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君
- 作品数:8 被引量:69H指数:6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不同类型地膜添加对辽西褐土硝化潜势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土壤硝化作用是肥料氮素进入到土壤中后参与氮素循环的关键过程,为了明确不同种类地膜对辽西褐土硝化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室内培养分析的方法,研究3种不同类型地膜(普通PE膜,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和氧化-生物降解地膜)及不同地膜添加量(0、300、900 kg/hm^(2))对辽西褐土硝化潜势的影响,探讨可降解地膜的混入是否会对土壤微生物硝化作用产生抑制和毒害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土壤相比,添加普通PE膜(T1)、PBAT生物降解膜(T2)和氧化-生物降解膜(T3)并没有显著影响土壤的硝化潜势,3种地膜添加后土壤硝化潜势表现为T1[NO_(2)-N 5.61 ng/(g·h)]>T2[(NO_(2)-N 4.30 ng/(g·h)]>T3[NO_(2)-N 3.42 ng/(g·h)],且对于普通PE膜和PBAT生物降解膜处理土壤,存在随着地膜添加量增加硝化潜势降低的趋势。通过进一步计算和评估,基于3种供试地膜的污染土壤未对土壤微生物硝化作用产生抑制和毒害作用。研究结果丰富了可降解地膜对土壤环境影响的相关理论,为实现可降解地膜在辽西地区推广应用提供数据参考。
- 冯晨冯良山冯良山郑家明孙占祥杨宁郑家明向午燕白伟蔡倩
- 关键词:地膜可降解地膜褐土
- 生物炭基肥和调亏灌溉互作对花生根冠比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8
- 2018年
- 为了明确生物炭基肥与调亏灌溉两者组合在花生生产中的应用潜力,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生物炭基肥不同用量(0,750,1500,2250 kg·hm^(-2))和不同调亏灌溉程度(重度调亏,45%~50%田间持水量;适度调亏,55%~60%田间持水量;不亏水,70%田间持水量)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对花生根冠比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基肥和调亏灌溉的主效应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对根冠比的影响显著;在忽略调亏灌溉条件下,花生的根冠比随着生物炭基肥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B0(0kg·hm^(-2))水平下,花生根冠比达到最大为0.0652,最小根冠比B3(2250kg·hm^(-2))较B0降低32.36%;花生产量呈现单峰曲线变化趋势,B2(1500kg·hm^(-2))处理时花生产量达到最大,较最低产B0(0kg·hm^(-2)),产量提高21.11%。生物炭基肥和调亏灌溉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显著,B2W1(生物炭基肥,1500kg·hm^(-2);重度调亏,45%~50%田间持水量)处理花生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较最低处理B0W1(生物炭基肥,0kg·hm^(-2);重度调亏,45%~50%田间持水量)提高28.30%。花生的根冠比与水分利用效率呈负相关,根冠比大导致地上部分生物量相对较少,进而影响作物产量的形成,最终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因此,综合考虑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B_2W_1(生物炭基肥,1500kg·hm^(-2);重度调亏,45%~50%田间持水量)处理为最优处理,花生产量为96.28g·盆^(-1),此时的水分利用效率为2.04kg·m^(-3)。
- 夏桂敏李永发王淑君吴晓茜王玮志迟道才
- 关键词:调亏灌溉根冠比水分利用效率
- 水分胁迫和斜发沸石应用对花生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为探究水分胁迫和斜发沸石应用对花生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利用滑动遮雨棚开展了花生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极显著降低花生地上部干重,相比W3(轻度胁迫),W1(重度胁迫)和W2(中度胁迫)处理花生地上部干重分别降低24.00%和10.60%;随着斜发沸石的施入,花生地上部干重提高了7.74%,中度水分胁迫、施加斜发沸石处理花生地上部干重最大,中度水分胁迫下,花生产量为38.05±4.82 g,较轻度水分胁迫产量降低了7.69%,为最小降幅,且施加斜发沸石后花生产量为42.37±1.04 g,增产幅度为最大值(25.65%);中度水分胁迫(W2)花生水分利用效率最大(1.50±0.21 g·L^(-1)),且施加斜发沸石后花生水分利用效率达到1.68±0.09 g·L^(-1),成为在数值上推荐获得水分利用效率最优的处理。采用中度水分胁迫和施用斜发沸石能够实现花生节水高产的生产目标。
- 夏桂敏姚珍珠王淑君李永发迟道才
- 关键词:花生水分胁迫斜发沸石水分利用
- 花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6年
-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和重要的经济作物,干旱对其生长发育、代谢生理、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水分胁迫及复水后,花生生长、代谢生理的调节动态;总结了花生品质的变化规律;综述了花生水分利用效率因其受水分胁迫及复水后的响应,水分胁迫及复水对花生生长、代谢生理、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进一步实施花生的节水栽培技术和确定花生的调亏灌溉制度提供参考。
- 姚珍珠夏桂敏王淑君胡家齐迟道才
- 关键词:花生水分胁迫水分利用效率
