0.3%的脯氨酸很好地提高了有效组分B0的比例。 刘靓 娄忻 张莉 关亚鹏关键词:高产菌株 复合诱变 脯氨酸 棘白霉素类化合物脱酰基酶产生菌的转化工艺研究 2012年 对棘白霉素类化合物脱酰基酶产生菌ZH-020的转化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转化条件为:底物浓度1200 mg.L-1、转化时间24 h、转化温度30℃;通过均匀设计实验确定优化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花生饼粉2.5%、葡萄糖1.3%、蔗糖1.0%、磷酸二氢钾0.1%、无水硫酸镁0.05%;在优化条件下,转化率比对照提高了33.29%。 刘靓 娄忻 张莉 关亚鹏关键词:转化率 均匀设计 复合诱变选育高产富硒酵母 被引量:4 2014年 以酿酒酵母FX-12-135为初始菌株,以有机硒含量为筛选指标,筛选高产富硒酵母菌。首先采用紫外诱变方法处理菌株,然后利用氦氖激光辐照处理进行选育,得到一株高产突变株HN-14-109,其摇瓶富硒能力比初始菌株提高29.8%,且遗传特性稳定。表明紫外诱变复合氦氖激光辐照是提高酵母富硒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亚鹏 娄忻 张莉 张雪霞 时蕾关键词:富硒酵母 复合诱变 氦氖激光 Pneumocandin B_0高产菌株选育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筛选获得pneumocandin B0高产菌株。方法以pneumocandin B0产生菌PB22-79作为出发菌株,采用微波诱变方法处理,然后利用He-Ne激光复合制霉菌素抗性筛选菌种,以菌种发酵液效价作为筛选指标。结果获得一株高产突变株FH-24-135,其摇瓶生产能力比出发菌株提高了56.3%。且遗传特性稳定。研究确定了微波辐射的最佳时间为80s,而He-Ne激光复合制霉菌素抗性筛选的最佳剂量为90min和25μg/m L(MIC)。结论 微波诱变结合He-Ne激光复合制霉菌素抗性筛选方法是筛选pneumocandin B0产生菌的有效方法 ,有利于提高菌株的发酵水平,为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关亚鹏 张莉 刘靓 赵静 娄忻关键词:复合诱变 HE-NE激光 抗性筛选 均匀设计法优化咪唑立宾发酵培养基配方 被引量:12 2008年 本文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方法对咪唑立宾的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考察淀粉、麸质粉、黄豆饼粉和葡萄糖对其发酵效价和菌体生长量的影响,得到了四个因素的优化配比(淀粉1.8%,麸质粉1.5%,黄豆饼粉2.5%,葡萄糖0.6%),发酵效价比对照培养基提高约21.3%。 关亚鹏 娄忻 张莉 刘靓 张玉莲 刘静关键词:咪唑立宾 均匀设计法 发酵培养基 达托霉素发酵培养基配方及30L罐工艺优化 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了达托霉素发酵培养基配方,并对30L罐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达托霉素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淀粉2.0%、冷榨豆饼粉0.5%、蛋白胨0.6%;以该配方进行30L发酵罐生产,当前体癸酸钠的补料起始时间为发酵开始28h、补料总量为1.5%时,最终发酵效价提高了81%。对达托霉素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秀琴 钱思宇 贾啸静 娄忻 仲伟潭 时蕾关键词:达托霉素 均匀设计 发酵 应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选育非达霉素高产菌株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通过菌种诱变方法筛选获得非达霉素高产菌株。方法以非达霉素产生菌N12W-396作为出发菌株,采用新型常压室温等离子技术(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结合非达霉素自身抗性处理诱变菌种,以摇瓶发酵液效价作为筛选指标。结果与出发菌株相比,获得的高产突变株FD-13-194的摇瓶发酵能力提高了42.9%,且遗传性能稳定,在50L发酵罐中发酵208h非达霉素产量可达2612μg/mL。研究表明,ARTP最佳的照射时间为300s,非达霉素抗性筛选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800μg/mL。结论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能够有效的作用于非达霉素产生菌,结合其自身产物抗性筛选是获得高产菌株的良好手段,有利于提高非达霉素的工业生产水平。 关亚鹏 张莉 米贯东 陈丽华 李晓露 娄忻 任风芝 张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