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芷辰
- 作品数:25 被引量:166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金银花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20年
-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本质的科学,其发展为传统生药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生物技术和方法。金银花作为常用大宗药材之一,国内外学者在深入研究传统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展开真伪鉴别、品质评价和控制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该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在金银花鉴别、有效成分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以及胁迫条件下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分子机制研究,并针对基于杂交技术的标记(RFLP)、基于PCR的分子标记(RAPD,AFLP,SSR,ISSR)和基于DNA序列分析的SNP及DNA条形码对金银花的多样性识别、诊断、鉴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同时提出可以采用多组学技术,构建系统生物学技术和平台,建立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相关模型,从而更好地研究金银花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以及药用植物在环境胁迫下的相关代谢产物的合成和积累等生命活动规律并进行调控,为进一步推动金银花现代化及其他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支撑与参考。
- 蔡芷辰刘训红王程成谈梦霞陈佳丽梅余琪魏丽芳陈欢杨蓉陈佳佳
- 关键词:金银花分子生物学分子机制胁迫
- 南沙参的化学成分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研究南沙参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南沙参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香树脂醇乙酸酯(1),蒲公英萜酮(2),羽扇豆烯酮(3),β-谷甾醇(4),羽扇豆醇乙酸酯(5),无柄沙参酸-3-O-异戊酸酯(6),胡萝卜苷(7),正十五烷酸(8),邻苯二甲酸二己酯(9),汉黄芩苷(10),愈创木酚β-D-吡喃葡萄糖苷(11),5-羟甲基糠醛(12),黄芩苷(13)。结论:其中化合物1,8,10,11,13为首次从桔梗科分离得到;9,12为首次从沙参属分离得到;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徐谦李振麟赵彦敏蔡芷辰钱士辉
- 关键词:南沙参化学成分
- 基于多组学的盐胁迫下金银花的品质形成机制研究
- 金银花系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是一种常用的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功效的大宗类中药材,亦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保肝利胆、降血糖等多种药理作...
- 蔡芷辰
- 关键词:金银花盐胁迫
- 不同寄主桑寄生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性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为了探讨寄主植物对桑寄生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本文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FLC-Triple 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寄主来源桑寄生中化学成分差异性进行研究。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其质谱数据进行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并进行特征峰提取;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处理数据;根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标准品比对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定。结果显示,10个不同寄主来源桑寄生样品的化学组成得到有效区分;初步筛选并鉴定出19个差异化学成分,其中4种共有差异化学成分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为揭示寄主植物对桑寄生代谢产物合成和积累的影响以及不同寄主桑寄生质量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 袁嘉欢吴楠王文辛蔡芷辰殷圣鑫陈海杰刘训红黎理
- 关键词:桑寄生寄主化学成分
- 薄荷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42
- 2013年
- 目的对薄荷Mentha haplocalyx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薄荷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薄荷木酚素(1)、5-羟基-6,7,8,4′-四甲氧基黄酮(2)、桦木酸(3)、橙皮素-7-O-β-D-葡萄糖苷(4)、龙胆酸-5-O-β-D-(6′-水杨酰基)-葡萄糖苷(5)、蒙花苷(6)、刺槐素(7)、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8)、5,6,4′-三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9)、田蓟苷(10)、藿香苷(11)。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木酚素类化合物,命名为薄荷木酚素;化合物2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4为首次从唇形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为首次从薄荷属中分离得到。
- 徐凌玉李振麟蔡芷辰钱士辉
- 关键词:薄荷桦木酸
- 薄荷化学成分的研究
- 目的:对中药薄荷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薄荷木酚素(1)、5-羟基-6,7,8,4'-...