- 水分胁迫和斜发沸石应用对花生叶片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为探究水分胁迫和斜发沸石对花生叶片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的影响规律,利用滑动遮雨棚开展了花生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重度水分胁迫下,土壤中施用斜发沸石能够暂时缓解花生午间土壤水分胁迫,降低花生萎蔫的风险,减少花生叶片午间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降低幅度;中度水分胁迫和斜发沸石施用能够降低花生叶片蒸腾速率,通过叶片自身抗旱保护调节机制提高花生叶片净光合速率,使得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化,弥补水分胁迫对花生造成减产损失;轻度水分胁迫下,斜发沸石的施用能够改善花生生长环境,提高花生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最终提高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中度水分胁迫和斜发沸石应用花生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且斜发沸石补偿作用最明显。
- 姚珍珠夏桂敏王淑君胡家齐李永发迟道才
- 关键词:水分胁迫斜发沸石光合特性
- 灌溉方式与生物炭对花生根系、磷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2
- 2022年
- 为确定花生最佳灌溉方式和生物炭用量,于2018—2019年连续2年在辽西北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实验站开展大田试验。以小白沙1016花生为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置沟灌(F)、滴灌(D)和膜下滴灌(M)3种灌溉方式,副区设置0 t/hm^(2)(B0)、10 t/hm^(2)(B10)、20 t/hm^(2)(B20)、40 t/hm^(2)(B40)4个生物炭用量水平,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和生物炭用量互作对土壤有效磷含量、花生根系形态及磷素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方式和生物炭用量存在显著互作效应。10 t/hm^(2)生物炭处理在膜下滴灌下获得最高产量,2年平均增产14.2%。生物炭能够有效促进花生根系形态的优化,且在膜下滴灌下施用10 t/hm^(2)生物炭可明显增加花生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与不施生物炭相比,10 t/hm^(2)生物炭处理显著提高表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和植株磷素积累量,其中以膜下滴灌与10 t/hm^(2)生物炭耦合处理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因此,MB10处理为本试验最佳耦合模式,此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互作效应,通过创造良好花生根系形态,增强表层土壤有效磷含量,进而促进植株对磷素的吸收积累,最终实现花生增产。
- 夏桂敏王宇佳王淑君杨情峰迟道才
- 关键词:膜下滴灌生物炭根系形态磷素
- 生物炭基肥和水分胁迫对花生产量、耗水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7年
- 为了探究不同生物炭基肥施用量下水分胁迫对花生栽培的应用潜力,运用自动遮雨棚花生盆栽试验,对不同生物炭基肥施用量(0,750,1 500kg/hm2)和不同水分胁迫程度(常规控水,70%~75%田间持水量;中度水分胁迫,60%~65%田间持水量;重度水分胁迫,50%~55%田间持水量)对花生产量、耗水和其养分吸收特征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入750,1 500kg/hm2生物炭基肥可提高0—15cm土层土壤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植株地上部分氮钾养分吸收和水分生产率;除重度水分胁迫外,其他两种控水水平均能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促进植株营养吸收,进而提高产量;中度水分胁迫下,施入750,1 500kg/hm2生物炭基肥,较无生物炭基肥可显著提高植株地上部分氮钾吸收,增产40.48%和37.71%,提高水分生产率53.8%和9.9%。研究结果可为生物炭基肥在干旱地区花生生产的应用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 王淑君夏桂敏李永发王玮志迟道才陈涛涛
- 关键词:水分胁迫水分生产率养分吸收
- 生物炭基肥和水分胁迫对花生生理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为促进生物炭基肥和水分胁迫互作在花生生产上的应用实践,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生物炭基肥施用量水平BF0(0kg/hm^2)、BF1(750kg/hm^2)、BF2(1 500kg/hm^2)和不同水分胁迫程度W0(正常供水,70%~75%田间持水量)、W1(中度水分胁迫,60%~65%田间持水量)、W2(重度水分胁迫,50%~55%田间持水量)对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BF0水平相比,BF1、BF2水平的生物炭基肥可促进花生叶片的生长,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提高根系和地上部分的干物质积累,进而提高产量。除W2水平外,W0和W1水平均利于维持花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提高干物质积累和产量。中度水分胁迫下(W1),施用750kg/hm^2(BF1)和1 500kg/hm^2(BF2)生物炭基肥,较无生物炭基肥(BF0)提高了52.2%和39.9%的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62.0%和42.5%的产量;在饱果期,产量与干物质积累相关系数最大且表现为正相关关系。
- 王淑君夏桂敏李永发王玮志迟道才
- 关键词:水分胁迫生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