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文静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盐间页岩油储层特征研究--以潜3^(4)-10韵律为例被引量:6
- 2021年
- 江汉盆地始新统潜江组盐间页岩油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了明确盐间页岩储层岩相及其储集物性,综合运用岩心观测、岩石薄片鉴定、X衍射、高压压汞和页岩孔渗等资料,对潜江凹陷潜江组盐间页岩油储层岩相发育特征及其对储集物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该区盐间页岩油储层主要包括富碳纹层状泥质白云岩相、富碳纹层状云/灰质泥岩相和钙芒硝充填富碳纹层状云质泥岩相3种不同类型的岩相类型,前2种岩相的孔隙度明显高于后者。不同岩相孔径分布差异明显,富碳纹层状泥质白云岩相以孔径大于41 nm的孔隙为主,中值孔喉半径为219 nm;而富碳纹层状云/灰质泥岩相和钙芒硝充填富碳纹层状云质泥质相则以孔径小于41 nm的孔隙为主,中值孔喉半径为21 nm。富碳纹层状泥质白云岩相岩性均一,具有良好的储集空间和较大的孔喉结构,页岩储层中的含油性较高,为盐间页岩油储层中的优势岩相,是研究区最有利的页岩油勘探目标。
- 刘心蕊吴世强陈凤玲张亮杜小娟管文静梁文川
- 关键词:页岩油岩相特征储集物性潜江组潜江凹陷江汉盆地
- A油田带气顶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 2016年
- 带气顶油藏开发过程中具有复杂的驱动机理,油层的开发易同时引起气窜和水锥,导致开发效果变差,在气窜引起气顶压力低于油层压力时,也会导致原油侵入气顶造成原油损失[1]。在精细地质研究、地质建模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大量国内外相似油田的开发资料,充分利用钻井、测井、岩心、室内试验等多种资料,系统总结油田开发动态特征,分析带气顶油藏的渗流特征,开展油气藏精细的历史拟合。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技术,研究A油田带气顶油藏各井合理配产及合理采油速度,为A油田气顶底水油藏的高效开发高速提供科学依据。
- 管文静
- 关键词:数值模拟采油速度
- 潜江凹陷盐间页岩含油性定量评价方法
- 2017年
- 国内页岩油研究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针对含油性的定量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差近10倍,选定准确有效的评价方法对含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采用不同的含油性定量评价方法,对W4X7-7、W99井潜3-4-10韵律的岩心资料进行测定,根据实验结果分别计算出WP1井区含油量。通过与WP1井区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对比,认为超临界CO2萃取法与三维荧光定量测试法为有效的实验方法,可以为今后国内页岩油含油性的研究提供借鉴。
- 管文静
- 关键词:潜江凹陷含油性
- 加拿大B区块开发部署研究
- 2016年
- 对加拿大B区块地层层序、构造特征、储层特征、油气水分布、油气藏类型等进行精细研究,结合邻区生产动态及开发效果,评价区块油气资源潜力及剩余油可采储量,开展区块开发方案部署,对国外同类油藏开发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管文静
-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古近系潜江组白云岩成因被引量:16
- 2020年
- 潜江凹陷位于江汉盆地,其古近系潜江组以含有由富有机质白云岩和蒸发岩组成的193个韵律层为特征。然而,潜江凹陷古近系潜江组白云石的成因一直存在争议,限制了进一步对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工作。根据盐间层岩相与矿物特征研究潜江组盐间层富白云石岩相的沉积成因。根据沉积特征观测(岩心和薄片)和矿物组分数据,可识别出3种主要的岩相结合:薄层-纹层状泥晶白云岩、纹层状含云泥晶灰岩和夹钙芒硝层状泥晶白云岩。研究发现前两种岩相组合纹层特征明显,可见有机质纹层与无机纹层交互现象,说明形成于水体较深的还原环境。白云石与方解石晶体含有有机质降解孔,且白云石与黄铁矿和有机质薄膜共生,说明其成因与微生物诱导活动有关。浮游微生物和底栖藻分别控制了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沉淀。这些岩相组合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最后一种岩相组合具有较高的蒸发矿物含量和陆源碎屑物质,说明其形成于相对浅水环境。高盐度和强烈陆源输入不利于有机质的保存。此次研究发现盐湖内白云石的形成受微生物活动和蒸发环境控制,不同的成因对岩相沉积特征和有机质富集产生重要影响。
- 吴世强陈凤玲姜在兴孔祥鑫陈晨管文静
- 关键词:钙芒硝白云岩潜江凹陷江汉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