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冬冬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脱除
  • 2篇氮氧化物
  • 2篇氧化脱除
  • 2篇液相
  • 2篇液相催化
  • 2篇以废治废
  • 2篇脱除氮氧化物
  • 2篇泥磷
  • 2篇吸收剂
  • 2篇离子
  • 2篇磷矿
  • 2篇磷矿粉
  • 2篇磷元素
  • 2篇明清
  • 2篇金属
  • 2篇金属离子
  • 2篇工业废气
  • 2篇固液比
  • 2篇过渡金属
  • 2篇过渡金属离子

机构

  • 6篇云南民族大学

作者

  • 6篇张冬冬
  • 4篇刘天成
  • 4篇贾丽娟
  • 4篇王访
  • 4篇宁平
  • 2篇杨敏
  • 2篇王红斌
  • 2篇俞芳
  • 1篇孙浩然

传媒

  • 1篇学术探索
  • 1篇大理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磷矿浆液相催化氧化脱除工业废气中NO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矿浆液相催化氧化脱除工业废气中低浓度NO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磷矿原矿粉为吸收剂,所用磷矿粉与自来水配制成固液比为1:20~25:20g/mL的磷矿浆,在控制反应NO的体积含量为0.1%,气流速率为0.15...
贾丽娟宁平俞芳杨敏王访张冬冬刘天成
文献传递
华夷之间与记忆之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明清云南文庙被引量:2
2024年
文庙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符号,同时也是传播儒家思想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以推广儒学为核心的文教设置是封建王朝维护政权合法性和稳定治理的政治实践,也是在“华夷之间”维系数千年中华人文传统的精神纽带。“华与夷”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文化认同,在边疆云南地区,中华传统得以绵延不绝,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是以文庙为场域的儒家文化传统起到重要作用。文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之场”,它的存在是文化间距与文化互视的重要空间基础,更是一个象征意义的体系,始终承载着儒学伦理,这也是当代儒学研究的始基。云南文庙具有的文化内涵和现实研究价值,对于了解儒学在云南地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历史发展中封建王朝与边疆民族地区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冬冬
一种磷矿浆液相催化氧化脱除工业废气中NO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矿浆液相催化氧化脱除工业废气中低浓度NO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磷矿原矿粉为吸收剂,所用磷矿粉与自来水配制成固液比为1:20~25:20 g/mL的磷矿浆,在控制反应NO的体积含量为0.1%,气流速率为0.1...
贾丽娟宁平俞芳杨敏王访张冬冬刘天成
文献传递
一种泥磷脱除氮氧化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泥磷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方法。利用泥磷中含有丰富的磷元素以及Fe<Sup>3+</Sup>等过渡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以泥磷作为脱除氮氧化物的吸收剂,将烟气中的NO催化氧化为易溶于水的高价态NO...
王访宁平贾丽娟张冬冬刘天成王红斌
文献传递
空间媒介与文化认同:明清时期云南文庙的社会功能研究
2025年
文庙是儒家文化的象征性实体空间,是中华文明独特的文化符号和精神标识,同时也是传播儒家思想的重要媒介和载体,“文”与“庙”的一体两面性彰显其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和以建筑空间为载体的双重媒介功能。文庙从“地理空间”向“文化空间”的跃升,使国家话语结构性地深入云南疆域,促进边地社会情感转向于文化认同,巩固了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形态,为“地方性儒学”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从文化地理学视域阐释云南文庙作为空间媒介所蕴含的人地关系和文化涵义,勾勒儒家文化在云南传播的时空轨迹与发展历程,有助于深刻理解儒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
孙浩然张冬冬
关键词:历史叙事文化认同
一种泥磷脱除氮氧化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泥磷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方法。利用泥磷中含有丰富的磷元素以及Fe<Sup>3+</Sup>等过渡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以泥磷作为脱除氮氧化物的吸收剂,将烟气中的NO催化氧化为易溶于水的高价态NO...
王访宁平贾丽娟张冬冬刘天成王红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