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畅

作品数:14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中医
  • 3篇医经
  • 3篇中医学
  • 3篇民国
  • 3篇名医
  • 3篇名医经验
  • 2篇源流
  • 2篇治法
  • 1篇电图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肌损伤
  • 1篇心肌损伤标志...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验案
  • 1篇药证
  • 1篇叶桂

机构

  • 14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4篇王畅
  • 5篇徐建云
  • 4篇杨进
  • 4篇董晓薇
  • 1篇张启春
  • 1篇马永华
  • 1篇姚璐

传媒

  • 5篇江苏中医药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医文献杂志
  • 1篇中华医史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十剂”理论源流探析被引量:3
2021年
中医学中"十剂"的概念,是指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类。纵观历史,"十剂"理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唐宋时期,《本草拾遗》《圣济经》提出了按功效归类药物和方剂的构想,"十剂"理论的后世发展奠定了基础。金元时期,"十剂"理论得到充实发展,成无己用其来阐释方剂功用;刘完素将前人理论进行系统总结,明确了"十剂"的内涵;张从正用"十剂"理论为攻邪法提供依据。明清时期,"十剂"理论日趋完善,李时珍在总结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全面深化"十剂"理论,沈金鳌将"十剂"分类理论付诸实践。明清诸多本草著作用"十剂"理论阐发药物作用。
王畅杨进
关键词:中医十剂源流
叶天士运用小茴香临床特色采撷
2021年
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不仅将小茴香运用在温病的治疗中,还广泛运用于其他各类疾病的诊治,疗效显著,深化了对小茴香的认识,拓展了其应用范围。叶天士用小茴香临床特色主要体现在宣气化湿、调补冲任、通利二便、暖肝散寒、和胃调中、通络蠲痹等方面。认真学习与总结其运用小茴香的临床特色及创新之处,于当今临床颇多裨益。
王畅王吓长杨进
关键词:小茴香叶桂清朝
丁光迪对东垣脾胃学说的论述及运用“升阳三法”的临床经验被引量:4
2016年
丁光迪教授对李东垣脾胃学说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其开创性地建立了与外感病相对应的内伤病学说,丰富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丁教授全面阐发"阴火"理论,认为"阴火"概指由内伤引起的一切虚性或本虚标实的火热邪气。他还归纳出补中升阳法、升阳除湿法、升阳散火法三种方法来治疗阴火之证,并将"升阳三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丰富了东垣学说的学术内涵,拓展了东垣学说的临床应用。
毛俊同丁国华王畅
关键词:脾胃学说阴火名医经验
杨进治疗口腔黏膜病经验
2022年
杨进教授认为,口腔黏膜病的辨治当根据脏腑经络的走行及其络属分而治之,与心、脾胃、肝肾等脏腑密切相关。治疗时应结合局部黏膜创面破溃的形态以及其他临床表现,综合辨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杨师总结归纳出蜂房、蜈蚣、白残花、人中白、生甘草等一系列具有口腔黏膜修复作用的药物,可作为治疗口腔黏膜病的专病专药。
王畅杨进
关键词:口腔黏膜病名医经验
裘吉生巧用郁金临床特色探析被引量:4
2018年
裘吉生是近代中医史上杰出的临床家、教育家、出版家、藏书家和医事活动家,其学术底蕴深厚,临床经验丰富,为后人留下了大量验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他对郁金这味药见解独到,运用巧妙,疗效显著,是其临证处方的一大特色,并将郁金广泛运用于外感热病、内伤杂病及妇儿科病证中。具体而言,裘吉生对郁金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除胀满、助湿化、解肺郁、开心窍、止疼痛以及清热毒6个方面,扩大了郁金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明确了郁金的运用指征,认真总结其用药特色对当今临床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王畅董晓薇徐建云
关键词:郁金民国
具栖冬青苷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研究具栖冬青苷(pedunculoside,PE)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30 min,再灌注24 h的方法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7组(n=10),即假手术组(Sham)、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M)、卡托普利组(Capt,阳性药)、美托洛尔组(MT,阳性药)、PE低、中、高剂量组(2.5 mg·kg-1、5 mg·kg-1和10 mg·kg-1)。术前连续给药3 d,每日1次。观察PE对MIRI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MIRI模型组大鼠在结扎LAD 30 min,再灌注24 h后,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增加,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降低,表现为LVSP、+d P/d t max降低,LVEDP、-d P/d t max升高。同时,血清SOD含量降低,MDA,CTnI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PE能明显改善上述病理改变。结论具栖冬青苷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杨爱萍张启春宋祎杨梦王君阳王畅胡立宏王吓长
关键词:心电图血流动力学心肌损伤标志物
张简斋治疗湿温八法被引量:2
2017年
就现存的张简斋医案对张简斋治疗湿温病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祛风胜湿和络、清疏透化、芳香淡化、调畅气机、分消走泄、畅中健运、清燥透泄、清养和中八法。张氏将湿温病分为三候,一候病在卫气,二候、三候病在气营,其中祛风胜湿和络多用于一候,清疏透化、清燥透泄多用于二、三候,清燥透泄又为防止传变之法,芳香淡化则用于热去湿留之时,调畅气机、分消走泄、畅中健运的运用贯穿湿温病治疗始终,清养和中为三候之后的善后调养。
姚璐王畅徐建云侯俊
关键词:湿温治法
叶桔泉先生“方证学”思想与临床经验
2016年
叶桔泉,著名中医临床家、中医教育家、中药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毕生致力于中医药学的研究、教育和临床。叶桔泉首先提出"方证学"概念,认为"方证学"是仲景学说的核心,"方剂辨证"是执简驭繁的有效方法;他主张通过反复实践,总结主证主方,将方证关系相对稳定地固定下来;他坚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西医学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他还主张扩大诊查手段,腹部诊察与方剂运用相互参考;同时提倡精简处方,并进行定型方剂及小剂量用方的疗效观察,留下了许多经方验案。叶桔泉先生是中国近现代中医药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近现代经方研究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马永华叶加南王畅
关键词:名医经验验案
从《三三医报》看民国中医
2017年
由近代著名医家裘吉生创办的《三三医报》是民国时期颇具影响力的中医药期刊,客观反映了民国中医药发展的真实历史,为民国医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三三医报》顺应时代潮流,刊载了大量文章以促进中西医学汇通,不仅介绍西医理论与技术而且还借助西医理论解释传统中医;针对当局政府对中医的不公政策,该报号召中医界同仁团结起来,予以强烈回应;同时鼓励中医界应当增强理论自信,对中医理论进行完善与发展;该报还非常重视中医教育问题,刊登了许多有关教育的合理建议。此外,《三三医报》关注公共卫生事业,经常刊发有关卫生宣传教育、传染病防控等文章,对民众卫生知识的普及具有很大帮助。
王畅董晓薇徐建云
关键词:民国中医学
裘吉生医学成就研究
裘吉生,1873年6月出生于浙江绍兴,是近代中医史上著名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出版家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裘吉生年少时体弱多病,曾不幸感染肺痨,当时群医束手无策,但他不甘心向命运低头,开始自学中医,通过不断研习,最终在全面总...
王畅
关键词:民国中医学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