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青
- 作品数:61 被引量:23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天津体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执杖健身走过程中膝关节运动和周围肌肉活动特点的研究
- 研究目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人群中有高发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KOA患者存在的下肢活动力线改变和肌肉功能活动下降等障碍极易造成关节不稳和应力分布异常,从而加剧疾病的...
- 徐冬青李德耕
- 关键词:关节活动肌肉收缩
- 太极拳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感觉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0年
- 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KOA),作为临床常见的慢性关节病之一.严重影响了中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给社会医疗和经济带来沉重负担。有资料显示,与西方国家相比,症状型KOA在中国更加普遍,并上升为一主要的健康问题。
- 崔乔义徐冬青谭思洁
- 关键词:感觉运动功能关节炎患者太极拳慢性关节病社会医疗
- 注意力联合决策需求对跳跃落地动作中下肢生物力学表现的影响
- 研究目的:运动者在完成运动动作的同时通常需要大量认知活动的参与,因此认知需求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注意力和决策是与体育运动相关最为密切的两种认知需求。研究发现增加注意力或决策需求均可能导致跳跃落地过程中...
- 吴一凡刘慧萍徐冬青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
- 人工和天然草地对青年女性跳跃落地时下肢生物力学表现的影响
- 2025年
- 背景:研究发现运动者解剖结构、激素水平、神经肌肉功能等内部因素与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密切相关,而运动场地材质等外部因素也成为影响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但目前研究中对其关注度相对不足。目的:探讨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对青年女性跳跃落地时下肢生物力学表现影响。方法:根据测试需要将符合GB/T 20033.3-2006以及GB/T 19995.1-2005标准的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平整固定于2块三维测力台上。21名青年女性自愿受试者分别在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完成跳跃落地任务。受试者站立于台阶上随后向前跳跃,跳落至测力台后立即全力纵跳并再次落至测力台上,2次落地均要求双脚分别落至2块测力台上,整个跳跃动作流畅无停顿视为成功。同步采集下肢落地过程中运动学、动力学及肌电数据,比较分析二者差异。结果与结论:①动力学方面,在天然草地进行跳跃落地任务时初始触地时刻后向地面反作用力、纵向地面反作用力显著低于在人工草地时(P<0.05;P<0.01);峰值地面反作用力时刻二者亦显著低于在人工草地时(P<0.05;P<0.05),且表现出更高的膝关节屈曲力矩(P<0.01)。②肌电方面,在天然草地进行跳跃落地任务时初始触地时刻后100 ms内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胫骨前肌肌电活动水平显著低于在人工草地时(P<0.05;P<0.01;P<0.05)。③结果说明,在人工草地进行跳跃落地任务时较天然草地时会出现使前交叉韧带张力升高的生物力学表现。
- 芦劼明李亚静杜培洁徐冬青
- 关键词:人工草地天然草地生物力学青年女性
- 功能性训练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肌力与足底压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分析功能性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肌肉力量与足底压力分布影响效果,为防治2型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足提供有效方法。通过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观察2组实验者干预后血糖、下肢等速肌力(cybex)与足底压力(Freestep系统)改善。实验结果得出12周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等速肌力明显改善,足底足趾区域负荷百分比有显著改善(p<0.05)。这表明,12周有氧结合力量训练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下肢肌肉力量和足趾区域足底压力指标。
- 李庆雯元也邵琦琦徐冬青
- 关键词:糖尿病运动干预足底压力肌肉力量
- 衰老对侧向姿势干扰下神经肌肉反应的影响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应用表面肌电比较老年人和年轻人在侧向姿势干扰下的神经肌肉反应,为深入研究老年人侧向姿势控制能力下降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足底水平干扰触发平台对14名老年人和14名年轻人进行突发侧向姿势干扰。表面肌电测试系统收集受试者左侧腓骨长肌、胫骨前肌、臀中肌和竖脊肌的肌电反应信号。结果对于突发侧向姿势干扰,老年人胫骨前肌、臀中肌和竖脊肌的神经肌肉反应时明显延迟,并且腓骨长肌、胫骨前肌和臀中肌肌电振幅达峰值的时间明显延长。结论应对突发姿势变化时,老年人踝关节、髋关节和躯干肌肉反应延迟以及踝关节和髋关节肌肉收缩效率不高,可能是老年人侧向姿势控制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 王少君徐纳新万发桃徐冬青
- 关键词:肌电信号衰老
- 步行速度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关节和肌肉活动的影响研究
- 研究目的: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慢性的、退行性的关节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的患病率较高,且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运动疗法是防治KOA的积极手段,其中行走锻炼是K...
