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实
- 作品数:28 被引量:25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以观山体验为导向的山地丘陵型城市公共空间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中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存量发展时代,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评估方法及设计需求也愈发精细化。针对山地丘陵型城市而言,自然山体往往是其城市公共空间塑造及管控的重要参照,通常以人群视觉感知作为评价管控的主要参照之一。过往对于公共空间与自然山体视觉关联的研究多聚焦于通视分析,缺乏人群视觉关注机制的分析解读。为拓展传统分析方法的维度,提出了人群在公共空间中对于自然山体的3个视觉诉求:可视、可感、可知,以及对应的定量分析指标:通视程度、可视山体数量、视觉吸引程度。借助ArcGIS及眼动生理数据监测等分析手段形成了完善的评价方法,以典型山地丘陵型城市南京为例,对所拟定的评价方法予以运用及修正,并根据分析结果将南京主城范围内高质量的观山公共空间分为风景游憩空间、门户节点空间、慢行交通设施沿线绿地、社区公园等小微型绿地4种类型,再结合现状挑战对各类观山空间提出对应的优化策略。
- 成实苏子玥张冠亭
- 关键词:风景园林视觉分析公共空间
- 量形适配,精细管控——三分法则高度控制在南京幕府山天际线风貌保护中的实践探索被引量:1
- 2023年
- 三分法则是我国山景天际线塑造中应用最广泛的建筑高度控制方法,但也面临着高度可视标准多变、水平适用范围不明的问题。理论部分指出三分法则的本质在于风貌保护与建设开发的均衡,从“纵向可视高度”与“横向控制区间”两方面做出精细设计。实践部分针对南京幕府山天际线展开项目实证探索,尝试对控制区间与可视高度做出量形适配下的统筹考虑,并对其中涉及的多类别风貌展示、现状建筑影响等个案问题做出应对。
- 高源成实王宇乾张冠亭苏子玥
- 关键词:建筑高度控制
- 大爱无痕 大象无形——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丁香花园设计被引量:2
- 2015年
- 丁香花园设计从人物、故事及场所的关联性着手,通过最大限度利用客观的存在,适当增加"节点"以进一步关联既有的景园空间要素,生成富有意味的空间环境。以最少的人工干预实现景园设计的意象,经由观者参与完成对景园空间及意境的建构。在有限的景园空间中,通过极简的语汇,实现景园意象、景象与意境的和谐共生。
- 成玉宁成实
- 关键词:景象
- 城市公园冷岛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 基于遥感和GIS工具,利用深圳市范围内的遥感影像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并通过数字化方法选取公园斑块,研究公园、公园内绿地、公园内水体与公园内部及其周边地区平均温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园周长面积比、植被覆盖度、绿地面积是影响公...
- 成实王鲁帅牛宇琛
- 关键词:遥感影像冷岛效应
- 基于情绪分析的人性化街道空间评价机制初探
- 当下城市发展愈发重视建成环境对于人群身心健康的影响,如何满足人群心理诉求,令人群有更强的获得感、满足感与安全感成为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关注重点之一.过往城市空间研究中对于人群感知的探索多基于视觉分析或问卷调研两种形式,但上述...
- 成实
- 关键词:城市街道空间人性化建设情绪特征
- 数字辅助下的风景园林:2000—2020年中国数字景观技术的运用与发展态势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当下,“数字景观技术”已成为风景园林领域中辅助景观量化研究与实践的重要途径之一。纵观中国近20年间“数字景观技术”的发展历程,以检索出的中国知网收录的15177篇相关研究论文为基础,对文本数据内在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将“数字景观技术”的运用与发展总结为兴起期、平稳期和蓬勃期3个阶段,由此对“数字景观技术”研究的区位拓展特征、所适用的热点议题,以及研究发展态势3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由此总结出我国“数字景观技术”在风景园林领域的运用与发展规律。(1)研究发展途径:网状发展结构,院校间协同联动,跨学科趋势明显;(2)研究关注热点:多元议题共生,战略规划引领,化解特定地域问题;(3)研究发展态势:持续迅猛前行,结合科技革新,应对阶段发展。
- 成实张潇涵谢华华
- 关键词:风景园林
- 人工引导下的湿地公园生态修复被引量:24
- 2014年
- 人工引导下湿地生态的自然修复主张在湿地公园设计中利用适宜的方法和合理的技术,巧妙利用"自然力"恢复和营造生态化的湿地景观,在遵循自然规律过程的同时又满足空间、审美、功能、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人工干预下的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有其特殊性,因而湿地恢复和营建工作需要针对性地从生境和物种2个方面出发,采用适宜的技术,将人为干预降至最小,从而实现减量设计的目的。
- 成玉宁袁旸洋成实
- 关键词:风景园林湿地公园生态修复营建技术
- 生态与生存智慧思辨--兼论海绵城市的生态智慧被引量:15
- 2020年
- 生态与生存智慧相生相伴、关系密切,但却有许多的差异。离开系统的认知分析,简单引用实践案例有可能混淆生态与生存智慧的异同。生存智慧是人类的基本能力,生态智慧则是人对于生态环境变化规律的认知与运用。生态智慧研究需要辩证思维以突破单纯线性与逻辑思维的局限,通过探索人居诉求与生态环境供给之间的耦合关联,以获得人居环境可持续健康发展。
- 成实成玉宁
-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态智慧
- 基于既有城市道路与排水条件的海绵工程系统的施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既有城市道路与排水条件的海绵工程系统,属于城市道路排水及雨水利用技术领域,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路面维持不变,在机动车道外侧沿道路平牙处和所述的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道路平牙处均设置集水边沟,在集水...
- 成玉宁成实
- 俯视状态下高层住区户外空间绿化形态特征与人群感知偏好的相关性
- 2023年
- 【目的】住区景观与人们的日常居住与生活感受密切相关,现阶段高层住区中人群俯视状态下对住区绿地的感知偏好将作为指引住区户外空间绿化设计的重要参照之一,亟须探讨不同俯视高度下人群感知偏好特征与住区户外空间绿化形态间的联系。【方法】以南京市3个典型高层住区为例,借助无人机航拍、激光雷达扫描、三维视觉模拟等多种技术方法及数学决策手段厘清人群处于不同高度下的俯视感知偏好特征与俯视绿化形态特征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发现:户外空间中绿化复杂度及绿化三维可视体积大小显著影响人群俯视感知及偏好,其中宁静度、自然度是反映高层住区中人群俯视偏好的关键感知特征。【结论】研究结果对于完善住区规划设计相关法规,塑造符合人群全方位感知偏好的高品质住区户外空间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 成实张潇涵程子倩张冠亭
- 关键词:高层住区户外空间三维点云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