- 徐凌玉李振麟蔡芷辰钱士辉
- 关键词:薄荷化学成分
- 基于多元活性成分同时测定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评价不同产地连翘药材的质量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基于多元活性成分同时测定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综合评价不同产地连翘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法(UFLC-QTRAP-MS/MS)同时测定不同产地连翘药材中苯乙醇苷、木脂素、黄酮及酚酸类共21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根据21种目标成分的含量,用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及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对不同产地连翘药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HCA结果显示,连翘3个主产区14批药材样品分为2类,第1类为产地山西陵川、陕西合阳、河南辉县、河南林川和河南洛阳,第2类为产地山西安泽和山西古县;PCA结果显示,山西产连翘药材的综合质量优于陕西和河南;One-way ANOVA结果显示,所测成分中,绿原酸、阿魏酸、紫云英苷、牛蒡子苷、木犀草素、连翘酯苷B、连翘酯苷A、松脂醇-β-D-葡萄糖苷、连翘苷和松脂醇10种成分在连翘3个主产区样品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所构建的多元活性成分同时测定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综合评价体系,成功地应用于不同产地连翘药材的质量评价,可为连翘药材内在质量的综合评价和全面控制提供新的方法参考,亦为连翘药材的道地性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 魏丽芳梅余琪邹立思陈佳丽谈梦霞王程成蔡芷辰林丽群刘训红
- 关键词:连翘
- 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线性离子阱质谱法同时测定鸡血藤不同产地及商品药材中多元活性成分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建立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线性离子阱质谱法(UFLC-QTRAP-MS/MS)同时测定鸡血藤不同产地及商品药材中黄烷醇、异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查耳酮、紫檀烷、花色素和酚酸类共22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根据22种目标成分的含量,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产地的鸡血藤药材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XBridge C18柱(4.6 mm×100 mm, 3.5μm),以0.3%甲酸水-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柱温30℃,多反应监测离子扫描模式(MRM)测定;根据22种目标成分的含量,用主成分分析(PCA)对所检测的31个批次鸡血藤药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2种目标成分的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5%~103.1%,RSD均小于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鸡血藤中多元功效物质或指标成分的同时测定,为鸡血藤药材内在质量的综合评价和全面控制提供新的方法参考。
- 梅余琪魏丽芳邹立思刘训红陈佳丽谈梦霞王程成蔡芷辰张芙蓉
- 关键词:鸡血藤黄酮酚酸
- 金银花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编码蛋白纯化
- 2025年
- 目的以金银花Lonicerae Japonicae Flos中糖基转移酶为研究对象,进行糖基转移酶LjUGT73C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合成与亚克隆、表达分析和纯化。方法利用前期盐胁迫金银花组学研究构建的金银花转录组数据库注释信息,筛选得到金银花中关键糖基转移酶LjUGT73C1,进行基因合成和亚克隆;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0a-LjUGT73C1,遗传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应用SDS-PAGE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的表达量、检测不同诱导条件下基因的表达情况,最后经亲和色谱进行纯化。结果通过基因合成与亚克隆得到糖基转移酶LjUGT73C1的全长序列,理论编码氨基酸数目为493,等电点(PI)预测为6.27,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55530。构建了LjUGT73C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且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得到重组蛋白,应用His亲和色谱柱进行蛋白纯化并经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确定为金银花LjUGT73C1蛋白。结论首次报道了盐胁迫金银花中糖基转移酶基因LjUGT73C1,并进行表达分析和纯化,为进一步研究金银花中苯丙素的生物合成及表达调控研究奠定了基础。
- 蔡芷辰赵君谊陈海杰刘训红王进
- 关键词:金银花生物信息分析原核表达蛋白纯化
- 鸡血藤中多元活性成分动态积累的分析与评价被引量:15
- 2020年
- 建立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FLC-QTRAP-MS/MS)同时测定鸡血藤中黄烷醇、异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查耳酮、紫檀烷、花色素及酚酸类共21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并对其多元活性成分的动态积累进行分析与评价。采用XBridge?C18柱(4.6 mm×100 mm,3.5μm),以0.3%甲酸水-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柱温30℃,多反应监测离子扫描模式(MRM)测定;用灰色关联度分析(GRA)对多元活性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1种目标成分的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6%~103.6%,RSD均小于5.0%。鸡血藤中各成分的积累动态不一,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采收的鸡血藤药材综合质量较好,与当地传统采收期相符。该研究为揭示鸡血藤中多元活性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及确定其药材的适宜采收期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为鸡血藤药材内在质量的综合评价提供新的方法参考。
- 梅余琪魏丽芳邹立思刘训红李俊胜陈佳丽谈梦霞王程成蔡芷辰张芙蓉
- 关键词:鸡血藤灰色关联度分析