- 刘悦韩晓媛徐冬青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
- 倒走运动的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1年
- 步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运动方式,快步走也是人们常用的健身方法。通常情况下,人们的前向运动居多,后向运动相对较少。因此,大多数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前向运动对于人体功能的作用,而忽视了后向运动对人体的积极影响。
- 韩东波徐冬青
- 关键词:生物力学特性倒走健身方法快步走
- 屈膝肌疲劳对单腿落地时下肢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屈膝肌疲劳对女性大学生跳跃后单腿落地时下肢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对16名女性大学生利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进行屈膝肌疲劳诱导,分别在疲劳前以及诱导疲劳后最大屈膝力矩下降至75%、50%、25%时进行跳跃落地测试,同步采集落地过程中下肢运动学、动力学及肌电数据。结果:(1)屈膝肌疲劳对跳跃初始落地后100 ms内半腱肌、股二头肌、腓肠肌肌电活动有显著影响(P=0.000,P=0.006,P=0.017)。当最大屈膝力矩下降至50%时,半腱肌平均振幅较疲劳前及下降至75%时显著降低(P=0.001,P=0.016),当最大屈膝力矩下降至25%时半腱肌平均振幅较疲劳前、下降至75%和下降至50%时显著降低(P=0.000,P=0.001,P=0.006)。当最大屈膝力矩下降至50%时股二头肌平均振幅较下降至75%时显著降低(P=0.000),而下降至25%时股二头肌平均振幅较疲劳前、下降至75%和下降至50%时显著降低(P=0.008,P=0.000,P=0.033)。腓肠肌平均振幅在最大屈膝力矩下降至25%时较疲劳前及下降至75%时显著降低(P=0.024,P=0.018)。(2)屈膝肌疲劳对初始落地时刻髋、膝关节屈曲角度和地面反作用力峰值时刻的髋、膝关节屈曲角度有显著影响(P=0.010,P=0.044,P=0.010,P=0.005);初始落地时刻在最大屈膝力矩下降至50%和25%时髋关节屈曲角度较疲劳前显著降低(P=0.012,P=0.021),膝关节屈曲角度较疲劳前显著降低(P=0.029,P=0.024);地面反作用力峰值时刻在最大屈膝力矩下降至50%和25%时髋关节屈曲角度较疲劳前显著降低(P=0.011,P=0.026),膝关节屈曲角度较疲劳前显著降低(P=0.005,P=0.006)。(3)屈膝肌疲劳对初始落地时刻膝关节伸展力矩具有显著影响(P=0.011);当最大屈膝力矩下降至50%和25%时膝关节伸展力矩显著高于疲劳前(P=0.033,P=0.013)。结论:屈膝肌疲劳对单腿落地时下肢生物力学指标有显著影响,随着屈膝肌疲劳程度加深,当屈膝肌最大力矩下降至50%
- 芦劼明郑晓丹刘悦刘慧萍王立广徐冬青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
- 肥胖成年男性膝、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肥胖成年男性与正常成年男性的膝、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共计43例健康成年男性受邀参加此次测试,其中肥胖成年男性27例(BMI 32.6±2.4kg/m^2),正常体重男性16例(BMI 22.9±2.4 kg/m^2);在本研究中,科研人员分别采用自制的踝、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装置对受试者的踝、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进行测试。结果:肥胖成年男性表现出膝关节屈(P=0.02)、伸(P=0.04)及踝关节背屈方向(P=0.02)上本体感觉能力的显著下降。结论:肥胖成年男性表现出膝、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的显著下降,而这会严重削弱其姿势控制能力并导致跌倒及损伤的几率显著增加。
- 刘猛徐冬青莫仕围高文纳
- 关键词: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