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祥平
- 作品数:70 被引量:125H指数:6
- 供职机构: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民国时期中国报业的“偏枯”与纠偏
- 2014年
- 民国时期,中国报业经历了"偏枯——局部缓解——偏枯"的发展过程。报界有识之士几经努力,试图阻止这种日益加深的趋势,但未获成功。考其原因,在于早期外人近代报刊的布点决定了后来报纸的发展格局;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了近代经济乃至报业的区域分布;政府对报业整体布局缺乏清醒的认识,听任其自由发展。归根结蒂,只有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教育取得长足进步和均衡发展,才能根本解决报业偏枯问题。
- 刘祥平李时新
- 关键词:偏枯
- 论谢六逸与媒介素养教育被引量:3
- 2011年
- 谢六逸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媒体宣传等途径培养民众的媒介素养,使其认识媒介及其从业者、新闻和新闻事业,以期能够理性地辨认新闻信息并利用报纸发展自我。他的思想和实践不仅在当时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从而获得同时代一批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就是对我们目前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来说仍不乏指导作用。
- 刘祥平
- 关键词:谢六逸媒介素养教育学校教育媒体宣传
- 新闻评论的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新闻评论作为意见性消息,主要有三大意义:一、实现新闻媒介的喉舌功能,表现为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舆论监督;二、服务于民,表现为舆论引导,提高人民理性思维能力和社会的排气阀功能;三、增强媒体竞争力。
- 刘祥平
- 关键词:新闻评论路线方针政策理性思维能力媒体竞争力喉舌功能新闻媒介
- 展现女足运动的精彩--评《体坛周报》对第五届女足世界杯的报道被引量:1
- 2008年
- 2007年9月10日-30日,第五届女足世界杯在中国举行,这一重大体育赛事成了媒体的一场盛宴,利用这一报道机会不仅可吸引受众、创造商机,更可当作2008北京奥运报道的一次热身。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如何展示体育魅力、颂扬体育精神、娱乐大众,同时义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冠军至上、以成败论英雄等负面因素,是目前新闻工作者所关注的。
- 刘祥平
- 关键词:女足世界杯《体坛周报》女足运动体育新闻报道奥运报道体育精神
- 关于新闻作品著作权若干问题的探讨被引量:3
- 2016年
- 自1990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注:2001年进行了修订,以下简称《著作权法》)对新闻作品的著作权进行立法规定,在我国实施的《著作权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规中,都涉及新闻作品著作权问题。但这些法规关于新闻作品著作权的部分条款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在修订时予以改进和完善。
- 刘祥平陈勇
- 关键词:作品著作权新闻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著作权法》
- 从“不值一提”到“野心勃勃”:他塑中国形象的建构与变迁——以《华尔街日报》对外援助报道为例被引量:2
- 2023年
- 本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的三维模型,以《华尔街日报》2000年至2019年有关中国对外援助的112则新闻报道为例,分析西方主流媒体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发现,《华尔街日报》通过对关键词的选择,同时利用主位推进模式、霸权野心的预设和隐秘表达观点的话语互文,虚构出中国利用对外援助称霸世界的国家形象。报道中,中国国家形象经历从“不值一提”变为“机会主义”再到“野心勃勃”的变化,形象的建构与变迁折射出,报道中的话语修辞受到意识操纵,他塑形象的建构过程彰显西方媒体的话语霸权。
- 刘祥平许芊芊
- 关键词:中国对外援助批评话语分析华尔街日报
- 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的跨媒介叙事与传播被引量:11
- 2017年
- 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纽带,是社会最为显著的一个文明标签。在现代社会,文化主要通过媒介加以传播扩散。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媒介的出现和发展,传统文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传统文化模因的叙事与传播在新媒体技术语境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表现为叙事主体的多元化调整、叙事方式的交互式转换、叙事符号的全觉式呈现等叙事特征。从跨媒介叙事入手,建构起跨媒介叙事的新传统文化形态、推动跨媒介叙事的移动新媒体场景入口建设、开发跨媒介叙事的核心文化资源,是有益于传统文化发展的新路径。
- 张成良刘祥平
- 关键词:传统文化模因新媒体跨媒介叙事
- 在精准节点上强劲出击——《这是法盲出的馊主意》出炉前后被引量:1
- 2011年
- 今年5月9日,《深圳特区报》发表评论《这是法盲出的馊主意》。乍一看标题,或许有人会以为这篇评论批评的是外地官员或部门,但这篇评论批评的就是本地的政府部门。以如此尖锐的语气批评本地政府部门的评论,近年来可谓罕见或未见。
- 邓辉林刘祥平
- 关键词:主意法盲《深圳特区报》政府部门
- 媒介讲好多党合作中国故事的话语创新
- 2022年
- 在媒介话语、意识形态、政治认同等要素构成的舆论场,媒介话语讲好多党合作中国故事是数字社会时代文化软实力交锋的紧迫要求。当下媒介话语讲好多党合作中国故事的主要问题在于舆论引导力欠缺,表现为三方面:党报体制下的宣传话语与自由体制下的新闻话语的适应性问题,尚未构建一套对抗西方文化霸权的中国多党合作民主话语,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缺乏讲好多党合作中国故事的理论自觉。全球融通视角下媒介话语重构策略是围绕“中国成功,世界成功”“民主强化领导,和谐多党合作”“辩证学习西方文明,创新本国制度优势”三大核心话语,揭露西方民主与人权是建立在剥夺他者民主与人权基础之上的两面性,在国际舆论场域瓦解西方中心论的文化认同,澄清“中国威胁论”,实现中国话语的国际化、中国道路的普适化、中国模式的潮流化。
- 刘祥平邓娇
- 关键词:多党合作媒介话语文化软实力建构主义
- 灾难新闻与公共理性:舆论引导视域下主流媒体社交平台的灾难新闻话语表征
- 2024年
- 公共理性能够有效防范化解灾难事件在社交平台引发的传播风险和舆论危机。在社交平台的灾难事件信息传播中,混杂真实信息、虚假信息、情绪意见、理智洞见构成的信息复合体充斥网络空间,主流媒体新媒体账号的新闻话语必须符合四个表征:遵循社交平台传播特性而再现灾难的客观事实、避开领导本位的套话而用事实力量展示政府效能、践行以人为本而激发共情效应、运用惩戒的恐惧诉求而强化公共理性,从而塑造凝心聚力共同抗灾的舆论环境。
- 刘祥平冉玲玉
- 关键词:灾难新闻公共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