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翠
- 作品数:61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基于双重存证的跨域流转多副本发现机制
- 2024年
- 针对泛在共享环境下信息频繁跨节点、跨系统交换时有意或无意留存而导致的隐私信息泄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存证的跨域流转多副本发现机制,可实现对流转信息的传播路径、传播方式进行溯源,并构造信息的多副本传播图。根据存证时机和方式的不同,双重存证包括流转主动存证和操作被动存证,信息在被分享前,由信息分享者主动记录传播路径和传播方式,生成流转主动存证记录;信息在被操作前,由系统自动记录传播路径,生成操作被动存证记录;相比单一存证,双重存证能够提高构造的信息多副本传播图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能够发现存证行为异常的节点并进行处置;基于社会惩戒理论,证明了存证行为异常发现与处置的有效性。实验开发了针对OFD的双重存证多副本发现原型系统,验证了所提机制对信息传播图构造完整性的提升。
- 罗海洋邝彬郭守坤张玲翠牛犇牛犇
- 数据抽象分类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数据抽象分类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数据块,对数据块进行属性解析,得到数据块中各属性的属性值;基于各类别的各唯一特征属性的构成信息,以及数据块中的各属性的...
- 李凤华邝彬牛犇张玲翠朱辉李晖
- 入侵响应策略生成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入侵响应策略生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接收的报警信息及网络拓扑结构,确定用于响应攻击的候选措施集合及部署点集合;将措施、部署点以及措施部署的时序作为数组的三个维度,措施执行的时长作为数组中的元素...
- 郭云川李凤华张晗李勇俊房梁张玲翠
- 文献传递
- 隐私信息的多副本删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本发明提供一种隐私信息的多副本删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删除指令,删除指令基于删除意图确定;基于删除指令进行信息查找,得到删除指令对应的待删除信息,所述待删除信息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基于所述删除指令...
- 李凤华张玲翠 罗海洋 李晖
- 基于时间自动机的数据流通控制建模及验证
- 2025年
- 为了解决数据跨域流通控制策略生成、传递与执行的可行性、正确性和安全性验证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自动机和计算树时序逻辑的形式化建模及验证方法。该方法首先针对数据流通控制流程,以及数据交易场景(模式)下的数据提供者、数据使用者(含数据经纪人)和数据监管者等实体分别进行形式化建模;随后给出了数据交易过程中,安全需求性质和流通控制属性的计算树时序逻辑形式化规约描述;最后,对上述时间自动机模型进行仿真,并对其性质和属性进行形式化验证与分析。实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验证数据流通控制机制的可行性、正确性和安全性。
- 李恒李恒李凤华郭云川张玲翠郭云川
- 关键词:访问控制时间自动机
- 采集代理部署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集代理部署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目标网络‑数据服务库、数据服务‑潜在威胁事件属性库、威胁事件‑特征信标库和采集代理‑威胁检测原子数据项库构建所述网络的威胁‑采集树;对于任一所述潜在威胁事件,根据该潜在...
- 李凤华陈黎丽郭云川王震张玲翠
- 文献传递
- 采集策略冲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采集策略冲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确定多个采集策略对应的采集策略决策图;所述采集策略决策图中的任一节点表示一个策略元素,所述策略元素包括采集对象、采集代理、采集项、采集频率...
- 李子孚房梁李凤华张玲翠郭云川
- 文献传递
- 一种网络中的威胁处置效果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中的威胁处置效果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对于网络中的任一个被攻击对象,从被攻击对象的执行威胁处置策略的对象中,选取若干个对象以组成被攻击对象的处置结果验证对象集合;若被攻击对象的处置结果...
- 李凤华谢绒娜张玲翠
- 文献传递
- 数据权属要素抽象与确权方法、数据交易方法和装置
- 本发明涉及数据权属仲裁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数据权属要素抽象与确权方法、数据交易方法和装置,其中确权方法包括:对目标数据进行权属要素抽象,得到包括关键要素和/或一般要素组合的权属要素集合;将携带权属要素集合的权属申请发送至确...
- 李凤华张玲翠牛犇李晖邱卫东
-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安全动态赋能架构被引量:6
- 2021年
-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安全需求动态变化、威胁动态变化、防护技术动态变化等特征导致已有的安全防护技术不再适用于天地网络。针对上述需求,提出了融合安全服务能力编排、安全态势分析、安全威胁处置指挥等于一体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安全动态赋能架构,并形式化定义了该架构;然后提出了一种对威胁处置效果的双重判定方法,并基于信念熵证明了双重判定的可信性。
- 张玲翠许瑶冰李凤华李凤华郭云川李子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