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德光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疝囊
  • 4篇疝囊高位结扎
  • 4篇疝囊高位结扎...
  • 4篇结扎
  • 4篇结扎术
  • 4篇镜检
  • 4篇腹股沟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4篇腹腔镜检
  • 4篇腹腔镜检查
  • 4篇高位结扎
  • 4篇高位结扎术
  • 3篇小儿
  • 2篇一步法
  • 2篇腹腔镜小儿
  • 1篇治疗儿童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腔镜手术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石德光
  • 4篇李晓武
  • 4篇苗建军
  • 4篇杜欣
  • 4篇刘冰
  • 4篇尚培中
  • 1篇李秀芹
  • 1篇杨新芳
  • 1篇杨会锁
  • 1篇赵进沛
  • 1篇张静
  • 1篇吴欣
  • 1篇徐春艳

传媒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年份

  • 4篇2020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二步法腹壁穿刺行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对比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对比分析二步法腹壁穿刺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方法施行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3-2018-06月身高≤120 cm、内环口疝囊颈直径≤1.5 cm的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患者112例临床资料,2013-03-2015-02月采用传统方法施行开放手术的48例作为开放组,2015-03-2018-06月采用硬膜外针二步法腹壁穿刺施行腹腔镜手术的64例作为腹腔镜组。结果腹腔镜组与开放组相比,手术时间分别为(12.4±2.9)min和(16.4±4.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9±1.3)mL和(2.5±1.5)mL,发现对侧隐匿性疝例数分别为8例(12.5%)和0例,术后24 h疼痛评分分别为(1.3±0.5)分和(2.7±0.5)分,住院时间分别为(2.2±1.1)d和(4.2±1.3)d,上述5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发生阴囊(阴唇)肿胀分别为1例(1.6%)和4例(8.3%),1年复发率分别为3.1%(2/64)和4.2%(2/48),上述2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身高≤120 cm、内环口疝囊颈直径≤1.5 cm的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采用硬膜外针二步法腹壁穿刺施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可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失血量,减轻术后疼痛,尤其在发现和同期处理对侧隐匿性疝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术后1年复发率与开放手术相当。
张静翟佳琪尚培中苗建军刘冰石德光李晓武杜欣郭宏荣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疝囊高位结扎术
一步法腹壁穿刺行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采用钳式针一步法腹壁穿刺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6月131例身高≤120 cm、疝囊颈前后直径≤1.5 cm的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013年1月-2015年2月采用传统方法行开放手术的48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3月-2018年6月采用钳式针一步法腹壁穿刺行腹腔镜手术的83例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发现对侧隐匿性疝例数、术后24 h疼痛评分、阴囊(阴唇)肿胀、住院时间及术后1年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分别为(11.8±3.2)min和(16.4±4.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7±1.3)mL和(2.5±1.5)mL,发现对侧隐匿性疝例数分别为10例(12.0%)和0例,术后24 h疼痛评分分别为(1.2±0.6)分和(2.7±0.5)分,发生阴囊(阴唇)肿胀分别为0例和4例(8.3%),住院时间分别为(2.1±1.1)d和(4.2±1.3)d,上述6项指标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复发率两组分别为2.4%(2/83)和4.2%(2/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采用钳式针一步法腹壁穿刺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可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失血量及阴囊(阴唇)肿胀,尤其在发现和同期处理对侧隐匿性疝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术后复发率两术式相当。
翟佳琪尚培中苗建军刘冰石德光李晓武杜欣郭宏荣
关键词:腹股沟腹腔镜检查疝囊高位结扎术
军队放射卫生监督监测HACCP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建立军队放射卫生监督监测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医疗照射安全。方法采用HACCP管理系统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射线项目从预审到使用的各个环节辐射危害分析、危害的严重性和危险性估计,确立军队放射卫生监督监测关键控制点。结果军队放射卫生监督监测HACCP包括建设项目设计预审、施工监督、验收检测、状态检测和检测技术的质量保证等关键环节。结论 HACCP质量保证体系赋予了放射卫生监督管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军队放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
李秀芹赵进沛吴欣杨新芳徐春艳杨会锁石德光
关键词:军队放射卫生HACCP
一步法与二步法腹壁穿刺行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临床对比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术中采用钳式穿刺针一步法腹壁穿刺(一步法)与采用硬膜外穿刺针二步法腹壁穿刺(二步法)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6月身高≤120 cm、疝囊颈前后直径≤1.5 cm的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患者147例临床资料, 64例患儿为二步法组, 83例患儿为一步法组,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中术后各项指标采用(x±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1年复发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步法组与二步法组相比,手术时间分别为(11.8±3.2) min和(12.4±2.9)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7±1.3) ml和(1.9±1.3) ml,发现对侧隐匿性疝例数分别为10例(12.0%)和8例(12.5%),术后24 h疼痛评分分别为(1.2±0.6)分和(1.3±0.5)分,发生阴囊(阴唇)肿胀分别为0例和1例(1.6%),住院时间分别为(2.1±1.1) d和(2.2±1.1) d,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2.4%(2/83)和3.1%(2/64),上述7项指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身高≤120 cm、疝囊颈前后直径≤1.5 cm的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施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无论采用一步法或是二步法腹壁穿刺,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术后1年复发率相当。
翟佳琪尚培中苗建军刘冰石德光李晓武杜欣郭宏荣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结扎术
脐内侧襞瓣片在治疗儿童巨大型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采用体内缝合疝囊高位结扎术加脐内侧襞瓣片覆盖加强内环口腹膜薄弱区治疗儿童巨大型腹股沟斜疝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8-06月收治的74例身高120~166 cm、疝囊颈左右直径>15 mm的单侧巨大型腹股沟斜疝患儿临床资料,2013-01-2015-06月采用传统开放手术的32例作为开放组,2015-07-2018-06月采用腹腔镜手术的42例作为腹腔镜组,对比分析2组患儿手术治疗结果。结果开放组和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8.5±4.2)min和(19.4±3.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1±2.7)mL和(2.9±2.3)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不能判断对侧有无隐匿性疝,腹腔镜组发现对侧隐匿性疝6例(14.3%),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3.1±0.5)分和(1.5±0.6)分,发生阴囊(阴唇)肿胀分别为5例(15.6%)和1例(2.4%),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0±1.5)d和(2.5±1.4)d,术后1年复发分别为3例(9.4%)和0例,上述5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采用体内缝合疝囊高位结扎术加脐内侧襞瓣片覆盖加强内环口腹膜薄弱区治疗儿童巨大型腹股沟斜疝,并发症少,可避免或减少术后复发。
翟佳琪尚培中苗建军刘冰石德光李晓武杜欣郭宏荣
关键词:儿童腹腔镜检查疝囊高位结扎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