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麟
- 作品数:44 被引量:508H指数:12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项目江苏省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环氧蟾毒烯酮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抗肿瘤药物的用途
- 本发明属于中药蟾酥中抗肿瘤活性成份制备领域。本发明提取的化合物分子式C<Sub>24</Sub>H<Sub>28</Sub>O,化学名7,14‑epoxy‑3α‑hydroxy‑7‑en‑15‑bufalinone,命名...
- 钱士辉赵彦敏李振麟曹鹏孙晓艳左其艳
- HPLC法测定感冒安片中蒙花苷的含量
- 2011年
- 目的:建立感冒安片中蒙花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ppollo C18柱(4.6mm×250mm,5μm)为分离柱,以甲醇-2%冰醋酸(52∶48)为流动相,326nm为检测波长,柱温为室温。结果:蒙花苷在(0.0249~0.3989)μg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7.6%,RSD为1.03%(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含量测定方法。
- 李振麟李文琪宋志钊刘元
- 关键词:HPLC蒙花苷
- 西印度醋栗叶中1种新三萜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研究引种植物西印度醋栗Phyllanthus acidus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等柱色谱方法及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谱学技术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西印度醋栗叶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α-桂皮酰氧基熊果-20(29)-烯-18β-醇(1)、叶下珠醇(2)、山楂酸(3)、米念芭素E(4)、槲皮苷(5)、对羟基苯甲酸(6)、4-羟基苯乙酸甲酯(7)、4-O-葡萄糖基苯甲酸(8)、硫代乙酐(9)、L-焦谷氨酸(10)。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醋栗叶醇;3~10均为首次从西印度醋栗中分离得到。
- 李杰李振麟贾瑞芳刘荷秀钱士辉钱士辉
- 关键词:大戟科三萜山楂酸槲皮苷
- 藏药印度獐牙菜化学成分的UPLC-ESI-Q-TOF MS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ESI-Q-TOF MS)技术对印度獐牙菜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选取Acquity HSS T3色谱柱(2.1mm×100mm,1.8μm),用含0.1%甲酸的乙腈-水(含0.1%甲酸)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ESI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扫描,通过对精确质谱信息及元素组成的分析,结合Scifinder数据库、相关文献和对照品信息,共鉴定出24个化学成分,包括6个环烯醚萜、11个口山酮、2个黄酮、2个异香豆素、2个酚类及1个三萜。其中,马钱苷酸、异芒果苷、红白金花酸、苦当药酯苷、3-氧去甲双口山酮苷和鸢尾酚酮等6种化合物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发现。结果表明,UPLC-ESI-Q-TOF MS技术可快速、灵敏地鉴定印度獐牙菜中的化学成分,可为有效控制该药材质量,阐明该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实验依据。
- 何丹丹范君婷尤蓉蓉陈雪晴李振麟鞠建明曾白林
- 关键词:藏药印度獐牙菜
- 薄荷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42
- 2013年
- 目的对薄荷Mentha haplocalyx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薄荷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薄荷木酚素(1)、5-羟基-6,7,8,4′-四甲氧基黄酮(2)、桦木酸(3)、橙皮素-7-O-β-D-葡萄糖苷(4)、龙胆酸-5-O-β-D-(6′-水杨酰基)-葡萄糖苷(5)、蒙花苷(6)、刺槐素(7)、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8)、5,6,4′-三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9)、田蓟苷(10)、藿香苷(11)。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木酚素类化合物,命名为薄荷木酚素;化合物2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4为首次从唇形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为首次从薄荷属中分离得到。
- 徐凌玉李振麟蔡芷辰钱士辉
- 关键词:薄荷桦木酸
- 薄荷化学成分的研究
- 目的:对中药薄荷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薄荷木酚素(1)、5-羟基-6,7,8,4'-...
- 徐凌玉李振麟蔡芷辰钱士辉
- 关键词:薄荷化学成分
- 中药蟾酥的研究概况被引量:8
- 2017年
- 蟾酥作为我国传统中药,其所含化学成分较复杂,具有强心、抗肿瘤、抗炎、麻醉止痛等多种作用,临床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本文从蟾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剂型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其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 左其艳赵彦敏李振麟钱士辉濮社班
- 关键词:蟾酥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 雷公藤研究进展被引量:28
- 2013年
- 雷公藤具有抗炎、抗免疫、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现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和慢性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生物碱、二萜、三萜、神经酰胺等结构类型。本文就近年来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胡攀勇李振麟濮社班张迪徐德然周红华
- 关键词:雷公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 GC-MS分析秀丽海桐叶挥发油成分被引量:4
- 2011年
-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秀丽海桐(Pittosporum pulchrum Gagnep.)叶中的挥发油,应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挥发油成分分析。结果从秀丽海桐叶挥发油中分离出51个组分,确认出其中的37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α-蒎烯(29.27%)、β-蒎烯(17.84%)、坎烯(3.90%)和桃金娘烯醇(3.60%)。确认的37种成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鉴定出来。
- 黄云峰李振麟赖茂祥胡琦敏
- 关键词:挥发油
- 薄荷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被引量:7
- 2013年
- 从薄荷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1),野椿酸(euscaphic acid,2),乌苏酸(ursolic acid,3),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4),尿嘧啶(uracil,5),琥珀酸(succinic acid,6),(9E)-8,11,12-trihydroxyoctadecenoic acid methyl ester(7),neoechinulin A(8)。化合物1,2,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到;7和8为在唇形科中首次分到。
- 李明亮徐凌玉李振麟钱士辉李艺秦民坚
- 关键词:薄荷唇形科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