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旸洋

作品数:46 被引量:24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建筑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8篇园林
  • 18篇风景园林
  • 13篇城市
  • 10篇景观
  • 9篇风景
  • 9篇参数化
  • 6篇生态
  • 6篇生态景观
  • 4篇园林规划
  • 4篇园林学
  • 4篇水景
  • 4篇水景设计
  • 4篇林学
  • 4篇规划设计
  • 4篇风景园林规划
  • 4篇风景园林学
  • 3篇园林规划设计
  • 3篇园林专业
  • 3篇生态效益
  • 3篇绿地

机构

  • 46篇东南大学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作者

  • 46篇袁旸洋
  • 31篇成玉宁
  • 4篇李哲
  • 3篇徐宁
  • 3篇成实
  • 2篇周聪惠
  • 2篇林晓珊
  • 2篇韩笑
  • 2篇吕晓倩
  • 1篇闵鹤群
  • 1篇陈洁萍
  • 1篇李雱
  • 1篇傅大放
  • 1篇黄娟
  • 1篇谭瑛
  • 1篇陈烨
  • 1篇穆燕洁

传媒

  • 8篇中国园林
  • 5篇园林
  • 2篇风景园林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新建筑
  • 1篇中国城市林业
  • 1篇第六届城市与...
  • 1篇中国风景园林...
  • 1篇2012年风...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9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1900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城市蓝绿空间生态效益关键影响因子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蓝绿空间生态效益关键影响因子识别方法;首先,构建城市蓝绿空间生态效益评价指标集;其次,计算各项指标数据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城市蓝绿空间生态效益标准化数据矩阵;再次,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主观权重,采...
袁旸洋郭蔚罗尚岑杨明珠黄若楠于慧萍
当代科学技术背景下的风景园林学
园林学具有科学与艺术双重属性,在传承发展景园文化的同时,应当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风景园林学的推动作用.在科学与艺术双模驱动下,风景园林学的内涵与外延得到地不断丰富,知识体系的更新、教育模式的变革势在必然.以系统科学、生...
成玉宁袁旸洋
关键词:风景园林学生态学可持续发展
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乡村生态空间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乡村生态空间预测方法,包括基于筛选的适宜因子建立乡村生态空间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乡村生态空间预测贝叶斯网络模型所涉及的时间点;获取基础数据,通过预处理后的基础数据制作乡村生态空间评价指标专题...
袁旸洋杨雨晨成玉宁张佳琦汤思琪郭蔚
一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空间与环境效能关联测度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空间与环境效能关联测度方法,方法包括:创建空间环境样本库,确定各样本空间范围,获取样本的空间实体矢量数据,从空间实体矢量数据中提取空间相关数据;根据空间相关数据计算各环境效能参数的值,进...
李哲韩笑成玉宁林晓珊何钰昆袁旸洋徐宁卢馨逸李超明王立亚袁福甜朱统一
参数化风景环境道路选线研究
风景环境的道路选线不仅需要综合研究地形、植被、水体等多种因素,而且应满足生态、功能、工程量合理、审美等多项要求,是一项多目标的系统性工程。参数化方法的使用为风景环境道路选线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较之于传统的凭经验选线方法...
袁旸洋成玉宁
关键词:参数化风景环境道路选线模型构建
基于耦合法的景园规划项目选址研究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项目与场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应当因地制宜建立项目与场所的耦合关联,实现原生场所和异缘项目之间的和谐共生.基于耦合法的景园规划项目选址主要运用ArcGIS软件平台对场所和项目展开分析和评价,得出生态敏...
袁旸洋成玉宁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耦合法生态敏感度
当代科学技术背景下的风景园林学被引量:57
2015年
风景园林学具有科学与艺术双重属性,在传承发展景园文化的同时,应当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风景园林学的推动作用。在科学与艺术双模驱动下,风景园林学的内涵与外延得到不断地丰富,知识体系的更新、教育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以系统科学、生态学为代表的科学影响着当代风景园林价值观、发展理念;而可持续技术、数字技术等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景园规划设计、建造及养管路径与方法。立足当代科学技术背景,重新审视风景园林学发展方向,倡导以"科学为理念、技术为支撑、文化为灵魂"景园观,对于实现我国由风景园林实践大国向强国的转化有重大意义。
成玉宁袁旸洋
关键词:风景园林学生态学数字技术
人工引导下的湿地公园生态修复被引量:24
2014年
人工引导下湿地生态的自然修复主张在湿地公园设计中利用适宜的方法和合理的技术,巧妙利用"自然力"恢复和营造生态化的湿地景观,在遵循自然规律过程的同时又满足空间、审美、功能、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人工干预下的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有其特殊性,因而湿地恢复和营建工作需要针对性地从生境和物种2个方面出发,采用适宜的技术,将人为干预降至最小,从而实现减量设计的目的。
成玉宁袁旸洋成实
关键词:风景园林湿地公园生态修复营建技术
水、植被与土地的集约--论水敏型城市地下水水源地保护规划设计被引量:3
2014年
地下水水源地在城市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严重威胁着地下水水源地的安全。如何以科学、集约的方法对水敏型城市地下水水源地进行保护,同时整合城市的发展与景观环境营造是此类城市的共性课题。城市地下水集约化策略的实现需要从水、植物及土地出发,处理和统筹三者之间的关系、地上和地下的关系及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基于集约化的目标,以水生态环境的整治规划设计为平台,从水体保护、用地调整、景观生态优化3个层面综合协调,形成水敏型城市地下水水源地保护规划设计策略。
袁旸洋成玉宁
关键词:风景园林地下水水源地
过程、逻辑与模型--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解析被引量:20
2018年
系统复杂性、设计多目标与要素动态性是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特点。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运用数字技术手段,通过定量途径实现分析、评价与设计全过程数字调控。针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系统复杂性与要素动态性特征,基于多层面、多目标的耦合,通过参数化的设计机制,实现风景园林环境生态与形态的协同设计,达到风景园林系统的整体优化。过程、逻辑与模型是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键因素。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包括关联构建、模型建构和设计生成3个阶段,即针对设计问题形成设计逻辑,并据此构建参数化模型,通过调控模型中的参变量生成设计结果。
袁旸洋成玉宁
关键词:风景园林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参数化设计设计过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