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冰
- 作品数:19 被引量:134H指数:7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 三点弯曲下再生砂浆断裂性能与裂纹扩展过程
- 2025年
- 为研究再生细骨料(RFA)取代率对砂浆断裂性能与裂纹扩展特性的影响,开展了4种RFA取代率(0%、25%、50%和100%)下的砂浆断裂行为试验研究。基于三点弯曲切口梁试验,获得再生砂浆断裂响应,包括完整的荷载-裂纹口张开位移曲线、临界裂纹扩展、起裂韧度、失稳韧度与断裂能。利用非接触式数字图像相关技术,测得试件表面变形,获取再生砂浆裂纹发展全过程。结果表明:RFA的使用降低了再生砂浆荷载-位移曲线的初始线性段斜率与峰值荷载,主要影响再生砂浆临界裂纹宽度方向的张开而不是裂纹长度方向的扩展;再生砂浆的起裂韧度、失稳韧度和断裂能随着RFA取代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当RFA取代率为100%时,砂浆的起裂韧度、失稳韧度和断裂能分别减小了31.1%、29.5%和37.8%;不同RFA取代率下再生砂浆的断裂过程区长度l FPZ发展表现出相似的特征,即先缓慢发展至峰值荷载(l FPZ为0.24倍~0.32倍的韧带长度),接着迅速增加至完全发展(l FPZ为0.83倍~0.91倍的韧带长度),之后l FPZ随裂纹的扩展而减小。
- 唐宇翔肖建庄夏冰
- 关键词:再生砂浆断裂能
- 建筑形态操作与低碳节能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运用类型学理论,从建筑形态操作的角度出发研究低碳建筑设计方法。依据类型学"元设计"理论和建筑性能模拟,通过在形态特征与能耗、形态与被动式设计、形态与主动式设计三方面的研究,挖掘建筑形态操作与低碳节能的关联性。论文提出了这一研究的框架和初步结论。这一方法符合建筑师的思维习惯,具有针对性强、重点突出、科学性强、易于操作等特点,可以在方案设计阶段为建筑师提供科学的、便于使用的低碳建筑设计指导。
- 夏冰陈易
- 关键词:低碳建筑设计
- 结构拆解力学分析基础与基本方法被引量:7
- 2020年
- 建立了结构拆解的力学分析总体思路,提出安全性和再利用性作为结构拆解控制属性,阐明结构拆解的力学分析目标、对象、工况、问题与分析方法;建议了状态离散法和空间分割法作为简化分析方法,将拆解全流程划分为多状态,将各状态的分析划分为局部分析、结构分析和构件分析3类,总结力学分析内容。进一步,筛选了可用的概念分析、解析分析和数值模拟工具,给出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框架拆解分析简例,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及难点,致力于为拆解安全、拆解后构件再利用和拆解效率提升提供研究基础。
- 夏冰肖建庄吕凤悟王耀
- 关键词:安全性鲁棒性
- 工程结构可持续性设计理论架构被引量:17
- 2020年
- 工程结构设计以安全和可靠性为基本属性,在人本化关切层面不断进步,但对工程结构造成环境影响的忽视致使工程建设热潮成为环境退化诱因之一。近年兴起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致力改善这一现状,依此可建立工程结构的环境可适应性设计,实现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调控,引导环境友好的工程进步。然而长期以来,工程结构设计与环境影响设计的研究进展处于两条近乎平行的轨道,两类单向设计在实践中常相互制约。工程结构与环境系统的同步可持续是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而亟需构建结构与环境相容共生理论体系。基于此,提出可持续性作为结构设计的控制属性,给出可靠性满足的前提下,工程结构对环境影响在环境系统中的可承受程度。通过建立基本耦合关系和动态相容耦合关系,关联可靠性与可适应性,反映结构-环境共生体的动态反馈影响机制,构建双向设计的基本路径。进一步,定义碳强度和碳容度,提出可持续性目标选取与简化实现建议,列出多层次操作要点,为绿色建造提供理论基础。
- 肖建庄夏冰肖绪文
- 关键词:工程结构可持续性可靠性可适应性
-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学习空间设计初探被引量:2
- 2014年
-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西方教育界所兴起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培养人的创造性能力的认知理论。它强调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的主观体验、知识的建构机制和学习境脉的真实性。它主要关注如何为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的支撑性条件而非现成的知识。这种新的学习环境设计的理念也必将引起我们在校园规划和教学建筑设计中的重新思考和进一步探索。该文尝试以此理论为立足点,结合具体设计案例,对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设计进行一次探讨,为实现传统学校建筑设计的转变提供可资借鉴的解决方案与方法策略。
