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
- 作品数:28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利用油泥及水泥矿的改性生土材料的配方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油泥及水泥矿的改性生土材料的配方,属于生土技术领域,包括如下百分比的原料:包括如下百分比的原料:油泥合理掺量为11.5%—12.9%,水泥合理掺量为20.1%—20.5%,生土合理掺量为67.4%—7...
- 张坤芦白茹兰官奇卫杨杨邵鑫辉吕雪瑞张凌寒
- 幕墙构架钢结构加固设计与施工要点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文中针对某商场因施工不当造成的钢结构承载力不足问题,提出加固设计方案、施工加固措施。
- 吕雪瑞张坤
- 关键词:钢结构
- Sap2000与Midias在高墩大跨连续曲线弯桥预拱度设计应用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运用工程实际,采用三种计算软件建立高墩大跨曲线混凝土箱形梁桥模型,从而得到参考的预拱度值,分析三种软件结果,寻找出合理的预拱度设计计算方法。
- 芦白茹张坤
- 关键词:预拱度高墩大跨
- 一种生土基砌体单轴抗压强度测试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土基砌体单轴抗压强度测试方法,本发明首先制备生土基砌体抗压试件,再将试件吊装至加载装置下方进行找平,采用力‑位移混合控制的分段‑分级加载方式对试件施加轴向荷载直至其发生破坏,动态采集试验过程中试件的承载...
- 兰官奇崔莹张坤代建波段诗雨
- 文献传递
- 不同地域生土基材料抗压强度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对于生土建筑,材料提选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我国生土建筑分布集中的东北、东南、西北、新疆地域的建筑母材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对比各地域生土基材料(黑土、红土、黄土、黄砂土)的差异性。研究表明,不同地域生土基材料的抗压试验P-Δ曲线共性强。但破坏形态不同,不同地域生土基材料立方体强度从小至大依次为,东南红土、新疆黄砂土、东北黑土、西北黄土。可为我国生土建筑母材提选和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提供参考。
- 张坤张坤王毅红杨战社张凌寒
- 关键词:生土建筑抗压强度土质
- 不同养护龄期生土基材料力学性能及关系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生土基材料养护龄期是影响材料强度的重要因素。研究采用温度(30±50)℃、湿度55%~60%对生土基立方体试件进行养护。通过4组40个试件7d、14d、21d、28d的抗压强度试验,研究试件的破坏形态,不同养护时间对试件强度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试件养护28d后生土基材料试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材料强度随时间推移而增大,养护温度对生土基材料早期强度影响显著,对后期影响较小。并引入最小二乘法建立不同龄期生土基材料强度计算关系拟合公式。
- 雷志君张坤杨战社王毅红卜永红
- 关键词:养护温度养护湿度养护时间
- 建筑构件挠度测试仪
-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构件挠度测试仪,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板,底板的上方设有顶板,底板与顶板之间连接有多个支撑杆,顶板的上方开设有顶部开口,顶部开口内设有承托块,承托块能够在顶部开口内移动,承托块的上方设有挠度测试仪,作业...
- 兰官奇 李光玲代建波张坤
- 水泥夯土材料抗压强度试验及耐久性研究
- 2024年
- 为研究水泥改性夯土材料的力学性能,依据粒径和水泥含量不同制备了8种试件,在不同养护环境下养护5年后,对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和表观耐久性评估,探究不同粒径和水泥含量对抗压强度和表观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夯土材料强度与含水率、粒径分布、水泥掺量、养护方法和放置年限等因素相关;随时间积累试件抗压强度不断增加,但28 d室外养护试件强度显著下降;水泥掺量越大抗压强度就越大,室内养护试件强度大于室外养护试件强度;不添加砾石的试件表观耐久性优良,砾石掺量过高试件表观较差。
- 宋逸飞郭庆军刘挺张坤闫蕊鑫李蕊彤
- 关键词:耐久性抗压强度自然气候条件
- 生土基梯度复合墙体材料热湿综合性能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以黄土为基料,将水泥与粉煤灰作为凝胶材料制作试样,研究影响生土基梯度复合墙体材料热湿综合性能的各种因素,计算生土基梯度复合墙体材料的导热系数、含湿量以及热湿性能,并将导热系数与含湿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实现热湿综合性能的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生土基梯度复合墙体材料热湿综合性能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含水率、水泥掺量会影响生土基梯度复合墙体材料的热湿综合性能,试验获得生土基梯度复合墙体材料的最优配比为水泥掺量为4%、粉煤灰掺量为15%、含水量为16%。
- 芦白茹张坤兰官奇荆天张玉婷
- 关键词:含水量含湿量
- 掺油泥改性生土材料动态荷载下的损伤及裂缝分形特征
- 2024年
- 为研究改性生土材料在动态荷载作用下内部损伤演化过程,提取掺入水泥、油泥的绿色改性生土材料配方,制作6个100 mm×100 mm×100 mm的生土试件,借助CT扫描技术对单轴压缩下的立方体试件进行扫描,获取灰度图像和CT值,分析了图像中裂缝、孔隙随应力的变化形态,研究了CT数和材料破坏的关系,建立了CT均值与应力之间的联系;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对CT图像进行阈值划分,利用盒维数法估算出图像的分形维数值,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不同应力和分形维数、材料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T技术能够清晰地诠释试件从受力直至破坏的全过程,CT图像可从细观层面表现材料的损伤演化规律。CT值随应力的增加而变小,CT值随材料孔隙、裂缝的增大而显著减小。材料从受力直至破坏,低应力状态下分形维数增长缓慢,高应力状态下分形维数增长迅速,数值的波动随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分形维数可以定量地描述生土材料在动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状态和演化过程。
- 张坤邵鑫辉卫杨杨兰官奇芦白茹杨文豪
- 关键词:油泥CT图像分形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