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敏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稀土
  • 2篇发光
  • 1篇淀粉
  • 1篇液相
  • 1篇液相合成
  • 1篇银纳米粒子
  • 1篇酸盐
  • 1篇稀土金属
  • 1篇稀土离子
  • 1篇离子
  • 1篇纳米
  • 1篇金属
  • 1篇钒磷酸盐
  • 1篇钒酸钇
  • 1篇掺杂

机构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白城师范学院

作者

  • 3篇于敏
  • 2篇曹铁平
  • 2篇李跃军
  • 1篇李秋玉
  • 1篇张澜萃

传媒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稀土钒酸钇体系薄膜的制备和发光性质研究
2008年
以无机钒酸钇(YVO4)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稀土离子Eu3+掺杂的纳米发光薄膜,研究了薄膜的形态结构和发光性能.薄膜的发射强度和寿命随着x(Eu3+)的增加而增大,在x(Eu3+)为7%时强度达到最大,随后随着x(Eu3+)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烧结温度从500℃提高到700℃,薄膜发光强度增强,寿命逐渐加长.
曹铁平李跃军于敏
关键词:稀土金属钒酸钇
淀粉保护的银纳米粒子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7
2007年
用液相过程制备纳米银粒子.制备过程中淀粉作保护剂、柠檬酸钠作还原剂,得到了Ag纳米粒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吸收(UV-Vis)光谱,对Ag纳米粒子的形貌、粒度及其分布进行了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实验条件下制备了形貌呈球形,颗粒分散较为均匀,粒度分布集中,且粒径大约在20 nm左右的银纳米粒子;并讨论了淀粉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能有效地防止纳米银颗粒的团聚,其保护作用显著.
李秋玉张澜萃于敏
关键词:银纳米粒子淀粉液相合成
稀土钒磷酸盐薄膜的制备和发光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利用Pechini溶胶-凝胶法在石英玻璃基底上成功镀制了稀土离子Eu3+掺杂的YVxP1-xO4和RVO4(0≤x≤1;R=Y,La,Gd)纳米发光薄膜,研究了x值和不同的R3+对Eu3+发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YVxP1-xO4/Eu3+(0≤x≤1)薄膜中,随着x值的增加,R3+发光强度增大,Eu3+的红橙比随之增大,VO43-的蓝光发射减弱.
曹铁平李跃军于敏
关键词:稀土离子掺杂发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