- 夏冰
-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环境
- 混凝土漂浮结构的设计简介及其可持续性提升建议
- 2024年
- 气候变化与城镇化进程使得各国土地资源日渐紧缺,漂浮结构为向海图强和城镇绿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整理了混凝土漂浮结构在城镇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设施与交通设施领域的应用现状,阐明漂浮结构具有拓展用地空间、缩短施工时间、减少建设成本并降低环境影响的综合效益。同时,总结了漂浮结构传统设计模式下的技术要点:运动与受力分析;安全性校验;模块化设计。在总体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从结构再利用、材料再循环和组合混凝土衍生漂浮结构设计三个层面提升漂浮结构的可持续性,建议推广再生混凝土、海水海砂混凝土与组合混凝土衍生结构在漂浮结构中的应用。
- 肖建庄周子晗夏冰胡晓龙刘曙光肖绪文
-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可持续性
- 混凝土结构低碳近似概率设计法探索
- 2024年
- 为应对国家“双碳”目标与建筑业低碳发展挑战,探索并提出了一套以概率理论为基础、以分项系数表达的混凝土结构低碳设计实用方法.面向碳中和目标,建立了低碳极限状态方程,定义了低碳指标以度量混凝土结构满足碳排放限值的水准.依据碳排放的不确定性特点,定义了“恒碳”“活碳”,分别在结构隐含碳与建筑全寿命碳边界内厘清2种低碳设计范式,引入碳排放分项系数将概率化设计简化为基于确定性碳排放评价结果的“近似概率设计法”.开展案例试算,将中国碳中和目标分解为混凝土结构碳排放限值,展示建筑类型对碳排放分项系数的影响特点.结果表明,碳排放分项系数与“恒碳”“活碳”变异性大小、所占比例直接相关,在10–1误差范围内,不同建筑类型有望采取统一分项系数,如目标低碳失效概率为0.05时,“恒碳”和“活碳”分项系数可分别取1.1和1.8.引入3类影响系数,以匹配不同建筑类型碳排放限值的差异化分配需求,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碳排放调控情景下的发展需求,助力我国建筑业低碳转型.
- 肖建庄关湘烁夏冰夏冰丁陶王元丰
-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低碳设计
- 混凝土结构低碳设计理论前瞻被引量:18
- 2022年
- 国家“双碳”战略和建筑业低碳发展共识,呼唤混凝土结构的低碳设计理论,本文通过简述混凝土行业低碳转型的历史与趋势,提出气候变化挑战下混凝土结构-环境共生系统的设计新需求;在混凝土结构-环境动态耦合关系的量化表征中,剖析了低碳设计从考虑可持续性的结构可靠性设计,到以双向设计为特征的结构可持续性设计的演进,将现有混凝土结构可持续性相关分析与设计方法融入低碳设计范畴,为气候变化下混凝土结构生命周期内的低碳排放与可靠服役性能提供保障;为实施低碳设计调控,结合本团队十余年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构筑混凝土结构3R^+(C)减碳技术体系,挖掘现有典型低碳技术的减排潜力与推广前景,进一步,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与建议,推动混凝土结构低碳设计创新发展与应用。
- 肖建庄夏冰肖绪文李岩薛松涛周颖卢昱杰许碧莞
-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碳排放
- 德国产能型住宅设计案例解析与思考被引量:5
- 2014年
- 产能型住宅一般被定义为住宅所产生的能量超过其自身运行所需要能量的住宅,这是一种新的住宅类型,在现今欧洲国家对建筑低碳节能标准不断提高的社会大背景下应运而生。通过对产能型住宅历史发展、设计方法以及若干具体案例的解析和比较研究,阐释了这一建筑类型对建筑师执业能力所提出的要求和在建筑设计方法方面所带来的变化,期望能对中国的低碳发展有所启示。
- 夏冰陈易
-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设计设计方法
- 《建设工程法规》课程教材建设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在工程法规不断健全、工程建设却乱象频发的现实背景下,《建设工程法规》通识课程在各高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受到重视,相关教材大量涌现。本文通过对已经出版的《建设工程法规》课程教材进行调研与分析,总结该类教材现状,提出主要问题,为教材建设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
- 鲁正夏冰杨秋华
- 关键词:土建类专业建设工程法规教材建设通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